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對不上

餘耀看他,“你可以,挺適合跟着謝治豪幹。”

沈歌捂着嘴笑了笑,“說的,好像是個不錯的‘辦法’;不過,爲什麼很少有人用呢?”

“哪有這麼容易?”餘耀擺擺手,“真正懂行的,不會爲了這種噱頭而買畫;不懂行的,往往會很猶豫,還不如高仿真正的名家好賣。同時,如果請來作畫的人水平很高,潤格必定也不少,還有老紙老墨的成本,最後造出來,花費不低啊。”

濮傑一時語塞。

但餘耀又道,“不過,就像這本冊頁,考慮得很周全,各方面都很討喜,相對是容易出手的。而且,如果這個僞造者功力深厚,長期作僞書畫,自己就能畫,材料成本也不是一次性的,那就可以大賺了。”

沈歌敲了敲桌子,“哎?這還沒看呢,怎麼就直接說成僞造的了!”

“我只是就着濮傑的臆想分析一下而已。”

“好了,不多說了,我這就回拍賣行,跟臧主任說一下,邀請你來會商。”沈歌接口道。

“你先打個電話,中午一起吃了飯再說唄。”餘耀剛說完,濮傑接口,“對,我剛白落一萬塊,我請你們!”

“拉倒吧,等你找了女朋友你再來。”餘耀擺手之後對沈歌說道,“你給臧主任打個電話,看看什麼時候會商,我都沒慌,你慌什麼?”

沈歌掏出手機,卻先看着餘耀說道,“你本來也不應該慌啊,又不是你要買!”

“對啊,我也剛想說。”濮傑跟風。

餘耀不由咳嗽兩聲,打了個哈哈。剛纔是順嘴說的,他倆都不知道這“京華散人”的事兒。其實自己故意“不慌”,也是爲了沉一沉,以免見到東西之後不夠細密。

沈歌給臧冠勳打了電話。

“下午三點,沒問題吧?陳總也參加,他說不用多請人,就找了東江省博的蔡老。”沈歌掛了電話之後說道。

餘耀點頭,“陳總有兩把刷子,這種東西,找書畫鑑定專家沒用。蔡老是搞古畫修復的專家,的確很適合。”

中午,三人一起吃了午飯,飯後又回到格古齋喝茶休息了一會兒。

餘耀和沈歌去了天和拍賣,濮傑留在了店裡。

“小余,你看看,又把你請來了!”鑑定室裡,陳良典笑着說了一句,接着簡單向蔡老介紹了一下餘耀。因爲臧冠勳他本來就認識。

蔡老已是年逾古稀,退休後又被東江省博返聘的,一頭稀疏的白髮,眉毛卻賽兩道浸了油的刷子;臉瘦,高顴骨,眼睛不大,卻晶晶亮。兩隻大手如同蒲扇,格外引人注意。

餘耀沒見過蔡老,但是早就聽過他的名聲,“蔡老的大名如雷貫耳,今天算是見到真神了。”

“你沒見過我,我見過你,你那次和賀文光一起去東江省博,咱們擦身而過。”蔡老微微一笑。

“那是我失禮了。”

“不愧是古玩行的人,這麼會說話,只是太虛了。”蔡老的微笑依然掛着,“客套話就免了吧,抓緊時間。”

陳良典立即接口,迴旋了兩句,便朝臧冠勳遞了個眼色。

臧冠勳將錦盒擺上桌,打開了。

蔡老不客氣,先上手了。餘耀也沒客氣,直接站到了他一側,就在旁邊看。

裝裱用的材料的確是民國時期的,封面用了暗綠帶花紋的綾子。裡面的畫頁,的確是明代的老紙老墨;水墨畫,沒有用彩,但十二生肖的神韻卻出來了。

蔡老一頁頁地細看。

餘耀一邊跟着看,一邊暗道,這筆法,還真是和唐寅有相似之處。

唐寅的畫,題材很廣泛,人物、山水、花鳥等等都有涉獵,而且他畫風多變,不太容易捕捉。不過,從唐寅的水墨花鳥畫來看,一般是墨色明淨,生趣盎然。這十二生肖的水墨畫,也能看出這個特點。

同時,這冊頁中圖畫所用筆法也有自己的特點。但總的來說,比唐寅差了不止一點半點,特別是剛柔並濟這方面,明顯達不到。

雖然誰也沒見過唐申的畫,但是有他哥哥唐寅的特點,是正常的。明顯比唐寅水平低,也很合乎邏輯,要是比唐伯虎還高明,應該不會在書畫史上籍籍無名。

而最後一頁,就如沈歌所說,豎寫四字:甚有意思;落款:京華散人。字體是行草。而封面題名“明唐申十二生肖冊頁”的字體是行楷;但是餘耀仍然能看出,這是一個人寫的。

從這些信息來看,這就是“京華散人”得了明代的冊頁,從一個收藏者的角度,重新裝裱、題名、落款。

餘耀跟着蔡老看完,臉上微露訝異之色。

因爲,這題名和落款的筆跡,不是林豐草給他看過的“京華散人”的筆跡,對不上!

雖然一起看完了,但餘耀的重點肯定和蔡老不一樣。

餘耀肯定得先研究這個“京華散人”,結果一下子就對不上!餘耀不由離開了蔡老身邊,重新回到原先的座位坐下了。

蔡老放手後看了看餘耀,“小余你這麼着急,該讓你先看的。”

他剛纔說餘耀“虛”,自己這也挺“虛”,都看完了才說該讓餘耀先看。

餘耀回神笑笑,“我跟着看完了,不必浪費時間了。”

“噢?”蔡老臉色微變,“那你就先說說吧?”

“長者爲先,我哪能班門弄斧?”餘耀擺手。

蔡老似乎很受用,點點頭,清了清嗓子,“陳總,臧主任,這紙和墨都沒問題,是明中期的宣紙和歙墨;裝裱是民國時期的,所用花綾產自浙省,覆背紙用了兩層單宣,也是民國時期的。不過,這到底是不是唐申的畫,我就無法定論了。”

陳良典剛要接口,蔡老卻又繼續說道,“有一點特別值得一提,這裝裱的水準,堪稱大師之作!而且,從冊頁來看,必定和這個‘京華散人’有關,要麼是他親力親爲自己裝裱,要麼是他請人裝裱;但這個名頭,老朽倒是孤陋寡聞了。”

陳良典這次等了好幾秒,見蔡老不再開口才道,“謝謝蔡老指教。這本冊頁,在你們來之前,我和老臧簡單研究了一下,和蔡老的觀點基本一致。這畫的水平吧,在明代入不了高手之列,可也不算庸手之筆,而且有唐寅的特點,從邏輯上是講得通的。可問題是,沒有唐申畫工的參照,哪怕是文字史料。”

陳良典說完便看向了餘耀。

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706章 天子三劍,有二合一第503章 未雨綢繆第518章 偏重的木盒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351章 胭脂紅第62章 更狠的方案第239章 大哥許太炎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鬥壺第766章 結交第326章 佛龕第758章 所謂迴流第254章 手卷共賞第68章 仿古一條街第679章 通話第460章 完美除鏽,唯此一人第660章 土匪和玉璽第130章 科普耀第62章 更狠的方案第7章 一幅畫引發的黑手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101章 盛氣凌人的專家第650章 顧二孃第578章 欠了個人情第791章 傳國玉璽,殘缺的完美第513章 誰是餘耀?第114章 撞器第42章 鬼市鍾馗第300章 白色寶石,小插曲第565章 明代雲子第370章 送上門來第413章 取珠第309章 兔毫盞第592章 這貨燙手第158章 爬山頭,氣死貓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計第427章 重合的鳥篆第18章 這不是作死麼?第669章 舉重若輕第189章 一組天珠第161章 戲碼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544章 萬幾餘暇第336章 去而復返的賣家第64章 脫口垂足郎不流第286章 上官雨還挺積極第283章 榆木盒子第241章 文帝信璽第744章 八卦湖,太極島第757章 東南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鬥壺第550章 兩個攤主,雙魚水滴第727章 又見玉牌,只是半塊第421章 “亂碼”的六器第800章 少年之殤第220章 東洲錄東坡第505章 費猜又得發單章,無語第424章 額外條件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572章 錯金,錯金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284章 想多了?第650章 顧二孃第145章 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第788章 開棺見重器第454章 金桃皮鞘第310章 放漏第82章 你是不是姓許第123章 達摩渡江,何朝宗第16章 竄貨場第784章 費盡思量,狡兔三窟第317章 揭裱之前第229章 坐地泡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第610章 萬字不到頭第108章 帥賣怪壞掃地僧第784章 費盡思量,狡兔三窟第86章 我爲鍾千粟而來第340章 謝謝你的理解第755章 賠了夫人又折璽第147章 龍袍第198章 從天而降小玉人第50章 藍戳第138章 持蓮童子第487章 繞到了一個熟人第622章 翻十倍還是漏兒第490章 一印兩人刻第428章 滅魂第244章 書封裡的牛皮紙第501章 摔杯第675章 臺盞開拍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263章 玉工王孫壽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163章 坡壘陰沉木第356章 一層窗戶紙第229章 坐地泡第438章 密碼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