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翻十倍還是漏兒

不過,這蟈蟈葫蘆上沒有落款,餘耀也只是初步判定。

這葫蘆,他能大致判定是出自咸豐朝,在咸豐朝能做出這種蟈蟈葫蘆的,基本就是出自三河劉之手。

至於這牙雕蒙芯,在咸豐朝有如此水準的,餘耀也就能想到董三保了。

董三保不是造辦處牙作的牙雕師,而是造辦處如意館的牙雕師。

造辦處的作坊很多,但是這如意館,在康雍乾清三代,卻是皇帝直管。最初的時候多是繪畫的工作,後來擴展出很多門類,包括瓷器、玉雕、牙雕、木雕等等。直到晚清年間,如意館才劃歸造辦處。

造辦處也有“牙作”,但是出來的牙雕,比如意館的東西,還是稍遜一籌。

董三保在咸豐朝的如意館,名頭是比較大的,而且曾被咸豐皇帝高度評價爲“鬼工”。有時候他雕刻的東西,咸豐皇帝得用聚光鏡來看,因爲太細膩了。

不過,在皇帝手下當差,董三保也沒落個好下場。有一次他爲皇帝雕刻一枚團鳳珠,因爲要求太過複雜,珠子做成之後,他竟然雙目失明!一代大匠終成絕唱。

董三保是先在民間有的名氣,而後進了如意館,所以,民間也有他的少量作品流傳,但是終究不多。

這蟈蟈葫蘆上的牙雕蓮花蒙塵,堪稱巧奪天工。

就算是一個三河劉的蟈蟈葫蘆,沒有落款的,好幾年前就到了十萬的價格。如果加上董三保的牙雕蒙塵,兩大高手聯袂的作品,上了大拍,幾十萬沒問題;飆到百萬,也不是沒有可能。

“王奶奶,您平時喜歡匏器麼?”餘耀看完之後,輕聲問了一句。他之所以說匏器不說葫蘆,一來是習慣,二來也是想問問是不是老太太本人的藏品。

“小余,你確實挺專業。以前我也聽我家老頭子說過匏器,不過這個分類很具體,就是鳴蟲葫蘆。”

餘耀點點頭,心說原來是她家老先生的東西,“老爺子這是以藏養藏?”

以藏養藏是比較好聽的說法,說白了就是手裡沒那麼多閒錢,出手老東西,換錢買新東西。

“他去世很多年了。有些大件和喜歡的,我有的留下了,有的傳給兒女;剩下一些小件和不喜歡的,打算陸續賣一賣。”

“噢,不好意思啊王奶奶,我不知道老爺子他·······”

“沒事兒,人總有走的時候。”

“那除了這一件,您還有其他東西要出手麼?”

“有啊。怎麼?這件不能收?”

餘耀擺擺手,“不不不,能收,我這不是順帶問問麼?一起來您也省事兒。”

老太太想了想,“這件你先出個價兒。”

餘耀也想了想,“您要出手,該您出價兒。”

老太太笑了,轉而從口袋了掏出一個小本本,翻看看了看,“老頭子買這件東西是撿漏兒,他以前說過,我要賣,至少翻十倍。”

“那他買的時候是多少。”

“六千。”老太太倒不繞彎子。

“也就是您要六萬賣?”

“對。”

“還能讓點兒麼?”

“不能了。”

餘耀掏出煙來,剛要點,又看了老太太,“王奶奶,我能抽支菸麼?”

沒想到老太太竟道,“給我也來一支。”

餘耀稍稍一愣,但還是遞給老太太一支菸,“您得多保重身體啊!”

“沒事兒,我一天只抽一支。”

抽了兩口煙,餘耀道,“行,這價兒我不跟您講了。只是您要是有東西要出手,也多往我這裡送送。”

“小余,價錢談好了,可是我還得多說兩句。”老太太只抽了幾口煙,就摁滅了菸頭,“這葫蘆,你要是賺了,我也不眼紅;但是買了之後,出任何問題,也不能再找我。”

“這您放心,找後賬的事兒我從來不幹。”

“好,那就過手吧!”

貨款兩清之後,餘耀將蟈蟈葫蘆放進了錦盒,收了起來,“王奶奶,以後再出手東西可別忘了我啊!”

結果老太太微微一笑,拍了拍布藝提包,“不用以後,這裡還有一件。”

剛纔的買賣做得痛快,老太太把來價兒翻了十倍,但餘耀還是撿了個漏兒!

最關鍵的是東西的確是精品,所以餘耀這一聽,還真有點兒驚喜,暗想老太太又會拿出什麼好東西呢?

“王奶奶,您不會帶了好幾件東西來出手吧?”

“沒有,就兩件。剛纔那件鳴蟲葫蘆,我還帶着過去七星橋,但是沒有一個人出價高過三萬;到了老街上,沒想到碰上你了,你很痛快,六萬都沒還價。”

老太太頓了頓,“最主要的是你幫了我,心眼兒好。”

餘耀心思比較敏捷,心說老太太的話聽起來是邏輯不通的。她既然帶出來兩件,那就是要賣的,哪會因爲自己幫了她才賣?

而且,如果感謝自己的出手救助,應該在第一件上優惠纔是;雖然東西本身也是個漏兒。

不過,很多事情,表面上邏輯不通,但內裡卻有別的因素,老太太接下來的話,便說清楚了:

“這一件東西,是我孃家傳下來的,可賣可不賣,我帶着是因爲順帶在七星橋找專業店鋪清洗了一下。你要是想收,我也可以給你便宜點兒。”

餘耀衝老太太笑了笑,“那我先謝謝您。”

老太太又從布藝提包裡拿出了一個錦盒,這錦盒是長方形的。餘耀心想,孃家祖傳的,又當成陪嫁品,多半應該是首飾。

結果老太太打開錦盒,裡面居然是一把摺扇。

扇骨是紅湘妃的,做工很是精細。

湘妃竹的扇骨,算是比較出名的,貴在湘妃竹自身的斑痕,天然裝飾紋路,生動美觀。

這把摺扇的扇骨是閩省的紅湘妃,老料,紅花,紋路滿且圓。而且尺寸不小,看着長應該是10寸的,2釐米以上的排口。

所謂排口,是指最大扇骨最寬的地方。因爲湘妃竹扇骨,想做大排口,要取原先竹節間的弧形竹材,還得磨平,在保證一定厚度的前提下,能做出平整的10寸長度、2釐米排口,在湘妃竹裡已經算是十分難得了。

“王奶奶,那我上手了?”餘耀看了之後立即開口。

第141章 無雙譜第644章 百寶鑲嵌大師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第788章 開棺見重器第449章 退貨,收盒子貼路費第751章 失聯第35章 真真假假第488章 印章猶在第747章 灌江口第259章 點苔第205章 好心第745章 洞府之中,只取丹砂第344章 好人做到底第185章 沒白忙活第612章 順便撮合第162章 到底是不是個局第321章 玉牌本秘傳,月影映河山第509章 眼力入股第197章 一截手卷第201章 它都不是第614章 吃癟的濮傑第30章 真賽假第405章 牆外開花牆裡香第64章 脫口垂足郎不流第491章 印章落定,線索不明第172章 一個人競拍第64章 脫口垂足郎不流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385章 批判地繼承第649章 底託落款第317章 揭裱之前第430章 玉斧和玉韘第329章 半塊玉佩,許家後人第214章 長生丹第769章 接盤第31章 皇宮賭具第21章 崇禎官窯第758章 所謂迴流第572章 錯金,錯金第162章 到底是不是個局第568章 小宋何許人也第393章 崔白變成唐白虎第394章 小攤上的“美人醉”第483章 玻璃花瓶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712章 做好你該做的事情第782章 五十塊的來龍去脈第152章 借我一用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524章 虢國夫人遊春圖第91章 南疆石獅子頭第422章 封門青,接把手第642章 封侯掛印琵琶尊第13章 老窯第219章 吃着飯就組了團第412章 虛驚一場第481章 靳伯聲第462章 大功告成第112章 混球賀文光第580章 結界,地窟第666章 非拍品第26章 臭流氓第368章 進展第551章 雍正粉彩,還差一步第593章 子岡牌第412章 虛驚一場第159章 犀角杯,蔣烈卿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478章 預先定傳人,插曲古月軒第693章 會面圓明園第26章 臭流氓第605章 隨意的生意第345章 圖書館員的工作筆記第535章 故宮五線第432章 四大高手會“觀音”第141章 無雙譜第69章 他能飛上天不成?第454章 金桃皮鞘第678章 意欲何爲第495章 陰差陽錯第61章 御製鼻菸壺第714章 不太對第626章 坐地起價晚了點兒第369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266章 晴嵐飛瀑圖第158章 爬山頭,氣死貓第721章 脈絡和原點第254章 手卷共賞第192章 頂級高仿代名詞第258章 譚木匠第755章 賠了夫人又折璽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267章 提前到訪的上官雨第84章 大掌眼第329章 半塊玉佩,許家後人第321章 玉牌本秘傳,月影映河山第524章 虢國夫人遊春圖第510章 借緙絲,騎銅盒第584章 天雷無妄第258章 譚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