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雲青花

“你這大喘氣喘的,這句應該上來就說。”餘耀笑了笑,“要是這樣,我去,不會給你添亂吧?”

“不,入口不會有陣法了,只是一個機關,我想,應該是考驗心智的。只是我當時受了傷,肯定不能輕易破解,所以就趕緊回來了。”

“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荒草之中,有一塊石碑;石碑前面,是方形青石。這青石佈滿裂紋,而且看起來不淺,因爲夾土之中,也長出了野草。”

“石碑?”

“對,不高,圓頭方底。”蕭影起身,拿起酒店桌子上擺放的便箋和鉛筆,“不差這一會兒工夫了,我先給你畫畫。”

蕭影畫出來之後,又在在墓碑上寫了八個字,一共兩行,從右至左,一行四字:

不懷相尚,普明廣德。

“這是墓碑上刻的?”餘耀問道。這有點兒奇怪,因爲一般的碑文,都是一列列豎寫的,這卻是一行行橫寫的。

而這八個字,從字面上理解,大致意思是:不存有誰超過誰的心思,而是要把光明和德行傳播發揚。

“對,就是這個順序。”蕭影說着,又在墓碑的底座上畫出了八個小圓圈,也是兩行,“只能大體畫了,這八個凸起形態不一,大致都比較圓,看樣子能摁下去。”

“我明白了,這個八個凸起,對應八個字,只有摁對了,才能解開機關。”

“你的意思是按順序摁?”

“不一定。可能是要八個都摁,也可能八選一,八選二······各種可能都有,還是得看了再說。”餘耀沉吟,“這八個字,怕也是不止字面意思那麼簡單。”

“好,那先休息,養精蓄銳。”

隨後,蕭影便離開了餘耀的房間,兩人各自休息。

第二天餘耀沒打擾蕭影,自己在景涼縣城轉了轉,期間還意外發現了一個小型古玩市場。

這個文玩市場在一條小街邊的院子裡,這個院子看起來原先應該是個小工廠,只是現在擺滿了攤位,幾處廠房上了鎖,聽說是被租用做了倉庫。

餘耀溜達着進去轉了轉,多是些普通小玩意兒。不過,餘耀走着走着,還是發現了一件青花玉壺春瓶,上繪魚藻紋。

這青花的髮色還可以,有點兒幽藍的感覺,只是釉色青黃,襯得青花髮色有些悶。同時,胎質疏鬆,看胎底也能看出來,不瓷實,砂底。

餘耀蹲在攤前,拿在手裡,順口問了問價兒,攤主是個老大爺,張嘴一顆門牙沒了,“這可是元青花!”

此時,旁邊有一男一女兩個圍觀的,看着差不多都是四十多歲,像是夫妻的樣子,一聽老大爺說“元青花”,兩人不由對視一眼,均是嗤嗤發笑,女的還忍不住嘟囔一句,“原來元青花這麼好碰啊!”

餘耀自不會搭理他們,對老大爺說,“我問您什麼價兒,可沒問您什麼東西。”

老大爺一愣,“哎?小夥子,你要真懂行,我說了你大體就應該有個數兒了,先想想行不行。”

老大爺說話夾雜了濃重的當地口音,不過基本還能聽懂。

“我有數兒,您報價吧。”餘耀又道。

此時,那兩口子純粹當起了看客,一邊看還一邊交頭接耳,臉上帶了些好奇,但更多的是看笑話的神情。

“四十萬。”老大爺攤主伸出了四個手指。

“高了。”餘耀旋即放下玉壺春瓶起身,“這瓶子不值這個數兒。”

攤主撇了撇豁牙的嘴,許是聽出餘耀是外地人的緣故,竟然直接說道,“我看你是看不懂吧?”

“元代玉溪窯的精品青花,才值您說的這個數兒。這件,算不得精品。”

此時,圍觀的兩口子的表情一下子出現了變化,男子不由脫口而出,“原來是這樣啊!”

元青花,有廣義概念,也有狹義概念。一般人只認狹義概念,就是用蘇麻離青鈷料燒出的至正型元青花。

但是廣義的元青花,範圍就很大了。

這其中,有一個之前沒介紹的品種,就是“雲青花”,主要產自玉溪民窯。

元末,以蘇麻離青爲鈷料的青花瓷器橫空出世,成爲瓷器史的標誌性巔峰。但與此同時,在雲南一些地方,也開採出了一種青花礦料,髮色很好,有的甚至接近蘇麻離青,附近的不少民窯就用這種礦料來燒製青花器。

不過,當地開礦選料的水平有限,民窯對礦料的處理水平也有限,加上胎質粗糙,釉的工藝也相對落後,所以燒出的青花器,髮色時好時壞,同時因爲釉色不夠白,也會影響青花髮色。

這就是元末明初的“雲青花”。因爲種種水平問題,正如餘耀所說,價格一直上不去。

元末明初的“雲青花”,算是區域性產品,當時的流通性也不強,相關史料也不多;直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在雲南出土了一處墓葬,發現了典型的青花器,此後才被逐漸認知。

後來,到了明代成化時期,蘇麻離青料已經斷檔,御窯廠所用的其他國產料的髮色都無法與之媲美,也在找尋新的礦料。此時,在雲南楚雄發現了一處新礦,開採出的新礦料,其實和元代玉溪窯所用的礦料是很接近的。

挑選一些新礦料試燒之後,御窯廠的窯工發現這青料髮色不錯;從此之後,便開始接納這種新礦料運送到御窯廠。

Wшw¤ тTk Λn¤ ¢ ○

這種新礦青花料,就被紀念性地稱之爲“朱明料”。

滿清滅明之後,“朱明料”又被改成了“珠明料”。

此前的珠明料,因爲當地缺乏專業技術人才,採礦和選礦技術有限,加上御窯廠對這種新礦料的使用也不怎麼高明,使得一直沒有什麼驚豔的產品問世。

一直到康熙時期,平定三番之後,御窯廠派專人到雲南督礦,同時優化了提純和處理工藝,反覆研究,終於燒成了唯一能和蘇麻離青一較高下的“翠毛藍”!

珠明料翠毛藍,是康熙青花瓷髮色最高級最典型的代表,在業界廣受推崇。而它的前身,或者說淵源,就是玉溪窯“雲青花”。

餘耀說完之後,老大爺攤主擡頭看了看他,“既然你說高了,那就回口價吧。”

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75章 荊軻刺秦王第303章 搶先的男人婆第33章 珂羅版第468章 奪盒,收網第39章 殺豬第783章 還賬第4章 您可不能便宜賣了第748章 林中見陣第337章 聖旨,和珅第189章 一組天珠第671章 來歷第349章 俗體字,風化紋第199章 兩兩相對,雲裡霧裡第295章 開席,快眼第78章 筒子錢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736章 月牙江灘第202章 沒想到你女朋友這麼漂亮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第631章 繁花似錦,五彩龍騰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569章 老蜜蠟第803章 新的征程第89章 虯角第719章 仿品碎裂第253章 譚公子第194章 西湖十景第47章 一水兒汝窯第373章 春聯第368章 進展第310章 放漏第524章 虢國夫人遊春圖第464章 皮特安第92章 一寸緙絲一寸金第32章 郎世寧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189章 一組天珠第322章 識古不窮,迷古必窮第125章 中谷神花第360章 漏兒不是這麼撿的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675章 臺盞開拍第673章 火字口補遺第787章 天水觀第245章 黒女王第477章 提名上官雨第96章 新一代火字口傳人第732章 難窺天機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第16章 竄貨場第719章 仿品碎裂第160章 黑驢蹄子第170章 競拍青銅敦第687章 摽上了第537章 凌亂的背後第803章 新的征程第735章 儀器第460章 完美除鏽,唯此一人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312章 我有燈架(爲長老影子沒有夢加更)第628章 賣畫還是買酒第103章 跟我一起見館長第678章 意欲何爲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319章 面授機宜第472章 鑲口定器,失之交臂第97章 小偷第552章 又遇鬼叔第622章 翻十倍還是漏兒第351章 胭脂紅第176章 土字口掌眼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148章 梨園翹楚,江寧遺工第688章 一億以下都是漏兒第729章 雪山老僧第633章 譚心定上門第776章 怎麼會這樣第7章 一幅畫引發的黑手第504章 事到臨頭第670章 攔路,會面第108章 帥賣怪壞掃地僧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第66章 大壽金胎第744章 八卦湖,太極島第735章 儀器第127章 餘爾摩斯第156章 五百年來一大千(第四更)第626章 坐地起價晚了點兒第613章 核桃閒話第430章 玉斧和玉韘第672章 交錯第188章 闊叔和二小姐第86章 我爲鍾千粟而來第235章 禪椅第460章 完美除鏽,唯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