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水上情報網

是大周知名的商業大都會,對於以商爲主,以農爲說,臨就是他們的根。

在臨收得的商業稅可以養活一個國家。

若言世上最強大的國家是哪一個,這個不好說,風水輪流轉,各憑本事。但要說這天下最富庶的國家是哪個,毫無疑問就是齊國。

齊國水陸便利,齊境內的富商更是多如牛毛,其中以臨爲最。

自管仲以商立國以來,這臨都由國君親自掌控,不容他人染指。可見其之重要,以關乎到了齊國的存亡。

吳國地處偏遠,註定無法向臨一般以商爲主。是以,這臨將會成爲吳國的經濟命脈,商業的中心,其之重要也是不言而喻。

西門豹聽了姬凌雲的任命只覺得周身一震,心底充滿了激動,冷靜道:“大王,臣下一無名望,二無功勳,擔任這至關重要的臨宰,恐怕有諸多不便。”

姬凌雲慎重的沉聲道:“正是因爲臨對吳國將來的經濟發展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纔不能等閒視之,更不能以以賢、以名、以德來衡量這臨的價值。農業是社會安定的根本,而商業卻是讓國家富強的因素,二者卻一不可。要想讓我吳國發展成爲天下第一大國,必須農商並重。正好如今吳越富饒主農,而齊地富庶主商。吳國將來也得依靠這兩地的發展。因此……”

姬凌雲深深的看了西門豹一眼,道:“這擔任臨宰地人選首先要有才。有能力將臨合理而有效的治理,將臨存在的潛力給挖掘出來。其次纔是有德,臨太富,若無德只怕大部分的財富都會進入私人的褲帶子裡。至於名氣,這東西完全可以後天培養,只要你乾的出色,名氣自會上升。”

姬凌雲走下了高堂來到西門豹的面前道:“恰好,這兩點你都不缺。論才幹你不遜色於總理我吳國政務的管。論德行。你在洛邑地表現也足以證明你不是一個小人。寡人不需要那麼多借口。理由。寡人只問你一句話:你可有自信將臨地所有潛力挖掘起來,可有能力治理這屬於我吳國地第一大都會。”

西門豹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斬釘截鐵的說道:“能!”

“好!”姬凌雲大喜道:“寡人等的就是你這句話,任命不變,這臨宰一職,非你不可。”

西門豹感激道:“屬下必當竭盡全力,爲大王治理好臨。”

姬凌雲滿意的點着頭。

西門豹沒有辜負姬凌雲的期望。直從得到任命的那一刻後。他幾乎不眠不休,花了十天考察臨地勢。回到府邸後,又連夜刻出十卷治理臨地大致方針。於第二天一早獻給了姬凌雲。

姬凌雲與伍子胥、姜良一同觀閱。

這西門豹治理臨的方針,分爲三大項目,數十條小方針。

三大項目分別是:治理鹽業,開發河運,治理黃河水患。其餘小方針包括了開辦夜市,加大即墨老酒的生產量。限量販賣等等。

姬凌雲看完也不禁爲之動容。暗道:“自己這回真的撿到寶了。”

這西門豹的才幹由要在他的意料之外。

十卷手札,上千字跡,只能以字字珠璣來形容。尤其是三大項目。更是絕妙的治理方案。治理鹽業不用說,鹽業千百年來一直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它本小利大,且人人還離不開它。齊地是大周最大地產鹽地,所產食販賣各地。近年來,齊國內亂平凡。各大世家胡亂產鹽謀取暴利,導致了齊國鹽業地虧損。而西門豹的至鹽方針正好彌補了這個方面的不足,大大地提高了鹽的利潤。

有一句古話,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阻止科技發展,文化交流,物品買賣的最大障礙。在古代更是如此。這時沒有火車也沒有飛機,有的只是牛和馬。要運上個上千斤的貨物需要數十輛大車,途中還有可能遭到打劫,需要大批的護衛護航。這等大手筆世人誰拿的出來?但河運卻不一樣,幾艘大船就可運送上千斤的貨物,而且安全,不需要很多的人力。如此,不但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還增加的文化的交流。

治理黃河水患,更不用

毀天滅地。

治理水患正是西門豹的長處,條條框框,或堵或疏,無不一應周全。其中最令姬凌雲看中的是其中的註釋。

在註釋中,西門豹說:“水患之尤,不在於虛幻之鬼怪,而是在於人爲。最好的防範方法是多種樹木與黃河四周。”

這保護植被可是數前年後的東西,西門豹能看透這點,實屬不易。

姬凌雲問道:“西門先生,這注釋中的學問高明的很,你是從何處得知的?”

西門豹一愣,那註釋只是他的一個想法,並未求證,慚愧道:“這個……卻是屬下胡言,並沒有依據。但屬下研究過此道,確實發現草木豐茂的地方不易發生崩塌,而荒蕪之地往往是最先塌陷之處。”

姬凌雲動容的想到,古人或許沒有後世的科技那麼發達,但他們這種多看多想多研究的做法確值得讚歎。

姬凌雲道:“這點寡人許了,其實這道理非常之簡單。好比搭建房屋,要想房屋結實,必先選好根基。根死死的抓着地面,深入地底。一兩棵不值得一提,但千棵萬棵,甚至十萬,百萬,它們所有的力量聚集起來,足以對抗洪水的衝擊。”

西門豹爲之一怔,這對二十一世紀的人來說,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對那時代的人來說,卻是難得一聞的稀罕事情。

西門豹雙目亮了起來,咀嚼他的話意,露出深思的神色,不自覺地點着頭。最後歎服道:“大王,智謀鬼神難測,西門豹佩服之極。”

姬凌雲暗叫慚愧,若不是自己多上兩千年的知識,只怕自己在這些奇才當中連屁也不是一個。

伍子胥本來對姬凌雲如此看中一個新人,還有些微詞,覺得他有些過於草率,將臨這吳國將來的經濟命脈交給一個生人打理。但看完這上千字跡後亦動容道:“這西門豹當真是一個少見的人才,這臨宰之位當真非他莫數。調教個十幾年,興許還是爲相之才,這臨確實可以託付於他。”

讚歎之餘,對姬凌雲的用人,識人之術更加的佩服。高興的暗道:“吳國有了大王真是歷代先王積累下來的恩德。”

一代名將,四朝之臣,對吳國的將來充滿了嚮往。

姬凌雲看着開發河運這一條道:“這開發河運是一條很好的政策,寡人覺得這裡面有着豐厚的利潤,我們應該將這利潤控制在自己的手上。”

姜良搖頭道:“這樣不妥,若是我國掌控這河運,各國諸侯怕我們以此來危害他們,不會配合我們行動。”

姬凌雲沉聲道:“我意正是如此,寡人不但要建造陸地上的情報網,還要在長江、黃河,以及所在流域的各個地區建設一道嚴密的水上情報網,幫助我國獲取更多的情報。”

伍子胥震驚道:“不錯,大王這種想法膽大,前無古人。同時,老夫也覺得非常之有效,最瞭解各國行情的,這商人做不二人選。尤其是行腳商人,他們見多識廣,對於各國的動向最知道不過了。這河運一起,行腳商人必將蜂擁而至。那時之地。”

西門豹想不到自己治理臨的方案竟能用在這軍政之上,細細一想,提議道:“不如這樣,我們暗中扶持一可靠之人。給他資金,贈送他運輸大船,支住他起家。表面上他是一大商,但背地裡卻是我國內應。等到對方發達之時,所得之利潤,我們可以同他五五分賬。”

姬凌雲一拍大腿道:“這主意甚妙!如此一來,既不會遭受各國阻礙,也可不受人懷疑的收集情報。”

伍子胥笑道:“此事關係我吳國之將來,必須儘快處理。但也不可草率行事,尤其是這人選問題,必須慎重。”

姜良沉吟片刻道:“我有一人選……不知是否可行。”

第40章 百越衆族第12章 尊王攘夷第10章 天賜良機第22章 動亂爆發第1章 人和聖人第12章 姑蘇城的弱點第28章 血戰突圍第29章 出計泡妞第11章 造勢之策第29章 天子之劍第25章 喪心病狂第11章 女武癡阿青第36章 甕城血戰第37章 痛打落水狗第36章 威逼利誘第29章 嘴利如槍第1章 大軍出征第39章 請君入甕第20章 爭鬥第20章 強攻方城第9章 書房夜話第28章 和氏之璧第37章 勇者之後第26章 血戰第9章 姬氏同宗——上任衛君第13章 立志學劍第29章 聲東擊西第11章 不能小瞧女人第15章 設伏第19章 來至於晉國的挑釁第8章 接着忽悠第4章 暗謀第16章 刀劈絕色麗人第44章 輝煌的戰果第11章 院內嬉戲第22章 擒拿晉定公第26章 韓慶隻身入晉第10章 戰象第3章 水上情報網第27章 目的一致第26章 失利?第9章 “政”、“ 武”第37章 求才若渴第2章 繞樑第9章 書房夜話第44章 驚悉毒計第6章 身份敗露第6章 朝堂爭風第41章 僞沁芳亭第30章 風水論流轉第9章 逼戰第6章 伯樂之後第9章 被算計了第18章 密道監視第6章 決勝大海第6章 身份敗露第18章 連取四城第3章 敲詐放血第14章 時運不佳的吳起第8章 激戰南寨門第25章 終敗趙鞅第28章 計中有計第33章 匈奴退兵第10章 各懷心思第3章 物質齊備第32章 緊急軍情第9章 六日破敵第19章 來至於晉國的挑釁第20章 計策成矣第4章 沈門五子第4章 沈門五子第25章 荒唐的一夜第19章 項鷹的成長第17章 任清璇妥協第3章 犒賞第13章 玲瓏公主第11章 飛馬牧場第40章 鴟夷子皮第36章 苦戰得勝第34章 貴人相助第35章 巨漢與老鼠第3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2章 玲瓏公主的身世第28章 計中有計第18章 巧救二美第8章 鄭旦歸來第4章 無路可退第7章 姬凌雲吐血墮馬第8章 一炮雙響第24章 旗開得勝第19章 大膽示愛第25章 身世疑雲第3章 平民聖人第29章 破營第23章 好事成雙第15章 范蠡之死第8章 一炮雙響第43章 兵聖施教第37章 痛打落水狗第10章 扶持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