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皇帝陛下經過大證自己實力,終於打消了皇后隱隱的不安,累及之後酣然入夢,天不亮卻仍然要梳洗更衣趕往紫宸殿處辦政務。皇帝自來便沒有貪睡的陋習,雖說正處百無聊賴的養傷時期,卻仍早起,靜坐調息一番,只覺身心舒暢,奈何那些謹慎的醫官,一口咬定騎射擊鞠等劇烈活動也許會損傷龍體,十一娘一再嚴申,勸阻賀燁不要操之過急,爲免愛妻百忙之餘還要憂慮掛懷,賀燁只好暫時摒棄一貫習性,除牀第之間的“劇烈運動”不肯戒除,其餘倒也順從。
卻因習性使然,清閒下來未免無以自遣,懶懶詢問江迂:“從前皇后在蓬萊殿,清早時分,如何例常行事?”
江迂:……
他又不在皇后左右服侍,哪知中宮例常?連忙出去打問一圈,轉來稟報:“皇后尚未執政時,此時例常會往長安殿問安,但因太后並不樂意接見,無非也是走個過場而已,隨後便是召見淑妃與齊嬪,處辦後宮事務。”
賀燁自是不願應酬太后,聽那婦人喋喋不休地所謂教誨,有心爲皇后分擔一些後宮事務,一來因爲沒有頭緒,再者爲了樹立潔身自愛的品行,減免後宮女子又再心生妄念,認爲最好還是不要與嬪妃們過多接觸——柳六姐與齊昭儀雖說不比那些浮浪/女子,但後宮本乃是非之地,保不住三人成虎,又再滋生無謂麻煩。
見天子並沒有當真主持宮務的念頭,江迂這才鬆了口氣,實在因爲皇后主政堂堂天子卻操持內務一事,也太過荒唐,真要傳揚出去,豈不成了夫綱不振?
賀燁在蓬萊殿裡轉了一圈兒,終於找到一件“正事”,那便是投喂兩隻鸚鵡,逗着這對鳥夫妻阿諛奉承一番,突然想起他的“舊愛”追風、如電二豹以及盤青、無暇二虎,這都多長時間沒有親自投餵了?
皇帝陛下連連自責,正打算前往禁苑“玩物喪志”,但沒有成行。
因爲被他派遣前往執行賜死的使者,只完成了一半任務。
謝氏大約心如死灰,也自知罪責難逃,在三尺白綾以及一杯鴆酒中,選擇後者自我了斷,但德妃可就沒有這麼順利了,她不僅潑了鴆酒,剪了白綾,甚至把賜死的聖諭也劈手奪過撕成兩半,咬定乃皇后矯詔,耍潑放刁不肯從死,那使者不敢對嬪妃用強,只好膽顫心驚轉達德妃的妄言:“德妃稱既是聖諭,聖上理應親自宣令,方不敢違抗。”
對於嬪妃的處置,一直有別常人,往往不會押赴刑場當衆處死,很多時候甚至不會公之於衆,通常是以“暴斃”結案,可賀燁這回爲了震懾野心之流,才以天子之威張布罪行,只是因爲顧及德妃最後的顏面,才賜她自盡罷了。
雖心中大覺鬱煩,此時也不願遷怒新近上任這位掖庭丞,只因十一娘認爲,內官心地軟善勝於兇狠毒辣,可免掖庭宮奴不受苛虐,也益於內宮的平定。
自己一手造成的孽障,原本也不該假手他人,賀燁認爲德妃之所以如此跋扈狂妄,他難辭其咎,也的確應當由他收拾殘局。
便改道前往錦華殿。
又說德妃自從被十一娘軟禁寢宮,就與外界斷絕音訊,她根本不知賀燁經歷九死一生,甚至不知突厥已被徵滅,天子回京等等大事,雖失去自由,也料到韋太后這回再度敗北,但她仍然保持樂觀的心態,因爲她行事之前,並非沒有衡量利弊,她知道因爲家門的功勳,皇后必然不敢“毀謗”,公然將她處死,且又必須與太后對決,那麼就算獲勝,結果也只能是息事寧人。
此案已告終結,就算天子回京,只要她堅持是被太后瞞惑,誤解皇后的確是想陷謗於她,不得以才行自救,天子看在父祖雙雙爲國捐軀,且屍骨未寒的情由,亦當網開一面,不會徹察追究。
當然,這樣一來,德妃並不能改變被冷落疏遠的處境,但她難道毫無作爲,就能改變這一處境嗎?
奮力一搏,纔可能贏得轉機,縱然失敗,也不會有更壞的結果,這纔是德妃願意協助太后,趁御駕親征,甘爲刀匕,針對皇后致命一擊的根本原因。
她根本不作設想,天子會無情無義到了,根本不容她解釋,就下令賜死的地步。她堅信這一定是皇后的奸計,是皇后僞造聖諭,想摧毀她的希望,她一旦自絕,便會以“暴斃深宮”抑或“畏罪自盡”結案,她又怎甘心讓皇后得逞?
直到她親眼目睹天子冷沉着那張,彷彿十餘載來,一層不變的面孔,身後跟着江迂,再度託着三尺白綾以及一杯鴆酒,步伐沉沉逼入殿堂時,隱隱的晴天霹靂,才迅速炸響耳畔。
她不敢置信,瞪着被怒火與不甘燒紅的雙眼,但內心卻一片空洞。
再是如何愚狂,秦霽此時此刻也明白過來,所有的狡辯已經沒有意義,賜死確然是出自天子授意,這個男人,當真就是如此無情無義。
她是無辜還是罪鑿,她爲什麼會被逼到這步田地,這些對於賀燁而言,已經沒有意義了。
皇后要讓她死,天子便樂意成全,她的性命,在帝后眼中,無異草芥芻狗,根本沒有絲毫價值。
她很想質問——爲什麼厚此薄彼,爲什麼明明是我先不顧一切,無懼生死甘受姬妾之辱,扶持你成就志向,爲何你絲毫不念我的付出,我的情意,唯獨相信柳在湄?我和她,目的別無二致,爲什麼你對她如此死心踏地,全然不顧她也是爲了功利,偏偏苛求我不能企圖後位?!
京光柳的功勞,怎能與我秦氏一門相提並論?
但秦霽其實已經知道了答案,早在賀燁剛剛即位之時,便已對她坦誠布公,沒有理由,因爲無情,天子對她,一直無情,所以無視她的付出,卻放大她的圖謀。
這世間,當真不存公允!
她還不想認輸,就算已經徹底清醒,但面對迫在眉睫的死亡,與真正的一敗塗地,秦霽仍然不願絕望,她必須反抗,她必須爭取公道。
這一生,爲了得得獲高貴,她忍受着太多艱辛,憑什麼註定徒勞,憑什麼毫無回報!
她膝跪向前,再一次拼命隱忍,以她其實不恥的卑屈姿態,匍匐那雙可以踐踏所有人命的腳底,她拽着錦袍的下襬,哀切的眼淚滲入鴉青的色澤,這回天子沒有躲開,這讓秦霽又難免萌生微弱的希翼。
“聖上,猶記當年,曾予妾身諾言,此生決不辜負……”
“朕沒有忘記許諾。”賀燁的神色並沒有任何動搖,他甚至沒有注視披頭散髮的女子,匍匐在地的身影,他眉梢冷肅,目光陰寒:“朕記得十分清楚,確然當你面前稱諾,不負燕國公府,你之父祖,你之兄長,鏖戰疆場之功、誓死扶助之義,但朕也警告過你,你並不能代表秦氏滿門忠烈。”
說完這話,頎勁的手指才輕輕一撩袍裾,賀燁略微退後兩步:“朕也不會負諾,你之罪行,不會牽連燕國公府分毫,朕昨日與皇后商議,決定冊授秦無鬱,燕王之封,且燕王二位族中叔伯,因征戰有功,亦會得封郡公之爵。”
大周建國以來,除了韋太后當年被曾經的三大異族脅迫,還從未行封異姓王,但皇后執政,卻賜秦明如此殊榮,即是向天下臣民宣告,德妃雖因罪獲誅,出嫁女卻並不能牽連父族,秦氏一族的忠勇功勳,仍然堪爲表率,皇室不會薄待功臣,更加不會牽連無辜。
這樣一來,如秦明等等將士,便不會因爲後宮陰詭,因爲德妃的賜死,飽嘗世態炎涼,他們仍是君國信任有加的忠良,該當臣民推崇敬重,這也是十一娘不能勸阻賀燁網開一面時,唯一能做的事,但這不是單純的補償,更加不是負愧,如果秦氏一門三代,族中男兒,沒有數十載以來的戍邊衛國之功,沒有不計生死榮辱,馬革裹屍的忠烈,僅憑德妃之死,他們自然沒有資格獲此殊榮。
這是帝后聯手,向臣民公示,由他們執政的朝廷,今後賞罰分明,不偏不縱。
然而秦霽當然不會認同如此公允,當眼前最後一絲曙光熄滅,理智終於徹底崩潰,她喪心病狂般大笑着,緩緩撐起膝蓋,挺直腰身,泣血雙目,直盯着帝王沒有任何情緒的眼眸。
她不記得自己以前有沒有這麼放肆過,但時至如今,僞裝已經再無必要了。
“是啊,聖上從起初,就是抱持着玩弄,連這一句許諾,原來也如此富有機心,我這人,也真夠失敗,我非但得不到聖上絲毫真情,甚至連家人,我嫡親兄長,爲了燕王之位,竟也不顧我安危生死!你們好,你們當真強大,你們這些號稱英豪雄主,堂堂男兒,竟踩着一個弱女子之屍骨,榮華富貴名利雙收!你們就當真不怕,舉頭三尺有神明!”
賀燁又再退後一步,他不是因爲心虛,而是對面前至死仍然狂妄無知的女子,實在心懷厭惡:“秦霽,你到現在還未明白,你對家人,對父祖,毫無貢獻,你一直坐享其成,你何嘗體諒過你之父祖、兄長,以捨生忘死,庇護你慣養嬌生?你唯一可稱苦楚,無非便是受到些許鄙夷成見,不用朕再提醒你,你應當心知肚明,屢屢行惡,哪一件都足以誅連家門!可是你非但毫無悔過,竟然直到如今,還認爲秦氏一族,之所以有今天,不是你祖父,你父親、你伯叔兄長,拼殺捍衛之功,他們盡都成爲躲在你身後,貪享富貴之輩,朕實在詫異,你哪來如此狂妄?!”
“聖上,你難道當真問心無愧,膽敢反駁,當初若非我甘爲姬妾聯姻,你何至於如此信任我秦家!”
“你錯了。”賀燁冷然:“正是因爲故世秦公,要求聯姻,一度讓朕心生防範,若非你兄長無鬱,說不定這根骨刺,至今尚且如鯁在喉。”
“你說謊!你在說謊,是你無情無義 ,是你見異思遷!”
賀燁終於覺得疲倦了,因爲他實在無能點化一個瘋子:“多說無益,秦霽,你應當還記得朕,最後一次警告,讓你好自爲之,否則朕再不寬恕,可你,竟意欲謀害中宮及儲君,你將朕之警告當作耳旁風,朕也再不會容忍。”
示意江迂上前,再度獻上白綾與鴆酒,給予秦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