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劍仙派,只要達到外門的層次,那麼也就意味着這個弟子擁有參加晉升考覈的機會。也就是劍仙派兩年一度的內門弟子選拔賽!最後只能評出十位晉升爲內門弟子…。剩餘的只能下一屆繼續參加,然後看一下能不能爭取到榜首……。
但,絕大多數的外門弟子都是不能達到通過選拔的,所以,他門只有另外兩條出路:
第一條,是繼續的挖礦,只要能夠湊齊500塊【地】,那麼就可以從人事管理部(通過選拔賽的內門弟子參與)那裡兌換到晉升內門的資格!
如果沒能在十年內積累到足夠的500塊靈石晉升內門,那麼外門弟子還會被人事管理部給趕下山!
於是所謂的隱士高人,市中有大隱的說法開始傳出,其實那些高人大多數都是劍仙派落選的外門弟子而
當然,除了積累500塊【地髓】才能留在山上以外,還有另外一個!可以留在山上的方法,是什麼呢?通過跟內門弟子結成道侶,或者成爲對方的小弟,那麼就可以繼續留在山上。
而且,這一類外門弟子還能夠得到內門師兄師姐的資源關照。
而內門弟子是爭鬥非常激烈的,因爲每一個內門弟子都代表着一位結丹修士,而結丹修士能夠短時間凌空御物,隔空傷人,踏江而行,攀山如羊,所以, 【呂洞賓】在安排這個弟子階位的時候,還將自己掌握的各種武技,秘法拆分成幾百種……。
這也導致了每一個內門弟子想要實力大幅度提高,那就必須得繼續的去挖礦!
以一定數量的【地髓】來兌換各種武技…。
但,內門弟子總不能就這樣子重新下地吧?
所以,【呂洞賓】在深思熟慮後,是允許內門弟子招收小弟,跟結道侶!
目的,就是允許內門弟子快速通過小弟獲取足夠數量的【地髓】來他這邊兌換功法。這也能讓他的修煉速度加快,而弟子更加賣力的挖【地髓】!
所以,劍仙派的內門弟子不僅僅比的是自身實力,還比較各自小弟的數量,所以就出現了派別!剛晉升的外門弟子必須選擇站在哪一邊,否則直接都能被排擠出山,失去競爭內門的機會。所以,真的是有人就有江湖,哪怕是在這種很古老的商周時代之中也脫不了俗。
呂洞賓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但並沒有對他們進行呵斥。因爲,連這點都扛不住,那何談什麼修仙?如果心像玻璃一樣脆弱,那看什麼經文,得了什麼派的傳度也是沒有用的!
因爲,這種人根本難以在世界生存,更別說在更加殘酷的修仙界尋求機緣。
所以,呂洞賓的這個行爲算得上是幫助那些玻璃心的人,讓他們至少還能可以重新打磨一次自己的機會。否則,以玻璃心的狀態修仙,哪天在同門之中翻了點跟頭,豈不是就要上/吊/自/殺之類?
那這種還算什麼修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