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人算計,當刀來使,姬凌雲眉頭微挑道:“不瞞諸位越後。就曾想過我吳國將來的發展。我吳國周遍有五個國家,一爲楚國、一爲魯國、一爲蔡國、一爲國、一爲齊國。其中蔡國、國乃小國,不值一菜。魯國文化大國,但國力不強,經濟,人口都不豐,並且咬文嚼字的文士太多。打他們得利少,還有可能遭到他們萬千張嘴的唾罵,不值得。”

姬凌雲說這裡,堂下一陣轟笑。魯國國力不強,但文士遍地都是出口成髒,下筆如刀的傢伙,這點晉國感觸最深,衆人也均有耳聞。

姬凌雲繼續道:“唯一值得我軍出兵征伐的只有楚國、齊國。其中楚國沃野千里,人口兩百餘萬,乃商賈雲集之地,資源十分豐富,此刻論其國力與我國不相上下。而齊國一直保持着東方大國地位,富裕而又強大。他的政治、經濟、文化在天下諸侯中位列前三。尤其是鹽業,更是天下之冠。但近年來,內亂頻頻。三年前,齊王之死,使得齊國分裂爲兩派,相互攻伐,實力由弱於我國。兩方相較,自是伐齊得利最大。”

姬凌雲頓了一頓,見堂下諸位並無二意,才道:“因此,寡人早有取齊之念,只是我大吳正處於發展階段,不利出征,只在心中思量而已。如今,趙鞅爲了趙氏一脈,設下如此詭計。想要從我們口中奪食。着實可恨。”

姬凌雲將齊國喻爲口中之食,彷彿以將齊國視爲了囊中之物。伍子胥、孫武子、姜良、韓慶、管瑤等人個個覺得姬凌雲有些大言不慚,暗自悶笑,但也依稀感覺到姬凌雲地誌向遠非區區齊國那麼簡單。

伍子胥本就是孤傲之人,凡孤傲者,非絕世之才。便是傻瓜蠢蛋。伍子胥顯然屬於前者,姬凌雲此喻正合他脾胃,大笑道:“大王所言甚是,區區齊國不在話下。趙鞅攻齊也必將有諸多顧及,只要我等將戰局把握得當,趙鞅如此舉動,將爲我吳國作爲嫁妝。”

“子胥兄說的不錯!”孫武子、伍子胥彷彿就向一隊天生的搭檔,他們可以在瞬息間明白對方的意圖。並互補不足。孫武子淡然道:“趙鞅這死前一賭,可以爲趙氏帶來極大的利益,也可以將趙氏推向滅亡。齊國國力不強,可卻是經濟、人口、文化的大國,趙鞅這違背信義之策,絕對會引發齊人地憤慨,誅伐,這點對我國相當有利。”

姜良也在第一時間領悟到了他們的意思,笑道:“記得孔子曾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正則民無所措手足。趙鞅滅齊,必遭敵視。若我們在以盟友的身份進入齊國,則名正而言順。只要我們破了趙鞅。恰好齊國沒有了後代,我們大可以大大方方的接受齊國的一切。齊國百姓對我們也將不會有太多的仇視。”

姬凌雲見衆人的想法同他差不多,胸中雄心萬丈道:“諸位愛卿所言大妙。我們就給趙鞅來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充當我軍嫁衣。”

好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大王就是非同一般,韓慶心中大讚道:“趙鞅此人不可等閒視之。其之謹慎,世間少有。爲測萬全,大王可以勵精圖治不露任何準備開戰的措施。同時,大王可以先與齊國建立邦交。令齊國百姓對我們吳國友好,進一步減少吞噬齊國後,所受到地排斥。”

韓慶說到這裡面露古怪之色道:“最好的方法是同齊國聯姻,如此對我國最有利處。”

聯姻,姬凌雲精神一震笑道:“齊國有知名美女嗎?”

言外之意,可不就是不漂亮的絕對不娶嗎?

想哪去了,韓慶腦袋冒出一絲冷汗道:“並非王子想的那樣,由齊國同我們聯姻,而是我們同齊國聯姻。齊王姜萌的王后在不久前病逝,正好缺上一位王后。”

怎麼不早說,害我丟臉,姬凌雲白了他一眼尷尬道:“齊國王后也不能隨便找個女子,我國哪有匹配的?”

“這個不難”比方說伍相國的孫女,孫上將軍的孫女,只要有名望配得上齊王就可。”

這小子夠狡猾的,伍子胥雙眼一亮大笑:“這個包在老夫身上,不就是孫女嗎,老夫有的

多少有多少。老夫府上地那些歌姬個個都有不錯的個深明大意,心有牽掛的不難。”

夠賊,殿內諸位目瞪口呆,只有孫武子、韓慶面色不改,早有此念。

姬凌雲也醒悟過來,不禁大笑,又是改革,又是聯姻,如此大的動作。若非知情人氏,誰又料想的到自己已經將目標鎖定在了齊國呢。

姬凌雲道:“將姬子吳給我傳來。”

齊國臨。

姬子吳奉姬凌雲之命來臨結盟,說媒,一抵城中,來到齊王宮外求見。

此刻姜驁、田恆正愉快的交談着,絲毫沒有意識到暴風雨地來臨。

姜驁豪氣道:“如今姜萌、止已經是寡人手中魚肉,不出月餘,寡人就可一統齊國上下,再現我大齊雄風。”

田恆連忙道賀,心中卻是萬分不屑。若非他協助,姜驁那些許才幹哪能穩坐王位。

就在這時,外面報到:“報稟齊王,有吳國大夫姬子吳到此,欲見大王。在王宮外叩見。”

姜驁、田恆相繼一驚。

姜驁道:“這姬子吳來意如何?”

田恆搖頭道:“不知,但吳國正在搞什麼變法,應該不至於與我國爲難,不可怠慢,請他入內。”

姜驁是田恆刻意選出來的傀儡,是個沒有主見的人兒,一到關鍵時刻全靠田恆那主意,傳命道:“相請姬大夫!”

姬子吳上堂,見姜驁面有憂色,上前深深一禮:“齊王在上,外臣姬子吳拜見。”

姜驁看了田恆一眼開口問道:“大夫少禮,不知大夫今日到此,有何貴幹?”

姬子吳道:“大王,吳齊兩國本世代交好,但因范蠡狗賊挑唆,才使得兵戎相見。大王今以滅越,不想在起戰禍,願意同齊國結爲盟友。兩國友臨,互通貿易。爲顯誠意,恰有一門好親,故不避嫌隙,特來作媒。”

姜驁大喜,齊國內亂連連又無固定盟友。新銳吳國,正是理想對象。姬子吳此來正合他們意思,忙道:“不知哪家的千金?”

姬子吳答道:“我吳國伍相國有一孫女,年方二九,才貌雙全,欲許大王。”

姜驁大驚失色:“當真?”伍子胥是吳國的四朝元老,其孫女的地位絲毫不遜色與王親國戚。

姬子吳微笑點頭。

田恆暗道:“吳越偏遠,他們雖滅越,但實力未必強的過我國。那姬凌雲生性好戰,想必連年征戰已經讓吳國無力在戰。因此,以聯姻之法改善兩國邦交,我國在滅了姜萌、止後,也要休息恢復國力。結盟對我國大有利處。伍子胥天下之奇才,能同他結親較之吳國王親還要好上三分。”他連連示意姜驁同意。

姜驁鄭重其事道:“回去告訴你們大王,寡人應許了。從今日起,吳齊乃盟友之邦,脣齒相依,共通貿易,我們立據爲證,不得反悔。”

吳國王宮。

姬凌雲收到姬子吳的來信,昂首大笑道:“事情如此順利,看來那田恆除了一些陰謀詭計外,其他真地什麼也不懂。”

姜良在一旁嘆息道:“想那齊國數百年來都是威鎮四夷的強國,那知短短几年,竟衰敗至此,真是可悲。”

姬凌雲兩眼一白,齊國如此還不是歸功你那一計,他笑道:“太宰安心,弱肉強食是這個世道,永遠更改不了的定律。”

同時也對齊國的弱敗吹噓不已,齊國在八百年地春秋戰國裡,是強大最久的國家。從姜太公開始到齊滅其間齊國一直都是數一數二的強國。但在春秋末期,齊國卻是陷入名副其實的黑暗時代。先有夫差吞齊十萬甲兵,短短二十年中就連續換了四任君主,這四任君主其中就有三任是被屬下殺死,朝政亂做一團。

姬凌雲感慨後道:“齊國的闇弱給了趙鞅可趁之機,也給了我們發展壯大的機會。太宰齊國是你故鄉,在趙鞅未發動計劃以前,你儘可能的在齊國佈下眼線,不得有誤。”

姜良領命。

姬凌雲看着遠方心道:“趙鞅,這回看看究竟是你黃雀,還是我是。”

第42章 世道如此,爲之奈何第23章 兩步棋第35章 盡得兵權第22章 擒拿晉定公第2章 決戰定策第17章 神秘潛入者第25章 喪心病狂第9章 賭上一局第1章 回到姑蘇第2章 端木子貢第16章 五年時間第24章 卸磨殺驢第37章 勇者之後第11章 戰象(續)第30章 阿青第31章 凌雲變法第21章 端科與韓慶(下)第3章 唬敵妙計第47章 前後夾擊第4章 我要你用嘴餵我喝第37章 百兵之王第11章 小將求戰第28章 和氏之璧第32章 機關算盡的虞虎第4章 無路可退第1章 人和聖人第18章 連取四城第17章 活周公——姬凌雲第21章 周天子歸天第3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7章 華武尚在,方城不落第10章 蓋世英豪第18章 兵發方城第30章 舊愛難忘第20章 晉國隱患第4章 水賊卻躍第22章 雲夢山第31章 凌雲變法第17章 醫館驚變第37章 斬殺賊首第20章 神秘老朋友第20章 範郎妙計安天下,送了美人又贈將第22章 戰前會議第15章 兵學境界——置身事外第3章 夫差的信心第33章 六千VS十萬第43章 誓死一戰第20章 端科與韓慶(上)第45章 擒賊第31章 凌雲變法第26章 暗結匈奴第21章 最強的敵人趙毋恤、姬斯第19章 立寨而守第29章 出計泡妞第2章 氣候惡劣第2章 矩子墨翟第42章 西施的心聲第39章 請君入甕第5章 厚禮第7章 擔心、牽掛第35章 交易第24章 旗開得勝第36章 苦戰得勝第6章 小人讒言第13章 立志學劍第7章 冶煉生鐵第3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5章 巨漢與老鼠第11章 飛馬牧場第30章 生擒葉公第23章 被迫一戰第22章 趙鞅的打算第31章 戰意滔天第3章 唬敵妙計第21章 天意第27章 壽誕前的屁聲第5章 綠衫少女第14章 暗中偷襲第1章 入主齊國第56章 威鎮天下第2章 端木子貢第1章 一門雙王第3章 你的胸軟軟的第24章 下山歷練第1章 入主齊國第40章 百越衆族第15章 廩延會盟第36章 威逼利誘第10章 利用時機第36章 手刃霸主第27章 神秘的信函第18章 演戲佈局第35章 因仇恨而狂的少主第29章 出計泡妞第14章 暗地挑唆 坐收漁利(上)第15章 可愛的周天子第10章 蓋世英豪第3章 敲詐放血第3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0章 生擒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