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復興元年

江懷沒有進入內殿,卻顯然聽見了那番交談,此刻仍是在篷萊殿中,他摁捺下心中的實話,直到身邊再無耳目,才壓低了聲說道:“縱然讓王妃入見,必定也不會在太后面前露出蹊蹺,聖上又何必一口回絕呢?王妃不得允准入宮行儀,只怕那些外命婦看在眼裡,也會議論紛紛,就連……連秦孺人,也……”

賀燁這時雖然還沒有行登基大典,但太后既書懿旨,奉上國璽軍符,文武百官在廬州之時便已君臣之禮參拜,江懷這時稱他爲聖上當然不算逾制,不過穆宗帝喪禮未畢,當然不能急着冊封后宮,所以十一娘仍是王妃,秦霽與婷而也依然還是孺人,但江懷乃江迂親自擇定的心腹,十載以來,侍奉王妃左右,必須是自己人,他當然不以爲晉王會對王妃心懷戒備,也堅信王妃理當便是將來的皇后,不過江懷心中總有些不踏實,想不通聖上爲何故布迷障,就算太后察覺王妃早與聖上同心同德,難道這時還能阻撓王妃母儀天下?

聖上如此行爲,豈非多此一舉?

賀燁並不打算對這宦官解釋用意,但他心情甚好,倒也不在意多說兩句:“穆宗之所以能得帝位,是韋太后當年逼迫阿兄妥協,穆宗既非我親長,於國於民又無半分建樹,我是繞不過去,王妃明明可以避開,爲何還要一連跪上二十七日爲他哭喪?至於閒人議論,只要將來王妃高居後位,豈能傷她分毫?王妃也不會在意入宮哭喪這所謂榮光,她必能懂我心意,倒是你剛纔提及秦氏,她怎麼了?”

江懷一聽聖上這口吻,徹底放了心,也不隱瞞秦孺人的蠢蠢欲動:“秦孺人對篷萊殿,似乎大有企圖,連身邊婢侍,如今也能將玲瓏臺賦倒背如流了呢。”

賀燁斜睨江懷,須臾間便又正視前方,只眉心還是難免籠罩了幾分冷意:“如此也好,她越是熱忱,越讓太后相信我對後位另有計劃。”

江懷越發佝僂着腰身,不再多嘴,但他至始至終,儘管疑惑聖上的多此一舉,卻從不以爲秦孺人有望鳳座,燕國公從龍有功,勳勞當然不小,聖上對燕國公乃至秦無鬱也極爲敬重親近,但是對秦孺人嘛,時至如今,秦孺人竟然依然瞞在鼓裡,對多少機密一無所知不說,居然以爲聖上對王妃一直懷有忌防,聖上若真有意立她爲後,又何必諸多隱瞞。

江懷相信了賀燁故布迷障的解釋,但十一娘反而焦灼難安。

她沒有想到“軟禁”之令直到登基大典之後仍然沒有解除的跡像,害得她在聽聞九娘誕下一子之後,居然都不能去豫王府看望。

賀燁的登基大典定於爲穆宗舉喪一月之後,事實上距穆宗真正駕崩之日,已經過去五月有餘,穆宗是以德宗嗣子之名繼位,非新君親長,而爲幼弟,這當然不同於父死子繼甚至有別兄終弟及,故而自登基大典後,立即恢復常朝視事,然而宗室王公包括文武百官,雖說舉喪二十七之後即可除服,但仍要遵循一年之內禁止婚嫁宴樂的禮法,賀清是宗室子,小兒子的洗三禮當然是無法操辦了。

而登基大典之後,恥辱的共治年終於宣告結束,改元復興。

又雖說豫王府縱然不設宴樂,蕭氏作爲外祖母前往看望小外孫倒也無礙,這日回家後將情形一一告訴太夫人,十一娘當然也能旁聽。

“孩子生下來體重足有九斤,也難怪折騰了九娘十好幾時辰,不過她雖吃了些苦頭,身體看上去卻還無礙,祖太妃親自給定了乳名兒,喚作轉安,雖不是醜諱,倒與時勢相符,九娘有孕之時,內憂外患可謂艱難,沒想到轉眼便就平順,足見這孩子有福運。”蕭氏喜不自禁,話就顯得比往日更多:“七娘也已回京,如今可謂骨肉/團圓,再無憂慮了。”

太夫人原本也爲九娘高興,聽見“七娘”二字險些沉下臉,不過想到兒媳並不知道七娘今日對十一孃的挑釁,總不能爲此便遷怒兒媳,又兼十一娘立即岔開話題,她也沒再多說什麼,只頷首道:“我不多留你,快告訴均宜,讓他也歡喜歡喜,伊伊也跟你阿孃一齊去吧,聖上既已登極大寶,接下來也該冊立皇后,趁居家時,多與你阿父說說話,以後呀,雖說都在京都,只怕沒有太多機會共聚天倫了。”

十一娘當然知道是因爲七娘剛纔那番話,祖母有意安慰她寬心,她儘管暗懷焦灼,卻不願讓親長跟着擔憂,笑着答應了,扶了蕭氏便往外去。

又說十載以來,一直在婷而身邊照顧的曹媼,如今已經上了年歲,當然不再適宜入宮,現下留在太夫人身邊,日常也是陪着說話解悶而已,並不用再操勞其餘事務了,這時便寬慰道:“太夫人不用因七娘子那番話憂愁,老奴在晉陽王府多年,雖說不在玉管居侍候,卻時常聽六娘提起,聖上與王妃當真琴瑟和諧,夫妻二人並無芥蒂,燕國公雖立功勳,聖上待那秦孺人卻甚爲疏遠,王妃乃聖上潛邸時元配正妻,又得聖上敬愛,萬萬不至於……”

她話未說完,卻已被太夫人阻止。

“聖上已經繼位,君臣有別,宮闈之事,今後不可妄議,我知道你是怕我擔憂,我卻一點沒有愁慮,時勢明明白白,聖上若對十一娘懷有防範芥蒂,那時聖上身在遼東,十一娘又怎能在太原順利起事?聖上呀,他這番故布迷障,雖有用意,卻絕不會有負十一娘,我若連這點都看不明白,那便妄活一世了。”

倒是格外爲婷而惋惜:“當年十一娘處境艱難,身邊不能沒有幫手,婷兒這孩子敦厚賢惠,她又自願輔助十一娘,我也是想着,十一娘雖善謀斷,卻也重情義,必定會善待婷兒,她們兩個果然也一直親厚,如今聖上大業告成,論來婷兒總算盼得苦盡甘來,聽你一說,我才知道那孩子始終不曾……可事已至此,婷兒今後也只能留在深宮,她若是能想開,日後總不至於孤寂淒涼,可就怕她仍固執,雖說看來尊貴,但委實悲苦,我這把年紀了,替她想着,也揪着心。”

曹媼又笑勸道:“老奴跟隨六娘這些年,也知道孺人心中執念,還是忘了不舊情,可雖說是一生遺憾讓人唏噓,六娘自己卻未必覺得悽苦,至少還能不爲世俗所迫,有違心願無奈屈從,聖上雖與六娘並無夫妻之實,看着王妃情面上,卻對六娘始終敬重,私下裡,也跟着王妃稱謂六娘一聲阿姐呢,六娘心中唯一牽掛,也就是胞弟而已,八郎原本便知上進,今後有聖上提攜,必定前途似錦,六娘心裡有了指望,又哪裡還會悽苦,兒孫自有兒孫福,太夫人今後只管頤養天年,哪還需得着憂慮?”

太夫人長嘆道:“當初喻四郎若沒遇着那場飛來橫禍,該有多好?這世間遺憾之一,便是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我這把老骨頭,回想閨閣時光,尚還遺憾沒有遇見一個良人呢,也就罷了,要是真遇見,卻生死永隔,想想都覺錐心刺骨,婷兒那孩子,雖非我親孫女,也算是我看着長大,奈何我終究不能替她尋個好歸宿。”

又想起七娘來,忍不住眉心緊鎖:“她今日,有意不跟行舟去看望九娘,當我不知道她那點心思?她怨怪行舟,也怨怪我,認爲我與行舟不喜她這嫡女,反而更加疼惜十一娘,她也不想想,十一娘這些年來,從九歲時起,十多年了,經歷多少艱難困阻,好幾次說是生死攸關都不爲過,她只看着十一娘拜得名師出入宮廷貴爲親王妃,眼睛裡只有風光顯赫,全然看不到風險荊棘,她那樁姻緣怎麼不好了?若不是她自己折騰,也不會鬧得與丈夫離心離德!她初嫁時,莫說夫婿,連翁姑待她都如自家女兒,韓東確然沒有經天緯地之才,守成卻綽綽有餘,待她又一心一意,她倒好,逼得韓東納妾,終於鬧得夫妻離心!”

太夫人越說越氣:“她與九娘可是一母同胞親姐妹,九娘臨產之時,她倒好,竟打着看望九娘那幌子,慫恿九娘說服翁爹,向豫王施壓暗助太后,九娘拒絕,她連九娘都埋怨上了,今日纔不願去恭賀親外甥洗三禮,又妒嫉九娘待十一娘比她更親近,這才忍不住譏嘲!”

太夫人揉着眉頭,不怪她惱火,是因七娘的言行太可氣!

上晝時,七娘來祖母面前問安,與十一娘在門前遇見,當着衆多僕婦面前便出言挑釁,譏毀十一娘枉被世人盛讚才智出衆,結果卻有負太后寄望,被人玩弄於股掌之中,眼看將被棄之如履,使家族蒙羞,可笑稚幼之齡時始,便楚心積慮虛張聲名,到頭來卻是鏡花水月一場徒勞,七娘的言辭極盡尖酸刻薄,甚至根本不怕被太夫人知聞。

而太夫人對這個孫女顯然徹底絕望了,連當面斥責都覺得是枉廢脣舌,又因體會得聖上的用意,關於諸多隱密,當然並不願意這時便向一門心思仍然妄想攀附權貴的七娘說穿,故而裝作不察此事,只在暗下發泄不滿。

曹媼倒也明白太夫人雖怨怒七娘利慾薰心,不顧手足親情,可到底是親孫女,看着長大的孩子,惱火歸惱火,大不至於棄之不顧,仍然勸解道:“七娘子也是因爲自己過得不如意,對王妃纔會心存妒嫉,那些風言風語王妃聽得多了,又何曾放在心上?這好歹福禍,原本也不由人言定斷,小姐妹之間鬥嘴,太夫人卻氣壞了自個兒,王妃與七娘若得知,怕是兩人都要自責了,太夫人一貫疼愛子孫,又哪會真捨得孫女們難過。”

“十一娘當然不會與七娘一般見識。”太夫人頷首。

聖上初登大寶,恐怕除了賀湛、薛絢之等近臣以外,就連靈沼公王淮準、京兆李、盧諸家,實際也拿不準這位新君的喜怒好惡,韋太后看似失勢,要想徹底翦除她這汲汲半生經營建立的黨勢,內革弊政外定敵患,並不是那麼輕易,執政之人的替換,也必定會導致朝堂之上人事的震盪,賀燁已經不是偏安一方,僅只靠着隱忍與太后周旋的晉王了,他已經亮劍,從此在明不在暗,奪位之戰已經塵埃落定,但新的爭鬥纔剛剛拉開序幕。

韋太夫人對於後位的歸屬當然不存疑慮,她也相信長子譽宜,次子信宜,包括以柳彥爲首的孫輩,他們懂得取捨進退,不管將來局勢如何變幻,他們有能力,也有決心輔佐聖君蕩平內憂外患,保全家門,而只要京兆柳仍然興盛,十一娘便不會失去庇靠。

但出乎太夫人意料的是,十一娘並不像表面上那般雲淡風清,她其實滿懷焦慮。

第566章 禍生第682章 阮美男登場第681章 以疏間親第455章 收買人心第484章 新玩法第175章 不是爲了解救天子第319章 上當第479章 陸離坦誠第294章 暴怒英國公第1245章 賀尚書之託第612章 滕妾之一第1341章 御園鬧鬼第1213章 宮女的希望第812章 婁卓訓妻第654章 夜遊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53章 風波來了第948章 託付第507章 鮫珠衣第543章 優諫戲第162章 禍從天降,存活艱難第801章 算是言歸於好第927章 聽召章臺園第1076章 捨身取義第153章 應試日第669章 太谷行第1282章 越更心虛第588章 太后的仁慈第960章 王郎將,真風流第262章 上升爲兩國尊嚴第563章 還是揭發了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447章 殿下的情義第500章 答應第1041章 我想來,你就請第314章 魏氏的企圖第758章 王妃很煩躁第1396章 後宮怎會平靜第1223章 康復第125章 都是涼薄惹的禍第1049章 窮途末路第867章 偏是江迂“叫停”第1305章 妖魔上陣第1118章 獻城第1206章 蛛絲第915章 秦孺人的好算盤第451章 賀湛返京第506章 壽誕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1314章 皇后亦陷囹圄第272章 舊地重遊第280章 咎由自取第935章 阿祿好眼光第310章 扈氏的新生第349章 演第1169章 又聞山梭崩第778章 陳氏家訓第1269章 輕敵第332章 晉王、十一妹;陸離、蕭小九第340章 神機妙算十一娘第568章 高玉祥的救星第1079章 人心易變第1332章 爭贏第1358章 再臨抉擇第244章 何紹祖的機會第254章 真病第320章 姚姬要行動第744章 應當死了第948章 託付第423章 晉王有行動第12章 主母施罰第221章 恩服之術第357章 又一個執迷不悟第1166章 大勝第724章 現形第146章 情勢急轉第1368章 致命疏忽第947章 故人舊事第1008章 即將出洞第718章 忙碌的阮長史第477章 封口第1204章 隋奉御第226章 智留邵廣第1320章 索恩第741章 以暴制暴第607章 姚氏潑鬧第811章 利害,在看不見的地方第1291章 兩起風波第203章 入宮覲見第529章 號角第1062章 絕望邊緣第591章 竹亭之談第665章 好色也能“世襲”第1242章 兄妹交心第638章 赴藩第1148章 誘導非偶然第1410章 這下糟了第1184章 舊殿堂第100章 力駁非議第561章 報應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