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靳伯聲

七星拱北,傳人已然全部到位。

鬼眼門秘藏重見天日,期不知何時,衆人卻已齊心上路。

午飯之後,七人在客廳喝茶的時候,上官雨說起一件事情來,“之前我不知道許太炎先生就是鬼眼門大掌眼,前幾天,我偶然得了一幅書法,還提到了許先生。”

“噢?不會是送給許先生的吧?”餘耀不由想起了易培基送給許太炎的那幅“慧眼獨具”,不過出口之後又暗自否定,許先生哪這麼容易“丟”東西?

“不是。”

果然,上官雨也否定了,“這幅書法,是落款的時候,提了一句‘乙酉清明憶許太炎先生’,落款是靳伯聲。”

“靳伯聲?”餘耀對他是有印象的。

“對。靳伯聲的名氣,主要在書畫鑑定和古玩圈裡;所以他的書法,我還算撿了個小漏兒。”上官雨介紹說,“我之前聽說過許先生,但萬萬想不到,他居然就是鬼眼門的大掌眼!從書法內容來看,靳伯聲和許先生應該交往匪淺。”

靳伯聲的名氣,確實主要是在古玩圈裡。

他和許太炎一樣,也曾在琉璃廠開店,但是偏晚。靳伯聲曾在津門南紙店學徒,後來主要是做書畫生意,又到了燕京發展,有一段時期算是津門、燕京兩地輾轉騰挪。

靳伯聲在燕京,一開始是租房住,跑生意。直到1943年,在琉璃廠纔有了自己的店鋪,而且是接手了別人的;此店名爲論文齋,他接收手後並未改名。不過,在接手之後他摘了原先的老牌匾,換上了自己寫的“論文齋”牌匾。

民國時期琉璃廠的古玩店鋪,極爲重視牌匾,論文齋原先的牌匾也是某位書法家寫的,但是靳伯聲能換上自己的字,足見對書法水平自詡有加。

同時,靳伯聲的交際很廣泛,因爲做書畫生意,和很多書畫家打交道比較多。尤其是和張大千,關係非同一般,張大千還曾指點過靳伯聲的書法繪畫。

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靳伯聲在燕京代張大千出手仿石濤、王翬(hui)的畫作。靳伯聲在書畫方面,眼力極高,據說他曾經對張大千直言,你的水平已經不亞於石濤、王翬。後來別人也這麼說過,張大千便不再落原款,而是直接落上自己的名款。

靳伯聲過手的名畫不少,特別是僞滿洲國垮臺後,他曾經和人合夥,跑到東北收購“小白樓”流出的名畫。據說其中一幅范仲淹手書《道服贊》,被張伯駒以一百一十兩黃金的高價收購。

靳伯聲的晚景比較淒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靳伯聲因爲生活困頓,身在海外的張大千還曾經寄過兩幅畫給他,但因爲種種原因,靳伯聲都沒敢去領取。數年後,靳伯聲被押解回鄉“清算”,最終積鬱成疾,病死故里。

餘耀對靳伯聲大致知道一些,而才朋璽和滕昆吾比餘耀知道得更多;但是,他們也不知道靳伯聲居然和許太炎也交往匪淺。

“乙酉年,那就是1945年。”才朋璽接着問道,“書法內容,你記得清楚麼?”

“清楚。看起來應該是他自己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所以也好記。”上官雨接着便吟道:

“風過齋前掃暗塵,老街不語幾成新?曙光已顯嘆亂世,一代宗師是故人!”

上官雨吟完,連同他自己,衆人盡皆沉默。

良久之後,才朋璽長嘆一聲,“1945年清明,倭寇敗勢已顯,華夏露出曙光,只是可惜,再也見不到一代宗師許太炎先生!”

餘耀面色凝重,心下卻暗道,這位靳伯聲,聽起來是知道許太炎在保護文物、對抗倭國人方面的努力,那他知不知道許太炎先生的真正死因呢?

想到這裡,餘耀又不禁苦笑,即便知道也沒用了,因爲靳伯聲也早已成了故人。

滕昆吾此時開了口,“靳伯聲雖然早已去世。但是上官說的這件事兒,也給了我們一個思路,就是當年和許太炎先生、和各字口掌眼所交往過的人,特別是名人,說不定會留下什麼蛛絲馬跡。他們不知道鬼眼門秘藏,但是我們知道啊!從遺留的物品,或者可考的言行之中,或許能推斷出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餘耀點點頭,“這個確實是。之前關於太顛方鼎,我就是從易培基先生送給大掌眼的一幅書法中,分析出了一定的線索。”

因爲這個話題,餘耀接着不由又提起了“烜赫”這個字號。

鄭文治之前說過,許太炎曾經用過“真品烜赫”的印章;但餘耀問過蕭影、林豐草、才朋璽,都是不知。滕昆吾和鍾毓,餘耀沒問過,但他倆以前也都不曾提起。

餘耀這一說,滕昆吾和鍾毓果然也是不知。

這事兒,鄭文治當時沒有多說。可能是因爲保密紀律,但也不排除他也知之無多的可能。

不料,餘耀這一說,上官雨卻一拍大腿,“真品烜赫?這是許先生曾經用過的印章?這麼巧?”

“你見過?!”衆人幾乎是異口同聲。

“就在我說的靳伯聲的書法上啊!”上官雨解釋道,“我當時還覺得奇怪,因爲是印在右上角閒章的位置,但卻是一個和靳伯聲的名章差不多大小的方章!原來是特地紀念許太炎先生啊!”

“1945年,許先生已經······也就是說,這‘真品烜赫’的印章,在靳伯聲手裡!”餘耀接口道。

“這個肯定了,不然他也沒得印。只是,許先生的印章,爲何會在他手裡呢?”上官雨沉吟。

“他極有可能知道許先生的真正死因!”餘耀嘆息,“只是可惜啊,靳伯聲也都去世半個世紀了!”

才朋璽鄭重說道,“追查許先生的真正死因,也是我們應該做的!”

滕昆吾看了看餘耀,“特殊文物調查局,會不會知道許先生的真正死因?”

“應該不知道。我和楊四海還有其他人接觸的時候,探問過多次,雖然都不曾詳細回答,但基本也能判斷。”

“那這枚印章,會不會在特殊文物調查局呢?”滕昆吾又問。

餘耀回想了一下當時和鄭文治的交流,“可能性也不大。”

說着,餘耀輕點桌面,看了看衆人,“如此一來,這倒成了一個新線索了?”

第298章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第374章 半路出家第135章 無款辨銘第172章 一個人競拍第389章 紅臉兒白臉兒第58章 又見鬼臉花錢第658章 線索之外第702章 狗血第652章 起興第189章 一組天珠第310章 放漏第217章 意外收穫第34章 鎮館之寶第50章 藍戳第567章 呼之欲出的大漏兒第342章 撞禮第459章 真鼎現身第435章 他不叫何以滌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第13章 老窯第355章 兩個人的尾牙第313章 李大嘴第217章 意外收穫第488章 印章猶在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360章 漏兒不是這麼撿的第226章 猛獁象 披毛犀第166章 這種把戲,我不想再玩了第695章 深不可測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493章 辨物,認人第129章 康熙通寶,大五帝第613章 核桃閒話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撿第583章 入谷,蹊蹺第30章 真賽假第102章 鍾仿地球儀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萬利第316章 林豐草的倉庫第371章 康定情歌第123章 達摩渡江,何朝宗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59章 失態的鐘毓第162章 到底是不是個局第56章 因爲,你是我的朋友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第315章 六射星光鴿血紅第542章 搭個香爐也是漏兒第445章 開箱第755章 賠了夫人又折璽第331章 新的開始第446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41章 影青第296章 氣氛第243章 譚家第582章 仙猿聽禪第451章 青銅病第511章 不真也能收第227章 琥珀之聖第129章 康熙通寶,大五帝第423章 上善若水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329章 半塊玉佩,許家後人第606章 金龜第142章 偷跑出宮的玉雕大師第575章 瑪瑙杯,糊弄誰?第270章 我想起來了第578章 欠了個人情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189章 一組天珠第669章 舉重若輕第156章 五百年來一大千(第四更)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156章 五百年來一大千(第四更)第311章 月影貼片第632章 揚州八怪第90章 夜明珠第582章 仙猿聽禪第45章 暗戰第332章 唐畫,半印第763章 嘉禾壹圓第350章 選擇題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計第328章 鄭成功血統的實物佐證第181章 天球瓶第130章 科普耀第543章 一善堂第776章 怎麼會這樣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74章 乃字還是這麼正第23章 王玉蘭第102章 鍾仿第610章 萬字不到頭第329章 半塊玉佩,許家後人第51章 大運琢器第4章 您可不能便宜賣了第588章 小歇息,玉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