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明年加入哪方陣營,尚不急着決定,接下來的時間,葉騰與郭嘉、陳宮很自然地開啓閒聊模式。
當然,所謂的閒聊,亦不離天馬城勢力的政務。
自陳宮加盟以來,天馬城勢力的所有政務,基本都依賴於他這個大管家負總責、掌總舵,葉騰很少過問。
今天趁着這個機會,剛好向陳宮瞭解一下領地的發展狀況:
“眼看一年將盡,歲末將臨,趁着今日得閒,公臺能否談談我方治下這一年來的發展狀況?”
“也好,原本早該向主公彙報,只是您太忙,一直找不到機會。
總體來說,這一年來,我們的發展狀況比預計的要好。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我們清除、驅逐了受世家把控的所有貪官污吏,將雁門的治權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手中,消除了最大的拖後腿因素;
而且打贏了世家的反撲之戰,從那以後,世家對我們的掣肘行動,只能依賴於野外的土匪,雖然也曾造成一定的麻煩,但很快被撲滅,反而加快了我方的剿匪進程;
其二,主公的求賢令,從根本上解決了人才的困頓,至今依然陸陸續續的有人上門求職。加上此次主公從洛陽帶回來的人才,眼下雁門郡、天馬城、鎮北城的官吏人才,可以說基本都解決了,達到滿編狀態!當然,若明年還要治理常山國,缺口還是不小。
其三,甄家的進駐,大大促進了領地的繁榮,從根本上解決了雁門郡的蕭條境況。單從商業繁榮來說,如今的雁門郡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曾經,雁北郡地處邊陲,常年有遊牧民族之患,城外土匪遍地,商旅視爲畏途,故市面常年蕭條。
如今,主公在華夏的聲望日隆,若有機會,主公可多拜訪幾家豪商,如徐州的糜家、陳家,荊州的蒯家,蔡家,揚州的陸氏、全氏,以及與甄家同處中山國的蘇雙、張世平等,只要能多來幾家,則我天馬城治下繁榮可期!”
說道這兒,陳宮停了一下,看葉騰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繼續彙報:
“經過一年多來堅持不懈的剿匪,今年雁門郡勉強實現了糧食的自給自足,糧食的缺口比我們預估的要小得多,民間已能自足,只是沒能力支持軍糧而已。
今年的軍糧主要依靠的是天馬城,因爲天馬城糧食取得了大豐收。但是新增人口和過往商旅的糧食需求,實際上是依賴於甄家爲首的商旅往市面上投放了大量糧食。所以,我們的糧食還是有點緊。
但相信明年會有一個極大的改觀。
人口方面,倒是增加明顯!不但雁門郡本身增加了數百萬人口,還往天馬城、鎮北城輸送了不少。
如今雁門郡的人口達到5600萬,天馬城人口達到600多萬,鎮北城人口也達到了100多萬,宋文不久前還向我提出要建立附屬領地,我也同意了,但吩咐他,要充分考慮安全因素,要徵得文遠的同意。
人才方面,總體已能滿足行政所需,但只要主公的擴張步伐不停止,我們就永遠缺人!雖然在主公的指導下,我們也大力推進教育,建立自己的人才培養體系,但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短期內還得依靠外來引進。
經濟方面,主公這一年多來,往天馬城體系投入資金超過兩千萬金,可以說單論一郡的投入,在整個華夏絕對是首屈一指,但我們依然缺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往軍事上投入太多。我從主公手上領走的一千多萬金,就被陳曦那小丫頭拿走了500萬,而用這些丹藥培養出來的人才,基本都流向軍方,所以只能算軍資了。
而雁門郡百廢待舉,城牆、道路、水利、流民等等,到處都需要錢!所以,我的手頭一直很緊,前不久還不得不救助於甄季明,請他向甄家拆借了100萬金,才勉強度過難關。”
陳宮說到這裡,滿含期盼地看着葉騰。
無奈,葉騰只得豪爽地回答:“不用看我,等下我就給你注資500萬金。”心中哀嘆,從洛陽搶的錢,轉眼又要沒了,剛剛投了1000萬給鎮北軍……
看到葉騰的表態,陳宮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道:“刨除流民安置,明年的雁門郡在經濟上絕對能自給自足,主公給我的錢,我除了還甄季明外,剩下的將主要用於安置流民,當然,基本都會往鎮北城、天馬城安置。
眼見亂世將至,明年的諸侯討董一旦開始,流民必將越來越多!這方面的投入,依然無從估計!”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無論有多少流民,我們都要安置妥當,錢不夠你可以找我要,若我不在,你也可以找甄家借嘛。
糧食從現在就要開始囤積!爲了那些窮苦的百姓,我們手握強兵,哪怕多劫掠幾個貪婪無度、爲富不仁的世家大族,世人想必也能理解!”葉騰大有持菩薩心腸、行霹靂手段的架勢。
郭嘉向葉騰投過一抹讚許的目光,意味深長:我不服別人就服你!把搶劫之事,都能說得如此理直氣壯、理所應當,似乎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
陳宮彷彿沒看到郭嘉的神情,恭聲道:“諾!我會請甄家協助,馬上開始囤積糧食。亂世之中,能夠多救治百姓,就是萬家生佛!
天馬城在林風的治理下,發展得相當不錯,煉丹師隊伍還在不斷擴大提升,牧馬產業,特別是駿馬級以上的戰馬產業發展迅速,糧食能夠極大地支持鎮北城及雁門郡。
由於鎮北城是萬里之遙的草原深處唯一開通傳送陣的領地,所以,安全基本上不存在問題。可以說,我們已經牢牢地在草原上形成了有效的統治!
如今,井陘縣的葉氏商行,持續不斷的戰馬拍賣,每個月都能爲我們提供不菲的財政收入!”
聽完陳宮的彙報,葉騰長身而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了個大禮,道:“公臺大才!雁門郡有你這樣的長史,是數千萬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