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棄都東逃

大周的共治元年六月,韋太后急於剷除賀珅黨時,突厥與吐蕃之間,發生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吐蕃贊普之女央金,和親突厥,成爲阿史那奇桑的可敦之一。

而和親之事,是吐蕃方主動提出,卻也並非平措贊普原本的意願,而是央金公主堅持遠嫁突厥可漢。

更加鮮爲人知的是,此事其實是由莒世南暗中促成。

吐蕃人信奉佛教,篤信佛祖神靈,相比大周皇族,對於莒世南這類具有“神術”的異士更加推崇——雖然莒世南並非僧人,而爲方士。

莒世南因諳“招魂通靈”之術,極快獲得吐藩貴族的推崇,向王族舉薦。

央金公主雖說並非贊普嫡女,生母卻乃寵妃,央金公主的嫡親姨母,正是哈吉勒的妻子,姐妹二人先後嫁入王室,也就是說,央金公主的母族亦爲吐蕃顯貴。

平措贊普十分疼愛最小的女兒央金,原本不捨央金遠嫁,打算在貴族子弟中爲公主擇選良配,央金公主因受父母憐愛,眼光自然也格外挑剔,一心想要嫁給真正的勇士與英雄,挑來擇去,並無趁心之人。

而央金公主原本有位表兄,與她青梅竹馬,兄妹情深,奈何表兄在一回征戰中陣亡,英年早逝。

得知莒世南能使亡靈現身,央金公主立即詔見,希望再見表兄英靈。

經莒世南施術,央金公主如願以償,但表兄亡靈與她相會時,告知她的良人正是突厥可漢阿史那奇桑,奇桑是戰神,是勇士,並志向遠大,倘若央金公主嫁給奇桑,日後必定會成爲天下最爲尊貴的女子,受萬民敬仰,而且奇桑對央金亦會鍾情非常,夫妻二人勢必情投意合,央金公主將會成爲天下所有女子最最羨慕的人。

“表兄”的描述,十分符合央金公主的心願。

這當然是莒世南“摧眠”公主之後,聽她親口述說願望,只不過公主並不知道世間什麼樣的男子能夠滿足這一願望,莒世南通過“表兄”之口,把這個人具體爲了阿史那奇桑。

自幼信奉“佛緣”的央金公主大爲意動。

她又從不少吐蕃部將口中,得知突厥可漢果然英武不凡,昂藏驍勇,遠非本國貴族子弟能比。

莒世南的第一步目標,順利達成。

促成吐蕃贊普最爲憐愛的女兒和親突厥,這當然是出自十一孃的計劃,她是爲謝瑩送去了一個情敵,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

但十一娘相信,吐蕃這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公主,要論陰謀詭計,絕對不是謝瑩的對手,這位公主,必定會死在謝瑩的算計下。

那麼到時,莒世南就能進行下一步計劃,離間突厥與吐蕃之間的同盟。

但這必須要經過一段過程,無論是十一娘抑或賀燁,都沒有辦法將耳目安插入突厥王帳,所以不能挑撥央金與謝瑩之間的矛盾快速惡化,只能耐心等待二女之間自然而然的“殊死搏鬥”,以及突厥、吐蕃兩國之間,發生利益紛爭。

十一娘雖然並不熟悉平措贊普,但她相信作爲一國君王,雖說愛女慘死悲憤難忍,卻並不會單爲這一爭端毀損同盟,只有當兩國發生利益紛爭,央金公主的慘死纔會起到摧化的作用。

但十一娘並不希望利益紛爭。

因爲導致突厥、吐蕃紛爭的利益,必然便是如何瓜分中原華夏的錦繡河山,倘若發生,同時也代表着賀周亡國,蠻狄稱霸。

授令莒世南行離間之計,是十一孃的防範未然,但她從內心而言,真正期望的卻是根本用不着離間之計,她希望大周與突厥這一場戰爭,大周能夠獲勝,雖然如此一來,對於賀燁的大業並非利好。

不知不覺間,十一娘漸漸受到了賀燁的影響,對於社稷存亡飽懷憂患。

但此刻的她,卻並沒意識到是爲賀燁所影響,她想她的父祖,她的手足,倘若在天有靈,也不希望曾經用生命捍衛的國家,崩潰於夷狄的鐵蹄,他們必不希望華夏傾覆,黎民慘遭屠戮,他們是如此深愛着這片國土,他們曾經如此效忠賀周創建的江山,所以面對陷害,他們雖然滿懷悲憤,卻從未想過忤逆,做爲裴姓之後,十一娘同樣不願坐視父祖家人熱愛的君國就此滅亡,但讓她遺憾甚至絕望的是,大周軍隊兵敗如山倒。

共治二年初春,安北全境淪陷,甘州危在旦夕。

四月,甘州城破,姚潛敗逃回京,長安城面臨前所未有的危難,大周的京都,已經成爲曾經強盛的國家最後一道屏障。

氣急敗壞卻無計可施的韋太后,竟打算棄長安城,遷都金陵。

這遭到了以王淮準爲首的朝臣堅定不疑的否決,因爲長安雖然危在旦夕,卻並非沒有堅守的可能,倘若棄守,對於賀周之治而言,纔是真正的萬劫不復。

然而韋后黨卻認爲棄守長安者是權宜之計,甚至有人主張金陵富庶,相比長安更加適宜作爲國都。

眼看遷都之議似乎已成定局,韋后黨人多勢衆氣勢洶洶,不少憤怒又絕望的朝臣紛紛以掛冠的方式表明態度,這其中,包括了賀湛。

韋太后冷眼注視着這個“心腹”的倒戈,對於賀湛的背叛憤怒不已,但這時的她顯然顧不得清除黨逆了。

罷官就罷官吧,她這時更加在意的是自己的生死,她不可能向蠻狄稱降,但她沒有把握能夠穩守長安不失,她需要轉移到更加完全的地方,才能夠調兵遣將擊敗蠻狄一血前恥,她當然不會與長安城共存亡,她認爲這不是苟且偷安,而是真正的明智,她以爲她若死去,這個天下便會徹底傾覆,只有她繼續活關,華夏社稷還有希望。

遷都就這麼決定了。

但韋太后顯然已經等不及安排妥當體面的離開,她幾乎是狼狽的潰逃,帶着姚潛和多數禁軍,以及韋元平等忠心不二的黨徒,僅只留給長安城數萬武裝,爲她阻絕追兵的襲擊,慶幸乃是,爲防追襲,韋太后給武關留下了十萬禁軍防守,又經謝饒平建議,再留十萬禁軍固守潼關。

留守長安城的京兆尹,徐修能保舉的人選是柴取,而在此之前柴取的官職僅僅只是戶部郎中,他連得數級提拔,對同年徐修能卻一點不存感激之情,因爲留守長安無疑便是等着城破被殺,柴取毫不懷疑徐修能是爲了排擠他這太后親信。

隨着韋太后及大周朝廷的倉惶潰逃,長安城徹底陷入了混亂,無論貴族還是平民,此時此刻盡皆意識到一個慘痛的事實,國都,保不住了,華夏之治,似乎真正走到了窮途末路。

第930章 難怪子嗣艱難第506章 壽誕第133章 人間蒸發第285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50章 再突變第108章 污陷第1016章 信與用第1036章 關心則亂?第521章 收買第223章 驚變第987章 艾綠抓了個佃作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659章 告捷第1351章 不讓退辭第36章 姐妹三人第769章 平息第1004章 志能便第165章 蔣氏大鬧含象殿第53章 風波來了第553章 玉郎名周季第603章 再聞名號第330章 陸離的激將法第836章 王妃無情,元氏有意第479章 陸離坦誠第696章 好色之徒羅六郎第968章 殺人進行時第955章 王知禮的毒計第9章 初見嫡母第12章 主母施罰第1141章 “明燈”的麻煩第1154章 周文君第1250章 一個比一個倔強第297章 窺穿第1306章 捉弄第1275章 好曲佳詞第761章 關於友誼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1083章 看任氏“破摔”第94章 玉扳指第1296章 寧死不從第288章 可惜生於柳氏第116章 雞飛狗跳第101章 動手第1159章 俘獲第286章 計“醒”盧銳第1147章 李公之餌第339章 原來是殺他第337章 韋緗添亂第954章 軍中險械鬥第892章 惠風“得逞”第908章 又一個惡意針對第613章 陪媵是個大問題第369章 勝負已定第477章 封口第747章 吵起來了第107章 流照亭中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1297章 報仇有理,殺人無罪?第170章 晉王妃人選第263章 必須扳回顏面第881章 真相第172章 誰在貪慕虛榮第1267章 允見盧媛第1028章 太后不少煩心事第526章 遠走第903章 遠客第1068章 公主有心結第242章 剖析見真第328章 惡劣紈絝第983章 論過錯第718章 忙碌的阮長史第564章 方氏下場第918章 這是一出滑稽戲第231章 問審對質第636章 秦氏三勸第1232章 滴水之報第777章 殿下救命第1360章 措手不及第859章 殿下的追求模式第820章 曇花將現?第1189章 予爾稻草,戕可救命第1307章 終級目的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870章 請遵醫囑第1361章 反目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485章 “新寵”踏雪第816章 任姬的機會第52章 旁敲側擊第1260章 詩書之骨第669章 太谷行第311章 晉王的美好願景第636章 秦氏三勸第483章 驪山行第561章 報應不爽第1131章 名門第201章叔父柳仕宜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1092章 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