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征服

一秒記住,

二十萬大軍整裝待發,等待的只是姬凌雲的一個命令。如此大的聲勢想要瞞過天下之人顯然不太符合實際,尤其是那些想把吳國除之而後快的對頭。

但這個時候的吳國以非伐楚時候的那個吳國了。攻下了楚地,吳國更添加了十萬生力軍。除去用來伐秦的二十萬以外,國內尚有二十萬大軍,足以應付一切對手。

郢都城外,浩蕩軍威。二十萬大軍聚集此處,人潮涌動,但卻可細針落地,足見軍紀之嚴,世所罕見。

姬凌雲一行人由過道經過走向校臺,在他身旁的是由蜀國趕來求援的雲飛揚。此刻,他正在左看右望,看着號稱天下第一強兵的吳軍是否名副其實。

一路走來看來,雲飛揚的面色有些發白,顯是爲眼前大軍的陣容給震撼住了,張了張口卻不知說些什麼,怎麼形容。最後長嘆了口氣,道:“難怪吳國能夠戰無不勝,有如此大軍誓死效命,想敗都難。”

姬凌雲聞言笑了笑沒有說話,這些由孫武子一手鑄基的軍隊。在軍紀上遠遠勝於他國,尤其是在吳國軍中所涌現的明星效應,個人崇拜,都是讓吳軍強盛的秘訣之一。

一個人要有目標動力纔可能進步,軍隊也是一樣。

姬凌雲上得校臺,看着一看瞧不到邊的軍隊,拔出佩劍高聲大呼道:“你們是什麼?”

“軍人!”將士們齊聲大喊。在別的國家士卒就是士卒,微不足道。而在吳國士卒在投軍的那一刻就成爲軍人。然後接受思想洗腦,培養他們屬於軍人地榮譽。告訴他們屬於軍人的責任。

姬凌雲在道:“軍人的責任是什麼?”

將士們先是一愣,隨即喊道:“保家爲國。”

“放屁!”姬凌雲聽了竟是火冒三丈,“誰告訴你們的?”

校場下鴉雀無聲,將士們個個都茫然無措。

姬凌雲揮着劍道:“現在我告訴你們,軍人的第一責任是——征服

。用你們手中的兵器去征服,利用你們地武勇去征服一切。讓太陽照射到的地方成爲我們地土地。讓有河流的地方都有我們族人的蹤影。林雷以征服來建立你們的無上功勳,讓所有敵人都在你們地面前顫抖。”姬凌雲面色有些瘋狂。手臂揮個不停,高聲道:“現在,告訴寡人——軍人地責任是什麼?”

姬凌雲的話,很快就原封不動的傳到了二十萬士卒的耳中。二十萬士卒都是意氣奮揚。突然不約而同的叫道:“征服…征服…征服”

戰鼓聲隨着將士們的呼喊而震天做響。戰馬聽到主人呼喊,跟着嘶鳴起來。剎時間方圓百里上聲震天地,似乎正經歷着一場大戰。

“征服”二字,在長空迴盪,久久不歇。

這一刻,姬凌雲首次表露出了自己意圖征服天下的宣言。

一干大將隱約中以知道姬凌雲的心思,個個都覺得熱血沸騰。

雲飛揚更是目瞪口呆,類似與姬凌雲這般人物,千百年來還是第一個。看着一干大將那神情,不知不覺也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暗道:“在這種英雄麾下效命,並不是件壞事情。”

任清璇放下高傲,低聲下氣地向自己求援。可見情況以到了千鈞一髮的地步。不容多想。姬凌雲當即調兵譴將。依照公孫聖在地圖上所繪的行軍之法,兵分三路進軍秦國。一路由姬凌雲親自率領。項鷹、冷蝶、瑞科、施猛、雅英、諸奎等將領輔佐,出兵十萬,過南陽攻打武關;一路由上將軍展如率領,熊宜僚、段皓、頤無亥輔佐,雲飛揚一旁協助,起兵七萬,由庸地直取漢中南鄭。最後一路溯長江而上,沿永安,巴郡河道,直抵西蜀內部,帶上糧草支援任清璇。

卻說,姬凌雲一路出了南陽,直達武關關城。

武關關城,建立在峽谷間一塊高的平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臨浩浩地武關河。周圍崇山峻嶺,路途險阻。關西地勢較爲平坦,唯出關東行,沿山腰盤曲而過,崖高谷深,狹窄難行,武關易守難攻,爲兵家必爭之地。

由於武關歷代兵事頻冗,也有三秦要塞之稱。

沉寂地夜空下,一輪皓月緩緩升上了天空,姬凌雲等人在武關城下十里外安下了營寨

這夜,姬凌雲帶上了專韋、豫讓、韓慶三人策馬來到了武關城下,遙望關城城樓上他媽的林立,人影來回走動。初步計算一下,平均一刻鐘就有一個來回,可見防守之嚴,幾乎水泄不通。

黑黝黝的武關城更是如同蹲伏着地巨獸一般,屹立在這山嶺之間。

韓慶看着武關城,眉頭漸漸皺了起來,嘆道:“這武關之險,名不虛傳;這關尹之能也名不虛傳。”

關尹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並且精通韜略。本是函谷關守將。傳言在四十年前,一日夜晚。關尹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裡,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裡,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

關尹早聞老子李耳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將來?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關尹引老子至官舍,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爲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爲己任也。今汝將隱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汝之聖智著爲書?關尹雖淺陋,願代先生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老聃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爲鑑,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下篇起首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爲《德經》,合稱《道德經》。《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關尹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飢似渴。

傳言雖有些誇大,但關尹得到老子青睞,傳授《道德經》確實不假。能得到老子的看中,決計不是等閒之輩。

因武關緊挨吳國疆土。爲保邊境安全,在姬凌雲攻下楚國後不久,贏利就將關尹調至武關,以防吳軍來犯。

韓慶道:“當年屬下還在晉國時,就有聞關尹將八卦陣的排位修築防禦工事,令強晉兵不過函谷。即便是趙鞅也在關尹做鎮守的函谷關下望關而嘆。此刻,武關的個個防禦工事同樣以卦陣的陣勢排位,不可小覷

。”

姬凌雲也贊同的點了點頭,以馬鞭指着武關城樓,緩緩的說道:“此關隘如此高峻,只要對方固守此關隘,我軍如果強攻,只是徒喪精兵而已。”

說着,他臉上隱隱露出笑意,暗道:“不師兄究竟有何辦法讓我軍從關尹手中奪得此城。”

天明時分,在武關西端,一支人數高達上千人的隊伍緩緩向武關行去。爲首一人方臉、厚脣、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顯得格外有魅力。

只見他光着腳丫子,腳上佈滿了厚厚的老繭。走在滿是石子、荊棘的山路,卻絲毫不覺得疼痛,左右共七人緊跟其後,竟是墨翟一干墨者。

墨翟來到武關城下,求見守將關尹。

片刻,關尹來到城頭。

這關尹五十餘歲,但精通道家養生之道,面色紅潤,不見老態。

關尹在城上高喊:“墨賢士來我武關所謂何事?”

墨翟抱拳高呼:“鄙人墨翟受秦君贏利之囑託,前來住大人守城,一同抵禦吳國侵略。”關尹眉頭微皺道:“賢士可有憑證?”

墨翟從懷中掏出一物,卻是一卷書簡,高聲道:“鄙人剛由秦都雍城面見秦君而來,手中有秦君親筆任命書信和印鑑,可供大人一閱。”

武關城上丟下了一個竹籃,關尹道:“將書簡放於籃上。”

墨翟從之,關尹取得書簡上面卻有贏利的印鑑,點名由墨翟率墨者助他守城。

關尹大喜過望,立刻下令開門,並且親自迎接。

兩人敘舊。

墨翟道:“後方有我墨者建造的守城器械,威力奇大,可助大人對付吳國虎狼。”

關尹笑道:“久聞墨者精於器械,此番在下可要親自探了究竟。”說着,一邊請墨翟入城,一邊讓人協助墨者搬運攻城器械。

第9章 姬氏同宗——上任衛君第10章 柏舉之戰第16章 刀劈絕色麗人第13章 玲瓏公主第7章 晉國五敗論第24章 晉國的命運第15章 劍法兵法第14章 無硝煙發戰爭第40章 鴟夷子皮第24章 跟西施、鄭旦、姜柔玩4P?第16章 五年時間第39章 刺殺齊王第9章 吳王夫差第30章 生擒葉公第20章 晉國隱患第34章 哀兵必勝第20章 範郎妙計安天下,送了美人又贈將第37章 嘲諷第2章 端木子貢第39章 刺殺齊王第13章 意在方城第39章 意在會稽第7章 試探第29章 破營第9章 包辦婚姻第6章 朝堂爭風第5章 馴服寶馬第5章 奇兵和弱點第18章 決定出兵第36章 鄭旦發威第31章 戰意滔天第39章 請君入甕第40章 長街激戰第52章 最後一戰第18章 連取四城第6章 小人讒言第23章 效仿先人第6章 越女阿青第9章 被算計了第10章 柏舉之戰第45章 扭轉局勢的妙計第8章 一炮雙響第22章 象兵大破連環九寨第4章 至尊劍道第36章 龍爭虎鬥第31章 凌雲變法第43章 剛果決絕的西施第11章 途經鄭地第23章 蠶食小國,擴充實力第26章 論道墨學第15章 范蠡之死第41章 戰機咋現第8章 激戰南寨門第32章 機關算盡的虞虎第24章 跟西施、鄭旦、姜柔玩4P?第14章 小兵神吳起第3章 平民聖人第21章 致命弱點第14章 四面越歌,敗范蠡第20章 爭鬥第18章 演戲佈局第34章 貴人相助第14章 心細如髮第44章 輝煌的戰果第5章 計滅追兵第19章 項鷹的成長第25章 我有一計,可破南鄭第26章 力排衆議第29章 欺負“弱女子”第29章 生死一線第26章 最後一手第29章 不屈的鬥志第10章 戰象第54章 勝負一線第26章 挑釁、鬥寶第25章 兵聖出山第37章 下馬之威第17章 湛盧之劍第14章 小寶兒第2章 萬世師表第40章 校場立威第8章 誘敵深入第20章 神秘老朋友第47章 送上門的大禮第22章 象兵大破連環九寨第4章 落魄的猗頓第43章 向臨淄進軍第20章 範郎妙計安天下,送了美人又贈將第23章 被迫一戰第35章 因仇恨而狂的少主第3章 平民聖人第11章 飛馬牧場第30章 壽誕驚變第5章 奇兵和弱點第3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3章 被迫一戰第1章 贈君兵法第7章 忽悠阿青第26章 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