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鐵木真的決定(補打賞加更)

怯薛軍被楚天的騎兵突擊,楚天的騎兵有三個全軍光環,外加“蒼狼白鹿”、“封狼居胥”,雖然騎兵品階沒有怯薛軍高,但還是給怯薛軍造成不小的傷亡。

博爾忽、赤老溫見戰況不妙,於是率領怯薛軍衝出,漢軍竟然無法阻攔。

怯薛軍同樣有三個全軍光環,又是高階騎兵,橫衝直撞,從容突圍而出,回到蒙古大軍之中。

“怯薛軍真是可怕,僅僅三千騎就肆無忌憚實行斬首戰術,還可以輕易撤離。真正的怯薛軍,應該有一萬,滿萬不可敵。除非有唐太宗的玄甲軍。”

楚天目睹怯薛軍在突襲葉卡捷琳娜的帥旗所在後,又如潮水般離開,推測一萬怯薛軍全部聚集以後的蒙古帝國會更加可怕。

鐵木真的斬首行動失敗,雙方的僕從大軍仍然大打出手,主力在等待下次出擊。

博爾忽、赤老溫二人折返,向鐵木真彙報:“漢帝國的騎兵雖然五花八門,每種騎兵多輒上千,少則數百,但他們的統帥讓這羣騎兵極其驍勇善戰,還有諸多武將,怯薛軍陣亡五百人。”

“五百人,已經很多。”

鐵木真聽說怯薛軍陣亡五百騎兵,表情雖然沒有什麼變化,眼神中卻有幾分詫異。以怯薛軍的精銳程度,一次陣亡五百人,相當罕見。

“讓我們再次去斬殺敵將!”

博爾忽、赤老溫惱怒,再次請命。

“末將請求率領騎兵出戰!”

在博爾忽、赤老溫請求出戰時,又有兩員統帥請求出戰。

這兩員猛將比博爾忽、赤老溫還要恐怖。

“哲別、速不臺,你們認爲,我們是否要集中全部兵力,摧毀對面的兵馬?”

鐵木真向兩個求戰的武將詢問。

哲別、速不臺對視一眼,然後對鐵木真說道:“消滅對面主力,西部主城唾手可得。”

鐵木真因爲哲別、速不臺的慫恿,眼神逐漸堅定,似乎要下定決心消滅對面的漢軍和莫斯科大公國軍隊。

“這一次,我們可能要死傷一半的兵力,但只要獲勝,隨時可以組建一隊龐大的僕從軍。”

正當鐵木真準備一鼓作氣擊潰兩個文明的兵力,斥候騎兵來報:“有二三十萬兵馬自南而來!”

鐵木真和一羣蒙古帝國的武將爲之動搖。

“後撤!”

漢軍陣營,赳赳老秦、明關得知蒙古騎兵驅趕大量的僕從軍團南下,楚天、葉卡捷琳娜、霍安、沐珂等人都在北方,擔心這支友軍被蒙古騎兵摧毀,於是立即前來支援。

他們在即將抵達戰場時,看到烽火四起,加快行軍。

呂布扛着方天畫戟、關羽拖着青龍偃月刀、張飛手持丈八蛇矛、蘭陵王戴青銅面具……一羣猛將到來,足以左右勝負!

wWW ▪TTκan ▪℃O

漢帝國、莫斯科大公國因爲援軍到來,軍心振奮。漢帝國這邊的陣營有百萬兵馬,蒙古帝國若想要繼續進攻,需要好好掂量一下預計的損失。

蒙古帝國一方提前得知消息,木華黎率領僕從軍團後撤,與漢軍對峙。

“蒙古人估計也知道我們不好招惹。”

楚天救下葉卡捷琳娜以後,騎着戰馬,掃視對面的蒙古大軍。鐵木真有“成吉思汗”的特性,可以奴役異族,不過面對楚天的“天可汗”、葉卡捷琳娜的“葉卡捷琳娜大帝”,起不到效果。

蒙古大軍以僕從軍爲主力,卻絲毫不亂,顯然蒙古軍團有不少優良的統帥,如木華黎等人。

“這是曾經征服亞洲、打到萊茵河的蒙古軍團?看上去的確很有氣勢。”

赳赳老秦、明關、劉備等諸侯到來,加入與蒙古帝國的對峙。

劉備看到蒙古帝國的可怕,他一個郡國的諸侯,與威震亞歐的蒙古帝國相差了一大截。鐵木真麾下的武將,比目前的劉備還要奢華,還有怯薛軍。

“我們不願意與蒙古騎兵交戰,但蒙古騎兵最終還是找上門來。要是他們敢來戰,則應戰。”

楚天得到一批漢軍諸侯的支援,信心大漲。

蒙古帝國是強大不錯,漢軍數量增加以後,又有莫斯科大公國的大軍在一旁支援,未必會輸。

問題在於,蒙古人敢不敢打這一場大戰!

雙方兵力相近,糧食同樣緊張。

“這下將所有的文明都招惹了一遍。”

赳赳老秦作爲資歷最老的諸侯,他見漢帝國在這次國戰招惹衆多文明,不禁感慨。漢帝國越強大,也就越容易被忌憚。

“蒙古帝國位於漠北,在主世界我們遲早會有一戰,得罪鐵木真,無足輕重。”

楚天對得罪蒙古帝國,不以爲然。

蒙古帝國位於漠北的蒙古高原,正在窺視中原,與漢帝國遲早有一場決戰。雙方交惡是遲早之事。

“無所謂了。”

明關破罐子破摔。漢帝國得罪的文明太多,再多一個也沒什麼。

距離漢帝國較遠的文明,他們在主世界也無法威脅漢帝國。而在漢帝國周圍的文明,他們本來就與漢帝國矛盾重重。高麗國、東瀛國、蒙古帝國、大越國、東籲國、印度莫臥兒帝國,與漢帝國都有糾紛。在《領主》裡,各個接壤的文明,矛盾衝突只會更加嚴重。

面對周圍的文明,以攻爲主,對較遠的文明,以交爲主。

赳赳老秦等人到來,雙方百萬大軍對峙到次日。

如果任何一方主動發起進攻,將會導致西部戰場再次爆發百萬大軍級別的交戰。

“蒙古人撤兵了!”

在經過緊張的對峙以後,蒙古帝國大軍似乎選擇放棄了與漢帝國、莫斯科大公國交戰,向北方撤退。

“蒙古人知難而退還好,否則我必斬其將,斷其念想。”

關羽橫刀立馬,目送蒙古帝國大軍離開。

漢帝國沒有主動發起進攻。

戰爭的目的是爲了獲得利益,與蒙古帝國在這裡開戰,是否可以戰勝不提,後方還有波斯帝國、莫臥兒帝國在虎視眈眈。即使慘勝,也不見得守得住西部主城。

“蒙古帝國似乎成爲一個龐然大物了。設想一下,如果鐵木真從國戰戰場將幾百萬人口甚至上千萬人口帶回漠北,這些人口會自動轉變爲當地的族羣。新的蒙古帝國將會異常可怕。”

楚天目送蒙古帝國大軍離開,不擔心國戰之事,反而擔心主世界。

鐵木真利用國戰的機會掠奪大量人口,自然有用處。

“如果蒙古帝國敢在主世界進犯我們東漢,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漢帝國的諸侯們聽楚天所說,也隱隱意識到事態的嚴重,同時對自己充滿信心。

蒙古大軍交替撤退。

這是蒙古帝國在國戰戰場唯一一次主動撤離。

蒙古帝國避開了與兩個大文明的交鋒。

蒙古帝國的武將們有些不滿和失落。他們還沒有吃過這樣的虧。不少蒙古帝國的將領自恃騎兵強大,無往而不利,鐵木真主動撤軍,的確引發了蒙古帝國將領們的不滿。

只不過震懾於鐵木真的威望,這羣蒙古帝國的將領們不敢多言。

“西部主城已經被漢帝國佔領,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下,不能冒險。人口對於我們而言,甚至比主城更加重要。帶千萬人口回到漠北,我們便有百萬精騎。”

鐵木真現在很清醒。

他的蒙古騎兵確實令無數文明畏懼,但並非無敵。他帶來的蒙古騎兵數量實在是太少,原因也在於蒙古帝國的人口本就不多。

千萬人口對於蒙古帝國而言,實力將會暴漲兩三倍。

漢帝國向蒙古帝國展現肌肉,蒙古帝國知難而退。

“我們去東邊,攻打東部主城!”

鐵木真爲了安撫衆將,改變進攻方向。

蒙古帝國更像是一個軍事體制的帝國,必須要保持征戰,獲得更多的戰利品,才能滿足萬戶、千戶、百戶們的胃口。

速不臺、哲別、木華黎、博爾忽等武將在臨走前,下意識地看向後方的漢帝國、莫斯科大公國大軍。

這一次鐵木真的冷靜避免了蒙古帝國與漢帝國之間的大戰,雙方沒有爆發決戰,只是僕從軍團之間的較量以及小規模的戰鬥。

“有一天我們會再次與他們遇上。”

“我們蒙古騎兵將會征服南邊的土地,將所有土地變爲牧場。”

速不臺與哲別低語。

……

“蒙古騎兵已向東邊行軍,目的似乎是東部主城!”

鐵鷹斥候在時刻關注蒙古騎兵的動靜,確定蒙古騎兵已經離開。

所有人鬆了一口氣,於是漢軍、莫斯科大公國騎兵整頓兵馬南下。

雙方都認爲對方棘手,在沒有絕對把握的前提下不敢出手,於是避免了決戰。

雖然雙方都意識到,即使雙方在國戰戰場的決戰因爲雙方的謹慎而避免,但將來在主世界的大戰不可避免。

主世界的戰場,更加遼闊,戰術選擇也遠比國戰戰場要豐富。

“蒙古帝國要去攻打東部主城,那麼我們只能攻打南部主城了。”

霍安考慮一番。所有漢軍諸侯都不願意與蒙古帝國兩敗俱傷。按照恃強凌弱的原則,漢軍避開蒙古帝國是一個好的抉擇。

“我認爲可以尾隨蒙古騎兵,前去攻打東部主城,漁翁得利。”

楚天卻有另外的想法。

“爲何這麼說?”

“東部區域應該也有不少強大的文明,他們未必會怕蒙古帝國。如果蒙古帝國遭到重創,我們立即轉攻北部主城,奪走蒙古人的城池。如果東部區域的文明戰敗,我們襲擊蒙古帝國,奪東部主城。如果雙方兩敗俱傷,我們說不定可以獲得三座主城。”

“言之有理。”

其他諸侯細思,楚天尾隨蒙古騎兵的做法,別出心裁。這一次漢帝國要當黃雀。

赳赳老秦卻說道:“你的設想少算計了一點——我們盟友莫斯科大公國的態度。如果他們與我們一起行動,我們佔領兩到三座主城,而他們一座主城都沒有。他們多半會背叛聯盟,襲擊我們的主城。”

這也是一個麻煩。

“告知葉卡捷琳娜,讓莫斯科大公國去打南部主城,我們分頭行動。”

楚天出於避免分贓不均而火併的考慮,最終選擇分道揚鑣。

帶着莫斯科大公國的大軍去打東部主城,打下東部主城,又該屬於哪一方?

莫斯科大公國很明顯也想要佔據一座主城。

其他諸侯見楚天可以調動莫斯科大公國的大軍,心情複雜。

楚天本來就是東漢最強勢的諸侯,這下又有莫斯科大公國作爲外援,以後在主世界豈不是橫行無阻?

“我們莫斯科大公國已經積攢足夠的力量,可以去奪一座主城了。”

葉卡捷琳娜聽說楚天要分開行動,雖然有些不滿,但她仍然堅定地推行自己的計劃。

莫斯科大公國在這段時間不斷襲擊周圍的文明,搶掠人口、俘虜僕從軍、招募新兵,雖然沒有主城,但其擁有了虎口奪食的能力。

如果不是和楚天發生了莫名的關係,葉卡捷琳娜甚至會背刺漢帝國,直接襲擊西部主城。

楚天回到主城,清點僕從軍團,發現僕從軍團在與蒙古帝國的交戰中損失兩萬,只剩下七萬。

楚天耐心等待第一批在國戰戰場招募的高階兵種,其中就有梁紅玉的建炎弩手,還有一批高階輕騎兵、細柳營、娘子軍、射聲營。

之前的主城大戰,後來與葉卡捷琳娜聯手剿滅奧斯曼帝國大軍,楚天俘虜幾萬匹戰馬,包括阿拉伯戰馬。

國戰的海上戰場,十幾個文明的水師交戰,投石機、火矢、火繩槍、弩炮等兵器濺射,鬥艦、樓船、槳帆船、福船、蓋倫帆船交戰,兩千艘漢軍戰船在港口遭到不少海洋文明夾擊。

水路的七個漢帝國諸侯聯手,參與海戰。

狡猾的英格蘭領主放出火船,攻擊漢軍的樓船,導致不少樓船被焚燬。漢軍的戰船拋射的火矢也焚燬無數敵船。

第五座主城城垣破舊,但還沒有文明攻陷這座主城。原因也很簡單,各個文明互相牽制,始終沒有船隊可以全力進攻主城。

“不知道老秦、楚子謀他們怎麼樣了,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

銅雀始終無法破解僵局。

第三百零二章 董卓死,天下亂第六十七章 先登第三百二十六章 古數學家祖沖之第二百三十二章 決定徐州歸屬的會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入關,入關!第一百九十八章 關東羣雄!(下)第一千零七章 高麗第一名將第一百六十五章 招募六階弓騎第三百零三章 成就,江東二張第六百八十五章 沙俄帝國建立(補昨天2/2)第七百零五章 東歐強盜楚子謀第九百三十五章 霍安匯合第二百七十九章 船王與名相第一千一十三章 定軍山爭奪戰第五百零二章 楚天的斬首行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斬僞聖級猛將第一千九十章 埃及豔后求見第三百六十八章 主力三十萬第二百九十七章 彭城閃電戰(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第七次國戰!第八百一十章 劉備出兵第五百三十五章 金帳汗國第十二章 購買建築圖紙第五百六十五章 鐵木真的意圖第十四章 大收穫第三百七十八章 戰敗的孫堅第四百七十四章 江東之虎來襲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天闕(超長二合一)第九百四十四章 啓用羅馬鷹旗!(補更18/100)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河中大戰爆發!第三百四十一章 封狼居胥(五)第五百零九章 南宋趙構第八百二十七章 埋伏馬超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諸將來援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等待機會第三百六十章 六年春,楚子謀伐我(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樂進先登第九百二十九章 五大領主聯軍(下)第三章 第一個特殊英雄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賢良師楚天第三百一十九章 關中霸主誕生第五百四十八章 鐵木真與皇甫嵩的對決(超長二合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火燒藤甲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親征東瀛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雄鷹戰士第一百八十章 薛仁貴東征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當飛軍第一千三十三章 火神周瑜對航海大師鄭和!第一千二十六章 江左名將雲集第七百六十章 西涼軍敗第四百八十四章 靖康之役規則第四百一十九章 狡猾的漢帝國第一百九十一章 暫居夏城的趙雲第五百七十四章 秦良玉第九百一十四章 古印度文明招募令!(補更8/100)第六百八十九章 契丹與鮮卑第三百九十五章 六國大戰(一)第一千四十六章 鐵血樊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當飛軍第一千一十三章 定軍山爭奪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蒙古帝國的毀滅(二合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終排名第七百五十一章 邙山,目標洛陽第三十五章 世界第一鎮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州-西涼同盟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賢良師楚天第一百六十一章 鐵蹄錚錚(突然想加更)第四百八十八章 金將兇猛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轉機第二百二十章 項燕與楊無敵第四百二十三章 損失慘重的東瀛(下)第九百七十三章 羅馬軍團對北府軍第七百零一章 王之軍勢!第八百五十三章 伏擊關羽(補中午)第二百七十六章 國戰獎勵第九百一十章 蕭綽的報復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福岡城升級第七百四十二章 慕容霸與曹仁第四百二十九章 與葉卡捷琳娜的交易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英雄集結,稱帝!第六百九十一章 蒙古騎兵在西方第一百五十七章 反楚天同盟!(六百訂閱)第五百零六章 三軍之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擒獲第五百六十五章 鐵木真的意圖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碎葉城陷落第八百六十八章 火燒渭北第一千二十八章 陸遜火攻第一千一十四章 中唐安西名將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騎兵突進第一百六十二章 吳三桂的野心(兩百月票)第一千零四章 改名漢城,高麗都護府設立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上洛(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雲效忠第九百七十三章 羅馬軍團對北府軍第九百零四章 突厥梟雄第九百六十五章 李儒出山第九十五章 周亞夫出征第三百一十一章 曹操最後的機會第五十八章 來自其他州郡的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