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一寸緙絲一寸金

一邊和老農說話,餘耀一邊仔細看了看這塊布。

這塊布是長方形,寬一尺左右,長得有半米多。雖然黑乎乎挺髒,可上手還有那麼一絲細滑感。拿起來了,圖案大致也能看清楚了,好像是山水,但似乎不一般,有點兒仙山洞府的意思。

從內容上來看,這塊布着實太髒了,沒法兒再往細裡看了。但是從質地上,餘耀是看明白了。

“抹布?瞎說什麼呢?這是年頭久了,一直沒清洗,積攢下來的。你仔細瞅瞅,上面有山水圖案呢。”老農收拾着東西,看都沒看餘耀,“你想要啊?”

金鼎一聽,回了神兒,“我看看。”

沒辦法,在人家的店裡,餘耀只得遞給了金鼎。

金鼎仔細看了看,看樣子是沒看出個子醜寅卯來,不過,他卻嘿嘿一笑,“張叔,我收你這對核桃,包核桃的布該送吧?”

“那得看你出什麼價兒了。”

“我這收你又不是一件,肯定是一腳踢的價兒啊!”一腳踢,就是一槍打的意思,好幾件一起拿了。

“行,咱倆比劃比劃。”

這時候,老農已經收好了金鼎不要的東西,拉上了編織袋。兩人走到門口處,低聲議論起來。

濮傑也低聲問餘耀,“你真想要那塊布?”

“這個,金老闆也看出來了。這是想轉頭加價賣給我。”餘耀皺眉。

“什麼好東西,非要不行麼?”

“好東西肯定是好東西。不過不好斷代,得找專業人士洗出來才能完全確定。等等看他出什麼價兒。”

金鼎和老農商量完了之後,貨款兩清。老農走後,金鼎笑着對餘耀說道,“老弟,這可不是布啊,這是塊絲綢!”

“金老闆說笑了,絲綢哪有這麼厚的?”

“本來是沒有這麼厚,可這上面織的圖案比較複雜,不厚織出不來啊。”

“既然金老闆喜歡,那就留着吧。”

“老弟,實話實說,我喜歡的是這對老核桃。但我看你對核桃沒興趣,對這塊絲綢有興趣。”

“這怎麼說呢。用剛纔張叔的話說,那得看什麼價兒了,高了就沒意思了。”

金鼎抿了抿嘴脣,“還是兩萬,要麼?”

餘耀大笑,“金老闆,你這是想一分錢不掏玩核桃啊!”

金鼎面色一驚。沒錯,他剛纔雖然是一腳踢了好幾件東西,但若細算下來,這對老核桃,花了還不到兩萬。

餘耀提了提手上的袋子,“這匏器筆筒,我剛纔就後悔了,價兒太高。這塊布,你說是絲綢就絲綢吧,我想買,是因爲家裡的老佛龕少個簾子,我瞅着這塊布有點兒年頭,大小湊合,還有圖案。不過,洗出來可不容易,正猶豫着呢。”

濮傑很是時候地拉了一把餘耀,“走吧,走吧,別的店還沒逛呢!”

餘耀點點頭,“金老闆你忙着,我們這就告辭了。”

要是金鼎能看明白這塊絲綢的真正價值,這一招不好使,可問題是他看不明白!而且,若是好東西,怎麼會搞這麼髒?

他剛纔問過張叔,張叔也不知道是什麼,收的時候是在一戶老宅子裡,原來是包那對老翡翠鐲子的,人家還不送,加了兩百才肯一起給。

張叔之所以肯加錢,也是瞅着上面有圖案,本來想回來自己洗洗,可一怕洗壞了,二是犯了懶。裝東西的時候,忙乎乎的,順手包了核桃就裝起來了。

這東西,不像手帕,太大;也不像圍巾,太短;要說鑲個框子掛着,倒是有可能,但問題如果是一直掛着,那就不會這麼髒。

“那你能出多少錢?”金鼎見他倆邁步了,纔出了聲。

“最多也是這個數。”餘耀回頭伸出了兩個手指頭。

“兩千?太少了!”

“所以嘛,你還是等個好買主。金老闆回見。”

“八千怎麼樣?我夠有誠意了!”

餘耀搖頭。

這情況,和餘耀買匏器筆筒的時候反過來了。最後,金鼎一路讓,直到讓到了兩千,才猶豫着同意。

餘耀和濮傑出了金鼎軒,走了二三十步,濮傑便拉着餘耀往邊上一拐,迫不及待問道,“好傢伙,那個筆筒,我還能琢磨點兒出來,有可能是不一般的匏器,可這塊布到底是什麼?”

“這塊布,價值不比宮廷匏器低!”餘耀接着便先把筆筒介紹了一下。

匏器筆筒這個漏兒,其實有點兒懸。因爲金鼎肯定是知道匏器也有宮廷上品,只不過,市面上的宮廷匏器太少見了。

再有,興許是他不知道樑九功;或者,他可能知道樑九功,但是清三代匏器的落款,大多是年號款兒,少有落人名款兒的;而且還是個太監,不是有名的工匠。

至於這塊布,金鼎說對了,它是絲綢。

卻不是普通的絲綢。

這叫緙絲。

緙絲,是絲綢藝術品精華中的精華,自從宋代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幹什麼最多呢?織造龍袍鳳服、帝后標準像、御用簾飾、摹制頂級書畫。

這是織物,不是筆墨,要織出書法繪畫的內容來,還要逼真,這得多高的技術!

不光技術得高,想想蠶絲有多細,就知道這是個無比繁複的活兒,有的作品,甚至要耗費好幾年的工夫。

緙絲的關鍵手法,叫做挑經顯緯,也有人叫通經回緯。簡單來說,經線的作用只是穿插,圖案顯示的,是彩色的緯線。所以才能很細膩,不亞於畫出來的!

在古代,有着“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皇家御用的東西,本來也差不了。

在拍賣中,古代織物有三大主力:緙絲,織錦,刺繡;而緙絲的成交價兒,一直是領頭羊。

再就是緙絲很少出現仿品,因爲工藝實在是難度太大,做出來就不容易。

現在也有極少的傳承緙絲技藝的工匠,就拿餘耀買下的這一塊緙絲作品來說,包括各種漸進色,得有幾百上千種,就算是熟練的高級技師,天天趕工,怕也得一年半載。成本太高了。

而且,你要說是古代宮廷之物,還得做舊。緙絲做舊,更是難如登天。

所以,市面上出現的老緙絲作品,基本沒有假的。

“好傢伙!”聽完餘耀介紹,濮傑忍不住大叫一聲,轉而壓低了聲音,“雖然一時斷不了代,但最起碼是清代的吧?”

第483章 玻璃花瓶第296章 氣氛第281章 黑色妖姬第738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771章 難道是有了?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236章 來了攪局的第238章 面熟翻出老照片第323章 蕭影赴京,暫緩回程第389章 紅臉兒白臉兒第79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萬利第32章 郎世寧第415章 天工第244章 書封裡的牛皮紙第300章 白色寶石,小插曲第569章 老蜜蠟第601章 憋寶第768章 差一步來晚第20章 龍馬相會第183章 復仇者聯盟第156章 五百年來一大千(第四更)第40章 盧記瓷行第450章 鎮幫之寶第783章 還賬第563章 贏了之後第243章 譚家第661章 紫金字體第712章 做好你該做的事情第343章 傅青主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114章 撞器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393章 崔白變成唐白虎第698章 七錢之用第629章 我也是靠鼻子第380章 唐人寫經第538章 你變了第76章 你聽懂了嗎第94章 背後的瘸爺第166章 這種把戲,我不想再玩了第704章 非同凡響第760章 瓜葛第47章 一水兒汝窯第34章 鎮館之寶第785章 分析,試船第541章 青花瑞獸盤第296章 氣氛第374章 半路出家第410章 新手手壯第218章 不打不相識第190章 天珠落定,留意鎮紙第504章 事到臨頭第560章 夥着拿下第385章 批判地繼承第490章 一印兩人刻第531章 一個陌生男子的來訪第566章 小宋自造香爐第517章 筆跡第357章 古玩大集第392章 報警!不能讓他走了第506章 不止一個操盤手第483章 玻璃花瓶第155章 一紙乾坤(第三更)第243章 譚家第795章 線索不明的雍正琺琅彩第162章 到底是不是個局第108章 帥賣怪壞掃地僧第154章 大滌子石濤(第二更)第62章 更狠的方案第441章 空缺的傳人,未知的密碼第791章 傳國玉璽,殘缺的完美第746章 轉戰木烏崗第558章 農家院裡有大佛第91章 南疆石獅子頭第326章 佛龕第129章 康熙通寶,大五帝第361章 太有技術含量了第259章 點苔第219章 吃着飯就組了團第254章 手卷共賞第292章 力透紙背,絕技成三第314章 血沁第195章 突發奇想第506章 不止一個操盤手第773章 青瓷臺盞,如此流轉第244章 書封裡的牛皮紙第402章 三棵野生黃花梨第458章 皇陵盜空,疑點重重第231章 鬼眼穿木第775章 滕昆吾來電第345章 圖書館員的工作筆記第488章 印章猶在第148章 梨園翹楚,江寧遺工第346章 劃重點第240章 缺角吻合的玉印第573章 錯金不成,再上銀牌第628章 賣畫還是買酒第96章 新一代火字口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