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不止一個操盤手

其實,在此之前,餘耀對陳良典的印象是很好的。此人曾在文物部門工作,提前退休後,被天和拍賣董事會聘任當了總經理。

如今的拍賣行,水也很深,魚龍混雜,一部分頂尖大行是極爲注重拍品質量的,但自然也少不了各種亂七八糟的拍賣行。

虛假拍賣、知假拍假······各種情況不一而足。

而天和的口碑,是很不錯的,據說是和陳良典堅持不拍假貨有關係。

其實法律也沒規定拍賣行不能拍“假”,只要不說明保老保真,那就得真僞自斷,高仿藝術品它也是藝術品。

但是現在,陳良典想幹什麼呢?

“我和沈歌的意見一致,有疑點。”餘耀先用了比較緩和的說法。

若是陳良典知情,那本質上他就和謝治豪是一條繩兒上的螞蚱,就沒必要細說了。而且估計陳良典也不會讓餘耀細說,會含糊而巧妙地帶過去。

“那你挑一件說說看。”陳良典的反應既沒有吃驚,也沒有緊張。

餘耀皺了皺眉,這句話包含了不小的信息量。

因爲,餘耀並沒有說哪一件有疑點,陳良典卻說“挑一件”,那就是認爲餘耀覺得好幾件存疑,甚至全部都存疑。

既然這樣,反應卻又很平淡。

實際上,在餘耀看來,確實是所有的東西都有疑點。

這八件瓷器,有七件,釉和彩都逼近完美,而且胎土全部都用的高嶺土,也沒問題。餘耀看出問題,是從釉層的包漿上,後做的氧化效果,和經過時間沉澱形成的,畢竟還是有差別的。同時,乾隆粉彩瓷上的“蛤蜊光”感覺也不太自然。

只不過,這些差別都很細微,不太容易表達。但從餘耀這裡來說,就已經可以認定是高仿了。

剩下只有一件,漏洞相對“硬”點兒,釉上就有偏差——就是那件康熙黃釉仰鍾杯。

仰鍾杯,又叫鈴鐺杯,沒見過也容易聯想,就像一個仰着的鈴鐺。這是明清時期常見的杯形,很好看,也很實用,因爲杯口外撇,深腹,取拿和喝東西都很方便。

明代成化時期,多是鬥彩仰鍾杯;嘉靖萬曆時期,多是青花仰鍾杯,也有藍釉和白釉的;清三代康雍乾時期,青花和粉彩的仰鍾杯比較多見。

黃釉的仰鍾杯,康熙時期算是多的。

同時,康熙時期還出現了一種新的黃釉,和之前的黃釉不太一樣。

康熙之前的黃釉,包括著名的弘治雞油黃,基本都是以鐵爲着色劑,有人喜歡叫鐵黃。而康熙時期也有這種黃釉,而且不少是仿燒弘治雞油黃,只是呈色比弘治雞油黃要深一些。

而新出現的黃釉,確切地說,是一種黃色釉上彩,又叫銻黃,是用銻作爲着色劑,二次入窯在低溫氧化氣氛中燒成。銻黃,最早是從西洋引進,在康熙琺琅彩瓷器上也多有出現。

這隻仰鍾杯,就是康熙時期的銻黃釉上彩,杯底露出了白釉部分,裡面落着“大清康熙年制”的青花楷書款。

黃皇同音,黃釉瓷器,在明清時期是被皇家嚴格控制的。而在清代,如果是裡外都施滿了黃釉的瓷器,被稱爲“黃器”或“殿器”,只有三個人能用:皇上、皇后、皇太后。

這隻仰鍾杯就是如此,只有杯底落款區域“無黃”。

所以,如果這八件瓷器都是真品,這件康熙官窯黃釉仰鍾杯,價值上雖然比不了萬曆五彩的大罐和大盤、乾隆粉彩的大瓶,但也不便宜,價值要遠遠高於剩下兩件單色釉瓷器。

這件仰鍾杯的銻黃,不夠晶瑩通透,略略偏濁。

“黃釉仰鍾杯,不像康熙官窯釉上滿彩的銻黃。”餘耀打定主意,點出這件之後,也不需要多點了。

陳良典看着餘耀,“不像和不是,可不一樣啊!”

餘耀應道,“陳總若想要鐵一般的證據,那我就黔驢技窮了,說再細,也不過是眼力使然。”

陳良典喝了一口奶茶,“我明白了。”

餘耀沒有立即應聲,陳良典忽又問道,“我聽說,你和上頭的特殊文物調查局也過往不淺?”

餘耀微微一怔,“哦,圈裡不少人都是他們的外聘專家呢。陳總也熟悉這個部門?”

“你別忘了,我以前是在文物部門工作,退休後才應聘到天和的。”陳良典說着,拿起紙巾擦了擦嘴,“好了,還得趕回去,先走一步。”

餘耀看了看沈歌,沈歌說道,“陳總,那我明天就回去。”

“行,晚點兒也沒事兒。我今天是特殊情況。”陳良典起身,餘耀和沈歌相送。

走到門口,陳良典忽然拍了拍餘耀的肩膀,“小夥子,你的眼力我很欣賞,但有些事情,單靠一個人是完不成的。有些話我不能多說,但沈歌最近準備春拍太累,我可以批准她放個長假。”

陳良典說完,不等餘耀和沈歌迴應,便擺擺手走了。

“陳總慢走!”餘耀對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句。

回到茶餐廳坐下,沈歌憂心忡忡,“看來,陳總像是知情啊!還要放我長假,這是提醒咱們不要多事麼?”

“不。”餘耀彷彿已經明白了什麼,“他知情是知情,提醒我們不要多事也不假,但未必是真和華珍藝術品公司沆瀣一氣!”

“嗯?”沈歌不解。

“他最後爲什麼問我特殊文物調查局呢?而且還強調自己以前的身份?”

“啊!”沈歌捂嘴,“難道是他·······我說陳總向來都是只要拍品存疑,一定會追究到底,這次卻挺古怪!”

“他和這個郭子華,是怎麼認識的,你知道麼?”

“具體不清楚,不過都是圈裡人,天和拍賣在國內也算有些名氣,認識應該不奇怪。”

“嗯。”餘耀點點頭。

“那我們?”沈歌看向餘耀。

“那我們在他這裡,就不要多事了唄。”餘耀笑道,“看來這真是個大盤,不過卻不止一個操盤手!”

沈歌忽而面露笑容,“最起碼你是輕鬆了!”

“算是吧!”餘耀拍了拍沈歌的手背,心下卻道,要不是很多事情要依靠特殊文物調查局,我也不願意摻乎啊!但是現在,福滿倉這條線索,還是應該給他們反饋一下的。

第453章 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第336章 去而復返的賣家第636章 又一幅第400章 永樂甜白第481章 靳伯聲第262章 一番梳理,兩枚銅印第216章 白奇楠第691章 玉爲媒第137章 絕頂高手第504章 事到臨頭第733章 熊大熊二第740章 麗江古城,雙獅暖硯第85章 鬼眼門,往事如煙第729章 雪山老僧第61章 御製鼻菸壺第39章 殺豬第243章 譚家第773章 青瓷臺盞,如此流轉第711章 再仿“鬼眼穿心”第634章 七賢殘卷第717章 說穿了還是一筆交易第203章 唐人街,迴流貨第7章 一幅畫引發的黑手第538章 你變了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686章 多思無益第654章 星空圖第555章 故人舊事第22章 趙公明第649章 底託落款第307章 雞油黃第626章 坐地起價晚了點兒第578章 欠了個人情第607章 左右羽林衛第589章 魂瓶,提點第365章 橋頭劫第347章 名不虛傳第58章 又見鬼臉花錢第496章 赴港第294章 流水席第35章 真真假假第153章 蝕花肉紅石髓珠(求首訂)第272章 九鼎堂第45章 暗戰第67章 贓物第731章 仙鼎山下第332章 唐畫,半印第387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327章 雞血長命鎖第255章 石渠寶笈第127章 餘爾摩斯第357章 古玩大集第17章 江岸翠峰圖第267章 提前到訪的上官雨第552章 又遇鬼叔第600章 大罐子,小罐子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第520章 十二生肖冊頁第794章 物是人非,浩氣長存第474章 聚齊第72章 玉壺冰心,三友梅瓶第600章 大罐子,小罐子第10章 引魚上鉤第797章 起飛第660章 土匪和玉璽第3章 撿漏?打眼!第454章 金桃皮鞘第636章 又一幅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294章 流水席第376章 六方瓶,騙局否?第331章 新的開始第120章 上中下策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第198章 從天而降小玉人第278章 最難仿的古玉第157章 四方神獸漢鏡(第五更)第339章 三尊太顛方鼎第335章 重要線索第41章 影青第10章 引魚上鉤第107章 鬥寶第487章 繞到了一個熟人第453章 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第139章 技驚餘耀的老者第277章 到底誰是冤大頭第5章 剃頭掛袍將軍罐第296章 氣氛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撿第481章 靳伯聲第756章 如果第446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231章 鬼眼穿木第721章 脈絡和原點第83章 他老人家神出鬼沒第463章 出戟尊,老色鬼第523章 心機深沉的老頭兒第555章 故人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