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蘭亭序,千古之謎

雖然不知道水字口和土字口的重器是什麼,但是從木箱的體積上,也大致能推斷出。

那個長方形略有些扁的木箱,裝的應該是書畫,水字口的東西。

而邊長有個十幾釐米的正方形小木箱,估計裝的是玉石類,應該是土字口的東西。

大家都看向才朋璽,土字口的木箱,他來開最合適,而且他年紀也是最長的。

“還是上官先開吧,我最後。”才朋璽微微笑道。

上官雨也沒客氣,“好,那就老爺子壓場。”

打開這個長方形的木箱,裡面中間有一道分隔,形成兩個空格,每個空格里,又各有一個長方的書畫盒。

這兩個書畫盒,不再是金絲楠陰沉木,而是黃金樟。黃金樟主要產自東南亞熱帶雨林,以緬甸所產爲上品,其含有豐富的鐵質和油質,防潮防腐防蟲,而且顏色金黃,顯得高貴,很適合作爲書畫盒。

上官雨先拿起其中一個黃金樟木盒,打開。

不出所料,裡面是一幅卷軸。

餘耀搭了把手,兩人將卷軸伸展開來。

王維《溪山雪意圖》!

王維,字摩詰,參悟禪理,又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年間,被稱爲“詩佛”。而王維的書畫,不亞於詩名,後人將他推爲南宗山水畫之祖!

蘇東坡曾雲: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很可惜的是,王維並沒有真跡流傳於世,嚴謹地說,沒有可靠的、確鑿的、公認的真跡傳世。現存有幾幅作品,但都存在爭議,大多被認爲是後人摹本後者僞託之作。

“我說何以滌先生還留下那麼多精品書畫沒放進秘藏,原來放進秘藏的,是如此頂級的無價之寶!”上官雨震驚讚嘆。

大家也都是震撼不已。

當然,現在沒有太多時間欣賞。收好王維的《溪山雪意圖》,上官雨又打開了第二個黃金樟木盒。

這裡面也是一幅書畫。

確切地說,是一幅書法。

這幅書法,讓所有人目瞪口呆!

剛纔王維的《溪山雪意圖》,的確讓大家震驚讚嘆,但卻還沒有到目瞪口呆的地步。

而這一幅書法,卻讓衆人差點兒就忘記了時間,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好在人多,交流碰撞之時,回過神來,這才先行小心收好。

因爲這一幅書法,是《蘭亭序》!!!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臨河序》),全文28行,324字,字字精絕,通篇妙不可言,筆法有如神助,華夏“行書第一帖”之譽名副其實,千百年來無有可出其右者。在華夏書法史上,它的地位無可撼動。

作者書聖王羲之。

這幅作品,可謂婦孺皆知,卻成爲書法史也是文物史上的一個千古之謎!

因爲這一幅書法極品,從唐代以後,真跡下落就撲朔迷離,時至今日也沒什麼真正的結論。

傳世的《蘭亭序》,都是摹本或仿品。曾經有一幅《蘭亭序》在歷史上一度被認爲是真跡,但後來經過大量考證,又確定是馮承素使用“雙鉤填墨”的摹本,並非真跡。

有關《蘭亭序》的發掘和收藏,又不得不提一提喜歡“毀古不倦”的乾隆皇帝。

乾隆四十四年春,他已經收集到有關《蘭亭序》的六幅作品。

雖然其中並沒有《蘭亭序》真跡,但也都是歷史上的名品,其中就包括馮承素的那幅摹本,另外五幅是:虞世南摹本、褚遂良摹本、柳公權書《蘭亭詩》並後序,董其昌臨柳公權《蘭亭詩》,戲鴻堂刻柳公權《蘭亭詩》原本。

這六幅作品,可謂真跡之外價值最高的相關藝術品,能收集這麼多,已經很不容易了。不過,這位乾隆爺還是意猶未盡!他又讓大學士于敏中補戲鴻堂刻柳公權《蘭亭詩》闕筆,再成一幅。

這也就罷了,畢竟是補齊闕筆,而且於敏中也算得上書法家,書法風格於董其昌相近。

可是,意猶未盡的乾隆不止多“造”了這一幅,自己居然又臨了一幅!

可能是他也知道自己的水平不大行,沒敢臨唐人的作品,而是臨了“董其昌臨柳公權”那幅。

於是乎,前面六幅,加上于敏中補闕的一幅,再加上乾隆皇帝只能算得上“湊數”的一幅,一共八幅,成了著名的“蘭亭八柱冊”。

因爲乾隆皇帝爲了“一永其傳”,將圓明園的“坐石臨流亭”改建成“八方重檐亭”,換了八根大石柱,每根柱子上刻一幅,“蘭亭八柱”由此而來。

不過,就此再想想,乾隆酷愛古董古籍珍品,又是君臨天下的皇帝,就連他也沒找到真跡,那真跡從唐代以後沒有傳下來的可能性極大。

對此,如今盛行的說法是,《蘭亭序》被唐太宗李世民帶着下墓陪葬了。

有些綜合正史、野史、傳說的本子,聽起來還有鼻子有眼的。

據說,王羲之對《蘭亭序》也珍愛異常,因爲他後來曾經也試過,再也寫不出這種水平的作品了。於是,王羲之將《蘭亭序》作爲傳家之寶。

傳至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已是南北朝末期。不過這個第七世孫少年時出家了,法號智永。這個智永作爲王羲之的後代,不癡迷書法也說不過去。他癡迷到什麼程度呢?在出家的永欣寺,他把自己關在一座小樓裡苦練書法,發誓“書不成不下此樓”,就此苦練三十年。

智永後來確實也成了歷史上的一位書法名家,雖然比不上王羲之王獻之,但,“真草千字文”瞭解一下。

智永活了一百歲,很長壽;但他是個和尚,沒後代;王羲之將《蘭亭序》作爲傳家寶的願望就此中止。不過,智永沒兒子,還是有徒弟的,他臨終前將《蘭亭序》傳給了徒弟辨才。

辨才爲了不負師父所託,在屋樑上悄悄鑿了一個洞,將《蘭亭序》藏在了裡面。

此時已是唐代貞觀年間。皇帝李世民聽說《蘭亭序》真跡在辨才和尚那裡,多次安排人想弄過來,不過辨才軟硬不吃,就是一句話:師父圓寂之後,貧僧也不知那《蘭亭序》的下落。

李世民一看,軟硬不吃,那就智取。不久後,一個書生“無意中”認識了辨才。這個書生的書法造詣很高,和辨才相談甚歡,感情愈發深厚,最後成了“知己”。

有一天,書生竟然帶了兩幅王羲之的真跡來找辨才,知己共賞析。聊至酣處,辨才感嘆,說你帶來的書法,雖然都是王羲之的真跡,卻不是極品!就着這個話頭,書生經過一番試探和套路,終於讓辨才說出了自己有一幅王羲之的神作。

繼續套,辨才猶豫再三,說出了《蘭亭序》。書生自然“不信”,說辨才吹牛,連同鄙夷的眼神一起發揮。

辨才一時沒控制住,居然從房樑上取出了《蘭亭序》!

這書生仔細查看之後,居然直接將《蘭亭序》收入袖中,同時拿出了皇帝的詔書!

原來,這個書生就是監察御史蕭翼!

辨纔此時才知上當,但悔之晚矣!

李世民由此得到《蘭亭序》。辨才和尚就此憂憤成疾,沒過多久就撒手去了。

李世民在世時,命不少書法名家作《蘭亭序》摹本,同時還有“拓本”;而駕崩之後,《蘭亭序》作爲陪葬品被他帶進了棺材。

如果,《蘭亭序》真跡確實陪葬了,那眼前這一幅又是什麼情況?

第544章 萬幾餘暇第62章 更狠的方案第447章 不明山谷,傳人將聚第611章 另一件,一起看第689章 感情問題第244章 書封裡的牛皮紙第356章 一層窗戶紙第53章 花觚裡的紙包第662章 也盯上了?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第606章 金龜第155章 一紙乾坤(第三更)第512章 貨款兩清卻沒走成第568章 小宋何許人也第229章 坐地泡第687章 摽上了第192章 頂級高仿代名詞第194章 西湖十景第655章 臺盞,柴窯第196章 無名玉石,撲朔迷離第3章 撿漏?打眼!第7章 一幅畫引發的黑手第777章 父愛如山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第119章 國寶金匱直萬第277章 到底誰是冤大頭第373章 春聯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鬥壺第424章 額外條件第376章 六方瓶,騙局否?第123章 達摩渡江,何朝宗第19章 老蘇片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639章 他是誰?第156章 五百年來一大千(第四更)第685章 兩兩勾連,三足鼎立第650章 顧二孃第64章 脫口垂足郎不流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第343章 傅青主第202章 沒想到你女朋友這麼漂亮第433章 衝突之後第759章 急了第231章 鬼眼穿木第791章 傳國玉璽,殘缺的完美第485章 金二爺,百駿圖第800章 少年之殤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227章 琥珀之聖第685章 兩兩勾連,三足鼎立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776章 怎麼會這樣第309章 兔毫盞第560章 夥着拿下第535章 故宮五線第437章 兩個保險箱第168章 我還有個名字,許如琢第123章 達摩渡江,何朝宗第195章 突發奇想第154章 大滌子石濤(第二更)第681章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第215章 節外生枝第718章 偏差第331章 新的開始第279章 簪花仕女圖第524章 虢國夫人遊春圖第420章 庫貨,百寶箱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68章 仿古一條街第64章 脫口垂足郎不流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238章 面熟翻出老照片第708章 古墓第642章 封侯掛印琵琶尊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第185章 沒白忙活第622章 翻十倍還是漏兒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639章 他是誰?第637章 南紅塔鏈第275章 海水龍紋高足碗第643章 指日高升第39章 殺豬第104章 一睹真容第694章 拾古會第273章 養子第242章 重大歷史發現第659章 紛至沓來第72章 玉壺冰心,三友梅瓶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第255章 石渠寶笈第731章 仙鼎山下第455章 雞心罐,不是杯第39章 殺豬第252章 大司農司第73章 它就像趙子龍!第136章 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第521章 對不上第54章 幫你找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