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着兄妹二人竟然爭執起來,燕國夫人越發無措,范陽夫人到底還是心憂女兒的處境,泣道:“大郎,再如何,你也不該瞞着你妹妹,你可知她一心以爲皇后乃太后耳目,爲防太后生疑,自聖上於潛邸大婚之後,十載以來,竟不曾親近聖躬,導致如今膝下空空,在宮裡也沒人倚靠。”
“阿母可知德妃在潛邸之時,做了多少錯事?她這陰狠毒辣,野心勃勃早已被聖上洞察,是以才疏遠冷落,若非聖上還顧念大父、父親以及我族滿門子弟血戰沙場,就憑德妃企圖暗害子嗣,陷害皇后,如今還哪能毫髮無傷,安享尊榮?德妃急着控訴帝后,難道沒有捫心自問,你何德何能得此寬容?”
“若非我族,聖上何至於位及九五?!皇后之位本該屬於我,我當初甘爲孺妾,是爲家族忍辱負重,阿兄,難道你現在爲了自身富貴,便要棄我於不顧?”秦霽雙目瞪紅,這時不是因爲悲傷,徹底是被憤怒灼透了瞳仁。
“大言不慚!”秦明也是怒極:“如今我不妨告訴你,你以爲平定遼東、收復京畿皆乃我一族之功?先鋒軍,原本就是聽令於聖上統帥,是聖上屢屢身先士卒,才創建功勳,皇后負責穩定後方,支援軍需,甚至太原起事、收復長安,也多得皇后部署得當,並以身犯險,今日局面,秦氏雖有功勞,勳業卻遠遠不及帝后,至於德妃你,你在潛邸,安享錦衣玉食,使盡陰謀詭計,你知不知道你險些毀壞大業,你竟然還敢妄圖皇后之位?!”
秦將軍憤而起身:“當初就是爲了防範你有礙大業,聖上方纔諸多隱瞞,你非但不知悔改,至今尚且執迷不悟!你可還記得,當初我便警告你,不能圖謀不軌,我甚至向你明說,讓你死了母儀天下之心,你當時怎麼承諾?你如今還有什麼不滿,你有何資格不滿?德妃,正因爲我與你一母同胞,血脈相連,我今日才最後一次提醒,好自爲知,若然再生禍心,燕國公府保不住你,但你卻能牽連燕國公府遭受無妄之災,我不會爲你一人,坐視秦氏一族衆多男兒,幾代忠勇,捨生忘死創建功業崩之一潰。”
說完拂袖,但並沒離開,而是斬釘截鐵逐客:“德妃已全孝道,恭送德妃回宮!”
秦霽當然不甘無功而返,但她剛剛一挺脖子,卻被兄長一句話就澆滅了氣焰:“德妃倘若不捨親長家人,臣雖知冒昧,也只能請旨,求賜德妃在家榮養,以全天倫骨肉之情。”
秦霽毫不懷疑兄長如果請旨,賀燁一定會順水推舟,那她今生今世,就不用再想回到大明宮了,她就此成爲天下人的笑柄,這是她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結果。
德妃怒極而去,無奈的范陽夫人也顧不得今日是婆母六十大壽,哭得淚如決堤,甚至撲將上前,輕一下重一下的捶着長子的胸膛:“霽兒到底是你妹妹,你怎能待她如此無情?她如今人在深宮,上無天子垂憐,下無父兄庇護,你讓她如何立足。”
“阿母!”秦明惱怒未消,口吻尚帶怒火:“阿母不能再慣縱德妃了!當年我便告誡祖父,萬萬不能逼迫聖上聯姻,德妃明知聖上當時處境艱難,一着不慎就有殺身之禍,爲一己私利,不顧大局,若非聖上仁義,寬宏不計前嫌,如今燕國公府已經禍難四伏!阿母難道還不明白,聖上厭鄙德妃,無非看在君臣之義,才一再寬容!阿母可知,皇后舍良藥救兒性命,那丹藥乃世間珍罕,一粒可延常人十年以上陽壽,當初兒子病危,皇后舍藥相救不曾絲毫猶豫,可是德妃,在此之前便欲將皇后置於死地!德妃倘若循規蹈矩,兒子擔保皇后不會加害,她這一生,貴爲四妃之一,縱然膝下無子,亦能錦衣玉食,雖說寂苦,但沒有人逼迫她,這是她當年固執己見並楚心積慮謀得!難道阿母爲了滿足德妃私慾,便寧願陪上闔罪性命?母親,是想讓秦氏一族擔當謀逆大罪,遭遇夷族之禍,尚且還要遭受千夫所指?!”
燕國夫人終於回過神來,長嘆一聲:“明兒說得對,我們,的確不能再慣縱霽兒了,我兒子、孫子,秦氏一門這麼多子侄,皆因忠義二字,戰死疆場而無悔無怨,肅宗、德宗,包括仁宗三代帝王,何曾如當今天子般給予我一門嘉詡勳功?我等婦人短見,不該涉及政務,霽兒她爲皇妃,已經是深沐皇恩,不能因她一人,讓這麼多子弟拼死建立功業,毀於一旦,霽兒祖父,風燭殘年,尚還鎮守邊疆,他這一生,坦坦蕩蕩無愧天地,若因霽兒揹負恥辱,他縱死難瞑目,我恐怕更是無顏以對先祖列宗,這件事,就交由明兒處理吧,他比我們這些女流之輩,看得更加長遠,也只有燕國公府克守臣子之義,聖上到底還會念顧情份,寬容霽兒。”
“可是霽兒,她還這麼年輕……”范陽夫人怎麼也忍不住眼淚,今日之前,她本不知道天子對女兒竟然如此冷落。
“我也看出來了。”燕國夫人再是一聲長嘆:“不怨別人,這都是霽兒自己造孽,她呀,心氣太高,所求非能及,當初也怪你我,一味縱容她爲所欲爲,這才釀成苦果。”
老夫人到底是經受過風霜磨礪,不少生死訣別,雖說心疼孫女,但並非懦弱昏聵,擺擺手讓長孫自去:“今日我壽辰,聖上特許恩惠家宴,雖橫生枝節,也該掩示過去,莫引惶惑,明兒還是招待你伯叔一輩去吧,至於你阿母,我來勸慰,你不要再擔心了。”
不提老夫人如何安慰兒媳,單說秦霽,回宮途中自是怒不可竭,徐女史不敢詢問,何掌事卻沒有那多顧忌,引着德妃抱怨出來經過,她正要憤憤不平煽風點火,徐女史連忙見縫插針:“秦將軍只圖自保,雖說可氣,但奴婢斗膽提醒,貴人眼下,孤立無援,也只能暫時隱忍……另有一件重要事,秦將軍只怕不會向陛下隱瞞貴人今日這番抱怨,要是被聖上得知貴人如此不甘……”
何掌事怒道:“這都怨你出此下策。”
“何爲上策?公然衝撞帝后便是上策?倘若觸怒天子,累及燕國公府,貴人又哪裡還有後路?”徐女史爲求活命,這時也不甘示弱。
她睨了一眼德妃陰沉的神色,把牙一咬,硬着頭皮說道:“唯今之計,貴人理當先一步向聖上坦言心中委屈,但千萬謹記,不能觸怒聖上,話要說得軟和,貴人,恕奴婢直言,便連皇后,在聖上面前也是輕聲細語,貴人切忌與聖上爭執,當以真情打動。”
“真情?聖上對貴人何曾有真情……”
“住口!”徐女史竟然喝斥何掌事:“聖上乃天子,乃一國之君、九五之尊,所謂天子一怒伏屍百萬,何阿監一味只知煽風點火,難道是想陷害貴人於絕境?!主辱僕死,何阿監區區奴婢螻蟻之命不值一提,但貴人何等尊榮,豈能爲你連累。”
何掌事萬萬想不到徐女史竟然膽敢如此狂妄,惡向膽邊生,甩手就是一個掌摑。
德妃竟然視若無睹。
徐女史心中泛冷,但爲了自保,不得不苦求:“貴人千萬三思。”
她連磕了好幾個響頭,秦霽才如大夢初醒,但並沒有安撫徐女史,更不曾責斥何掌事,她往後一靠,閉着眼睛:“你們不要吵,容我好生想想,今後究竟應當何去何從。”
還能何去何從?劍已如懸頭頂,持劍人是自己的兄長,把柄是自己遞了過去。
於是德妃回宮之後,徑直便跪在了紫宸殿前,顯然這回是打定主意,天子若不詔見,她就要在這裡跪到天荒地老了。
賀燁不怕潑婦,但他要在紫宸殿詔見外臣,他擔心的是會不利於燕國公府。
外臣如果看見德妃在殿門前“罰跪”,而他這天子顯然無意寬免,只怕宮外立即便有謠言滋生,以爲燕國公府行爲了多麼大逆不道之罪,出身秦氏一族的德妃跪求面聖也無法挽回,就算接下來天子並沒有降罪燕國公府,經有心之人宣揚,謠言不會就此不攻自滅,他們會相信天子迫於情勢暫時剋制,遲早會清算秦氏一門,雖說燕國公府當然不會毀於流言,可威望必然有損,若嚴重到了讓部下將士也因捕風捉影而心存憂懼的地步,這當然不利於接下來賀燁將要展開的軍事計劃。
謠言雖能止於智者,無奈世間多的是庸人。
將在外,君臣之間的信任便顯得越發重要,天子當然不會坐視可能滋生的嫌隙,被心懷不軌之人利用。
長安殿那位韋太后,可不會因爲江山社稷的大局便放棄私慾,否則當初也不會只爲清除內患,明知突厥等異族並無修好之意,而寧肯喪權辱國。
賀燁是不能任由德妃長跪殿前的,但對於這位再一次不顧大局的胡作非爲,他當然極度厭惡,此刻又正與陸離、賀湛等等商談幾件要務,雖不少都是心腹近臣,仍有幾個外臣,這當中就包括了謝饒平的黨羽之一,所以他只能不動聲色剋制怒火,暫時起身離開議事處,卻並沒有因故終止會議,交待江迂將德妃帶去內堂等候,又往左側的敝室換了一身衣裳,重新返回議事處。
過了將近一個時辰,會議終於結束,賀燁冷着臉往內堂走,途中忽然又改變主意,微一四顧,擇中了一處四面敞風的偏廳,擡腳便轉了方向:“把秦氏帶過來吧。”
“在這裡?”江迂疑惑道,連他都看出德妃目的,無非是想邀寵,如此軒敞之處又哪裡適合“發揮”呢?
“要不然還能在哪裡!”皇帝陛下瞪了一眼內監,已經徑直邁入偏廳,四平八穩往屏風前的榻椅上坐下,儼然是要審問人犯的架勢。
雖說左右還設着坐榻,看來德妃也只能在御坐前跪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