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穿蹤引跡

雖然看了“鬼眼穿心”的視頻,餘耀震驚無比,但他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

同時,爲了儘量獲取信息,他還先說出了花錢可能不老不真。這樣,就能順理成章的追問來歷。追問的時候,他也沒先問唐先生是怎麼來的,而是先問了謝漢文所講的內容,這更加符合鑑定和正常的邏輯。

不過,餘耀其實也沒思量,這是習慣成自然。

“這個,雖然現在不是我的東西了,但是我既然請小余先生幫忙看了貫虹劍,此物又有所關聯,也應該告訴你。”唐先生沒有推擋,“其實,也是和老爺子一起得到的。”

“原來如此。”餘耀輕聲接了一句,心道定是祁長河覺得此物不俗。

唐先生接着說道,“兩年前,我和老爺子一起去過倭國,在橫濱參加過一場拍賣會。”

餘耀本不想打斷,但是還是沒忍住,“倭國來的?”

“對。”祁長河從旁點了點頭,“當時是我舉牌的,他也到了拍賣現場。不過,這東西不是拍賣會上得的。”

“啊?”餘耀有點兒糊塗了。

“聽我說。”唐先生淡淡笑了笑,“當時我們拍下的,是一件北宋定窯刻花穿帶瓶。”

餘耀點了點頭,這件東西,他因爲經常翻看國際拍賣記錄,有印象,當時應該是拍出了五千萬左右。

唐先生繼續說道,“中拍之後,因爲我恰好在倭國有點兒業務,又住了幾天。就在要回國的前一天,這定窯穿帶瓶的原主聯繫到了我。”

“這個人的祖父,曾經參與過侵華戰爭,這件穿帶瓶,就是那時候得來的。他對這個拍價並不滿意,本以爲能拍到六千萬以上,結果剛到五千萬,刨除佣金,他到手就更少了。他找我,是因爲還有幾件東西,問我有沒有興趣。”

“這種事兒,明眼人一聽就明白了,可能是被拍賣行退回的東西。不過,看看也無妨,於是我們就去了。”

根據唐先生的介紹,這個倭國人,拿出了三件東西給他看,一件乾隆官作銅鎏金釋迦牟尼佛造像,一件唐代蓮花獅子紋八棱鏡,一件永樂剔紅牡丹紋印石盒。

祁長河是銅器鑑定的行家,很快就看出,乾隆官作鎏金釋迦牟尼佛造像和唐代蓮花獅子紋八棱鏡不真,都是民國的仿品。看來,被拍賣會退回來,是有道理的。

這兩件東西是不能收了,而那件永樂剔紅牡丹紋印石盒,祁長河也拿不準。總之不是開門的東西,需要深入鑑定。

而這枚帶着鬼臉的花錢,就在這件剔紅印石盒裡。

祁長河問怎麼回事兒?倭國人說,這也是他祖父的東西,本來是裝在一個沉香盒裡一起的,不過那件沉香盒上拍了,這花錢就被他又放到了剔紅印石盒裡。

祁長河對這枚花錢起了興趣,研究一番後,認爲應該是乾隆年間的東西,而且他從來沒見過如此特殊的花錢。

不過,當時他自然不能表現出興趣,反而對倭國人說,三件東西都不老;而其中的永樂剔紅印石盒,雖不是明初之物,但估計能到清,可能是中後期的仿品,勉強值得一收。

這個印石盒,如果是永樂剔紅,那價值應該在兩百萬以上,要是清仿,那就便宜多了。一番討價還價,最後倭國人最低要六十萬,而祁長河最高給到五十萬。

僵持的時候,祁長河提出,折中吧,五十五萬;不過,這個價兒,得搭上那枚花錢。

最後,這個倭國人同意了。

“那老爺子您沒問他這枚花錢是怎麼來的?”餘耀在聽完之後問道。

“既然他同意搭上,那就是我們買的東西,我肯定得問。他是倭國人,我也不跟他講古玩行的規矩,而且我確實也很好奇。”祁長河應道,“他說,這東西,是他祖父執行公務的時候,私藏的。也就是現在過了七八十年了,祖父也去世了,纔敢說。”

“私藏的?”

“對,說是在華夏審訊一個人,從這個人的物品裡面拿的。不光他自己拿,他的長官也拿了一件鼻菸壺。”

“他們審訊的這個人是幹嘛的?華夏軍方的人?”餘耀接着問道。

“他說好像是一個民間抗日組織的首領,具體就不知道了。”

“審訊之後處死了嗎?”餘耀的聲音微微有點兒發顫。

“他知道的就是我說的這些,其他的一概不知,甚至連這個人姓甚名誰也不知道。”祁長河對此事,顯然不可能有餘耀這麼大的興趣,轉而又說到了花錢本身,“如果照你所說,是民國時期的花錢,也是有可能的,或許是這個民間抗日組織的信物。只是,模仿乾隆時期的工藝太過精妙,我當時實在不能辨識。”

“這個倭國人叫什麼名字?”

“織田五郎。”祁長河順帶說了一句,“他還有個弟弟,叫織田七郎。本來兄弟七人,但是幼年時就有四個夭折,而他的大哥織田太郎,數年前去世了。”

織田五郎?織田七郎?餘耀心裡不由咯噔一下子,“那他參與過侵華的祖父叫什麼?他說了麼?”

“說了,叫織田雄光。”祁長河看了看餘耀,“難不成你還知道點兒淵源?”

“沒有,我就是覺得這花錢有點兒意思,有好奇心嘛。”

祁長河聽了,點了點頭,“就這麼多了。綜合分析,換了貫虹寶劍,那是不會虧的。”

“嗯。”餘耀點點頭,心想祁長河這裡是問不出什麼來了,便也就此打住了。

晚餐散場的時候,唐先生還有點兒意猶未盡,臨別之際,對餘耀說常聯繫。

餘耀面上應着,心裡卻一直在琢磨這事兒。

回到酒店,餘耀先衝了個澡,冷靜了一下,轉而坐在桌前,鋪紙提筆,又點了一支菸,一邊想一邊勾畫一些關係。

他先梳理出兩點。

第一,這個被倭國鬼子審訊的人,極有可能就是大掌眼許太炎!

第二,如今上官雨在美國碰頭的織田七郎,應該知道一些關於鬼眼門的事情;但他和中谷家族,並不是一夥兒的;同時,他和哥哥織田五郎,關係很微妙。

第436章 我懂了第498章 漿胎,鎏金第445章 開箱第610章 萬字不到頭第251章 樞府瓷,卵白釉第20章 龍馬相會第700章 來由第784章 費盡思量,狡兔三窟第718章 偏差完本感言第66章 大壽金胎第399章 翡翠店裡買瓷器第485章 金二爺,百駿圖第213章 大宅門第196章 無名玉石,撲朔迷離第276章 騙局第683章 驚現仿品第505章 費猜第655章 臺盞,柴窯第385章 批判地繼承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626章 坐地起價晚了點兒第357章 古玩大集第25章 白釉執壺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39章 殺豬第374章 半路出家第614章 吃癟的濮傑第143章 新鶴天,老提油第639章 他是誰?第133章 青銅敦,預展前日第354章 及時雨沈歌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639章 他是誰?第677章 彼暗我明第691章 玉爲媒第300章 白色寶石,小插曲第331章 新的開始第320章 永曆金錢第526章 我不是看出來的第790章 昭陵六駿,謝流齋第571章 多米藍珀第433章 衝突之後第4章 您可不能便宜賣了第517章 筆跡第605章 隨意的生意第53章 花觚裡的紙包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140章 鳩首第254章 手卷共賞第277章 到底誰是冤大頭第616章 添上仿款第72章 玉壺冰心,三友梅瓶第260章 秦陵地宮第776章 怎麼會這樣第67章 贓物第364章 拔刀相助第120章 上中下策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撿第521章 對不上第332章 唐畫,半印第233章 寶座,運輸問題第58章 又見鬼臉花錢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255章 石渠寶笈第610章 萬字不到頭第475章 三個議題第654章 星空圖第679章 通話第568章 小宋何許人也第748章 林中見陣第125章 中谷神花第801章 拾古會的由來第58章 又見鬼臉花錢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240章 缺角吻合的玉印第179章 鬼眼穿土不在身第572章 錯金,錯金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545章 終於撿漏了第95章 一山二虎,新仇舊怨第396章 是誰教你的?第343章 傅青主第714章 不太對第603章 三星伴月第653章 上門第370章 送上門來第455章 雞心罐,不是杯第376章 六方瓶,騙局否?第660章 土匪和玉璽第40章 盧記瓷行第513章 誰是餘耀?第307章 雞油黃第81章 這東西是你的麼?第460章 完美除鏽,唯此一人第19章 老蘇片第425章 我不是急,我是擔心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159章 犀角杯,蔣烈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