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來歷

“歐陽主任可能有所不知,我有拍品上拍。”餘耀改了稱呼。

“我知。”歐陽鬆點點頭,“不過,我想知道餘先生還對什麼拍品感興趣?”

“我今天去預展看了,好像重頭是一件洪武釉裡紅大碗。”

聽了餘耀的模棱兩可,歐陽鬆頓了頓,“有件青瓷臺盞,我看不太懂,不知餘先生注意到了沒有?”

“這個確實注意到了,我也很喜歡越窯,不過說到興趣,還得看看實物再說。”餘耀很平淡地應道,“不過很可惜,今天預展沒上。”

“怎麼,餘先生也認爲是越窯?”

“沒看實物之前,我只能相信嘉爾德的專家。”

歐陽鬆很淡定地點點頭,轉而問道:“我聽說餘先生和福滿倉很熟?”

“認識,談不上很熟。”

歐陽鬆的思維似乎轉換得很快,接着又說,“如果餘先生有時間,明天預展之後,也就是餘先生看過所謂的越窯青瓷之後,我想再和你碰碰頭。”

“那就再約?”

“好。這是我的名片。”歐陽鬆的名片,是致遠古董藝術品經紀公司的名片。

餘耀也把自己的名片遞上了,是江州格古齋古玩店的名片。

餘耀先走一步,歐陽鬆卻繼續喝起咖啡來。

第二天預展,餘耀自然是去了,歐陽鬆也去了。

這件青瓷臺盞,放的並不是一個顯眼的位置,不過,卻有工作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展示一次。

看的時候,餘耀和歐陽鬆都很專注。

餘耀的重點,是底。因爲拍賣圖錄上,只有三張圖片,分別是側面,俯視面,還有一張局部細節圖,並沒有底。

在現場看了底之後,餘耀有些意外。

這件青瓷臺盞,有點兒奇怪,其他的方面,似乎都和傳說中的柴窯相符合,只有底有些特別,更接近越窯。

雖然沒有柴窯的實物傳世,但是根據相關史籍,底部露胎的顏色,應該是土黃色。但是這件臺盞,胎底黃中偏白,而且有打磨過的痕跡。

打磨過並不奇怪,畢竟是歷經千年的東西,爲人私藏,打磨修整,這說得通,因爲什麼樣的收藏者都有,有的人就喜歡所謂的“完美”。但是這顏色,卻是個很大的疑點。

如此一來,這件青瓷臺盞,就有點兒兩不像。

但餘耀想了一會兒,很快就釋然了,盡信史不如無史,文物有一個很大的作用,就是能參考糾正文字史料的錯漏。

這件青瓷臺盞,必不是越窯。

若不是柴窯,又是哪個窯口呢?

若是柴窯,那史籍中的黃土底色,就有問題,最起碼一部分柴窯不是土黃底色。

正在此時,歐陽鬆卻湊近餘耀,低聲道,“倭國的青百合花瓶,應該不是柴窯。”

柴窯失傳已久,一件青瓷百合花瓶曾在倭國某美術館展出,釉色如天空般明淨,曾一度引發熱議,被懷疑極有可能就是華夏失傳已久的“柴窯”。

餘耀點點頭,他也並不相信。

在歷史上,出現柴窯的傳聞很多,包括明清時期,比如傳聞嚴嵩曾經蒐羅到過十幾件柴窯,比如乾隆還寫過詠柴窯的詩。但因爲均未有實物出現,也只能引爲談資。

“餘先生怎麼看?”歐陽鬆又問。但問了之後,卻不待餘耀回答,就轉身走了。

餘耀看了看她的背影,沒有跟上去。

才持璜卻湊了上來,“你什麼時候勾搭上的?”

“這話忒難聽了。”

才持璜笑了笑,“孫先生也來了。”

餘耀一愣,“不是拍賣之後見面麼?”

“他改主意了。”才持璜伸手往上指了指,“三十分鐘後碰面。”

“也好。”餘耀深吸一口氣。

好在沈歌對古玩興趣大,所以餘耀簡單和她說了說,便去和這位青瓷臺盞的原主孫先生見了面。

這位孫先生膚色很黑,身材瘦小,眉眼之間透着生意人的那種精明。

見面是酒店的一處套房,才持璜介紹之後,孫先生便說道,“我聽說餘先生想出手,早說就好了,我直接送給你不就行了!”

哪會有什麼早說?客套話總是會假設不存在的條件。

“一樣,拍賣的時候我多出點兒,讓孫先生把虧在拍賣行的佣金賺回來。”餘耀也只能說客套話。

兩人客套了幾句,餘耀便也就直奔重點了,“孫先生這件越窯青瓷臺盞,我聽說是祖傳的?”

“要真是祖傳珍藏,哪能輕易出手?”

餘耀一時語塞,這好像把天聊死了。

孫先生卻又道,“怎麼說呢?這是我的祖父,民國時期在滬海買的。”

“噢,那也算祖傳。”餘耀只好如此應了一句。

“祖傳不光是祖輩相傳,還得鄭重交代才行。”孫先生接着說道,“這件青瓷臺盞,算是他喜歡的東西,臨終前卻沒有交代,那就是可以由後輩做主了。”

“如此聽來,老爺子是個大收藏家啊!”

“只是可惜,大部分藏品都在離開華夏時散失了,這件青瓷臺盞,因爲被他一直當成飲用好酒的酒具,才帶到了國外。”

“這青瓷臺盞,你說是從滬海買的,是從古董店之類的地方買的、無從稽考了麼?”餘耀轉而問道。

“不是。”孫先生笑道,“餘先生既然想買,我和才總又是朋友,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臺盞,來歷還是有點兒故事的。”

餘耀一聽,眼睛一亮,摸出煙來遞煙,孫先生卻說不會,餘耀便自顧點了,聽他說。

“民國時期,滬海有個華夏古物商場,是民國時期第一家室內古玩交易場所,餘先生聽說過吧?”

“略知一二。”

“嗯,這個市場還是比較有名的。當時除了有入駐店鋪的古玩商,還有兩種人很活躍。一種人是跑筒子的。”

所謂跑筒子,和夾包袱大同小異,挨家挨戶收東西,跑到這個市場來放貨。

“還有一類人,就是掮客,和跑筒子的不同,他們是從市場裡‘收貨’,然後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賣給有實力的收藏家。”孫先生介紹,“這件青瓷臺盞,是一個掮客手裡的貨。”

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計第322章 識古不窮,迷古必窮第533章 身份第791章 傳國玉璽,殘缺的完美第446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797章 起飛第679章 通話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136章 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第345章 圖書館員的工作筆記第732章 難窺天機第114章 撞器第33章 珂羅版第386章 宋畫謎團第643章 指日高升第208章 琴棋書畫第699章 重啓格古齋第321章 玉牌本秘傳,月影映河山第390章 非仇之命,不義之財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59章 失態的鐘毓第417章 真假參半第187章 一句話壞了買賣第420章 庫貨,百寶箱第558章 農家院裡有大佛第88章 這個太監很伶俐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440章 古玩江湖今猶在,不見當年格古齋第480章 七星拱北第751章 失聯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第447章 不明山谷,傳人將聚第257章 你想要你就說嘛第648章 靈璧供石,嫦娥奔月第685章 兩兩勾連,三足鼎立第676章 半路殺出第277章 到底誰是冤大頭第237章 吃了花椒的鄰居第710章 鞭辟入裡第456章 奉驚鯢以定陵第341章 接二連三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550章 兩個攤主,雙魚水滴第119章 國寶金匱直萬第665章 預展上的熟人第498章 漿胎,鎏金第736章 月牙江灘第196章 無名玉石,撲朔迷離第122章 又遇港胖第89章 虯角第106章 真佛難請第321章 玉牌本秘傳,月影映河山第590章 黃貓脖掛白玉墜第52章 港胖第323章 蕭影赴京,暫緩回程第529章 玉雕工作室第254章 手卷共賞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74章 乃字還是這麼正第769章 接盤第266章 晴嵐飛瀑圖第405章 牆外開花牆裡香第648章 靈璧供石,嫦娥奔月第443章 九宮機關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第8章 玉壺春,拆着賣第609章 刷漆的長案第125章 中谷神花第347章 名不虛傳第298章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第557章 刮目相看第441章 空缺的傳人,未知的密碼第647章 多管閒事第675章 臺盞開拍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535章 故宮五線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352章 這倒黴孩子第123章 達摩渡江,何朝宗第671章 來歷第175章 玉鐲本是男人戴第456章 奉驚鯢以定陵第149章 清遠道人湯顯祖第200章 不速之客第551章 雍正粉彩,還差一步第152章 借我一用第351章 胭脂紅第519章 金合頁,雷打綹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364章 拔刀相助第123章 達摩渡江,何朝宗第651章 朱子常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375章 從二流作家到瓷器聖手第239章 大哥許太炎第22章 趙公明第351章 胭脂紅第440章 古玩江湖今猶在,不見當年格古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