第474章 聚齊

才朋璽和蕭影同時莞爾,先後起身,都說“累了”,要先去休息。

餘耀跟着要走,滕昆吾卻一把拉住,“欠我一件啊!”

餘耀知他應該不會在意這個,當時隨意就送給自己一面唐代的崑崙鏡;但滕昆吾又說得鄭重其事,一時竟有些恍惚了。

滕昆吾突然哈哈大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真假難辨了吧?行了,快去休息吧!”

這老頭兒,真挺壞。

第二天,四人一起剛要吃早飯,林豐草就來了,正好坐下一起吃。

餘耀不由問道,“你這是趕的夜路?”

“沒有,我是昨晚十一點多下的車,打車到了附近鎮子,都過了十二點了。怕影響你們休息,就先在酒店住了一晚,這不一早起來就趕來了嘛!”

“你這不是見外了麼?”餘耀擺手。

滕昆吾喝了口粥,“他不是見外,這就是他的行事特點。”

“聽着您比我還了解他似的!”

滕昆吾笑道,“溫文爾雅,儒生氣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才朋璽點頭,“好眼力!”

“您先別誇他。”餘耀接口,“現在,滕老爺子確定已經輸了啊,鍾毓還沒來。”

“行!”滕昆吾居然很痛快地點點頭,卻又道,“先欠着,有機會再給你。”

本就是個玩樂,餘耀自不會多說。

早飯後,滕昆吾又在客廳擺了茶水,五人就等着鍾毓來了,都也沒提打電話。這種事兒,不需要催,來得早來得晚,都是有自己的安排。

林豐草也給滕昆吾準備見面禮了,喝了兩口茶拿了出來。

wωw_t tkan_¢O

衆人一看,是一套古書。

滕昆吾打開書匣,拿起一本,“博古圖錄?”

“是,不過只是清版,勝在完整無缺,品相不錯!”林豐草笑道。

《宣和博古圖錄》,本是宋代的金石學著作,是宋徽宗要求編纂的。這裡面一共收錄了宣和殿所藏青銅器八百多件,共二十類。

二十類器物,每類有總說,各個器物也有摹繪圖,還有銘文拓本,附註器物的尺寸、重量。有一部分,還有出土地點的考證,最初收藏者的情況。

這套書的宋版,肯定是別想找了。

明版最好的,是嘉靖年間蔣暘翻刻的元至大重修本。這個版本整套無缺的也很難找了。

林豐草帶來的,是乾隆十七年黃晟亦政堂重修的寶古堂本。

“其實我有一套明版。你們等着。”說完,滕昆吾便起身了。

滕昆吾拿回來的,確實是明版,不過不是最珍貴的嘉靖那一版,是萬曆二十四年遂州鄭樸校刊本,全名應該叫《博古圖錄考正》。

雖然不是最珍貴的一版,但畢竟也是明代的,而且是完整全套。

林豐草苦笑,“我這禮送的!”

“送得很好!正好我可以對照一下。明代和清代,對青銅器的研究,那肯定是有差別的。”滕昆吾接口道,“你可別想多了。”

這套書非常龐雜,滕昆吾卻如數家珍,隨意便點出了幾處,認爲兩種版本可能有所不同。翻開林豐草的清版對照,果然如此。

古玩上的眼力,都是建立在大量的知識積累和鑑定經驗的基礎上,看似簡單的審視幾眼,背後卻包含了不知多少個日夜的浸淫。

不過,古玩一行,和其他很多行當不同,特別講究天賦。知識積累和鑑定經驗只是個基礎;換句話說,努力只是個基礎,卻遠不如天賦重要。

因爲古玩的價值,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藝術性,藝術類的東西,天賦尤爲重要。

努力,可以提升水平,但要想成爲真正的高手,沒有天賦是不行的。

幾人就這個話題聊了一會兒,隨後滕昆吾又帶着他們出了門,在附近走了走,稍事活動。

臨近午飯時分,鍾毓到了。

一一見面寒暄之後,鍾毓連聲道歉,因爲來得最晚。

“說好了二月二,你只要半夜十二點之前到,那就不算晚啊!”滕昆吾一說,衆人紛紛笑應。

鍾毓也帶了禮物,不過不是古玩,而是瓷都特產:瑤裡嫩蕊。

“這是今年上好的穀雨尖,正好午飯時嚐嚐。”

瑤裡嫩蕊是瓷都瑤裡鎮所產名茶,按照茶葉採摘時間的不同,可分出穀雨尖、細茶、粗茶等。穀雨尖,是在穀雨時節,採摘春茶第一次冒的嫩芽,加工後文火輕烤製成。穀雨尖的清香很持久,滋味鮮醇。

吃午飯的時候,衆人並沒有議論鬼眼門的事。這種大事,本也不適合邊吃邊說,而且鍾毓剛到,衆人也需要進一步磨合一下。

席間,鍾毓問餘耀,“你還記得那個小胖子冼丹麼?”

“當然記得啊,不過最近他都沒跟我發微信。”

“是我讓他不要多打擾你的!”鍾毓解釋說,“這小孩天賦極高,現在和我混熟了,我對他父親多有幫襯,也指點了他不少。”

“噢?那他這瓷器上的本事,到底跟誰學的,你問清楚了麼?”

“怎麼說呢?清楚肯定是不清楚,但他也說了兩句:是一個高人老前輩教了他一年,但這個老前輩兩年前就已經去世了。就這兩句,別的什麼也不肯說。冼丹這孩子很倔強,又這麼守信,我也沒有追問。”

“只教了一年,就有這般水準?”餘耀一愣,“如此高人,怕不是無名之輩啊······”

“你是懷疑是我失蹤的大伯吧?”鍾毓直接反問。

此話一出,其他幾人齊齊看向他倆。鍾千粟的事兒,大家自然都知道。

鍾毓對衆人拱拱手,“我之所以沒有追問,就是覺得不可能!我大伯如果還在瓷都,而且能指點一個小孩子瓷器上的東西,怎會不和家裡聯繫?而且這個小孩子一直安然無恙,就是通過他傳給我們口信也行啊!”

蕭影對此事瞭解最多,沉吟道,“如果當時就是瘸爺下手,鍾老爺子卻又逃出生天,確實應該會第一時間和家裡聯繫!不聯繫的話,得有原因啊!而且還是隱藏在瓷都不聯繫!”

“千年瓷都,藏龍臥虎,民間有其他高人,也不是沒可能。”才朋璽沉吟道。

“這麼猜是沒用的。”滕昆吾點了一支菸,看了看蕭影,“這小孩兒可以先放放,但那個什麼瘸子,以你們隱字口蕭家的玄門之術,撬開他的嘴很難麼?”

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492章 失憶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計第213章 大宅門第628章 賣畫還是買酒第547章 杯已不在,鬼叔先得第490章 一印兩人刻第235章 禪椅第538章 你變了第661章 紫金字體第716章 運籌帷幄第350章 選擇題第367章 隔壁老王的玉佩第269章 大明隆慶年造第371章 康定情歌第138章 持蓮童子第457章 江底探陵第389章 紅臉兒白臉兒第254章 手卷共賞第573章 錯金不成,再上銀牌第724章 瀘水米擒第566章 小宋自造香爐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撿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404章 獅子大開口第398章 吃仙丹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10章 引魚上鉤第241章 文帝信璽第56章 因爲,你是我的朋友第262章 一番梳理,兩枚銅印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第767章 內畫壺,李蓮英第411章 班門弄斧第445章 開箱第256章 書店裡的奶油男第81章 這東西是你的麼?第236章 來了攪局的第381章 慧眼獨具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598章 山腰小陣第295章 開席,快眼第31章 皇宮賭具第529章 玉雕工作室第593章 子岡牌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652章 起興第395章 他還是個孩子第17章 江岸翠峰圖第274章 首富之子第759章 急了第103章 跟我一起見館長第644章 百寶鑲嵌大師第276章 騙局第506章 不止一個操盤手第28章 又有買賣來了第219章 吃着飯就組了團第519章 金合頁,雷打綹第397章 秘色瓷,活死扣第530章 收冊頁,辦留學第785章 分析,試船第740章 麗江古城,雙獅暖硯第730章 洞府第501章 摔杯第178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60章 鬼眼穿火第7章 一幅畫引發的黑手第791章 傳國玉璽,殘缺的完美第787章 天水觀第427章 重合的鳥篆第169章 玉豬龍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51章 大運琢器第115章 淵源第579章 受傷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萬利第735章 儀器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第24章 自作聰明的發揮第40章 盧記瓷行第607章 左右羽林衛第356章 一層窗戶紙第18章 這不是作死麼?第453章 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第207章 九月初三第348章 北方書聖第190章 天珠落定,留意鎮紙第576章 戰國紅第492章 失憶第241章 文帝信璽第121章 唐鏡崑崙奴第67章 贓物第458章 皇陵盜空,疑點重重第680章 志在必得第30章 真賽假第193章 麻煩第564章 黑色戒面第778章 車船問題第665章 預展上的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