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論道墨學

姬凌雲沉默了會兒在道:“打個比方,墨兄應該知道豬吧?在很久以前,豬是一種兇狠而強大的動物。它那尖尖的獠牙,飛般的速度,強橫的衝撞力,讓捉拿他的人大吃苦頭。但自從他們被人抓住,關在一起均分一切東西后,它們就成了如今這副模樣,任人宰割。還有,我曾經騎過老虎。一隻長達一丈,吼聲可震天動地的的老虎。至於它爲什麼不咬我,很簡單,它不敢。它被人馴養起來,不愁吃,不愁穿,那一身野性早已消失。人和這些動物一樣,不,應該說比動物還懶。一但動物失去了自然賦予的考驗,它將散失一切。同樣,人類失去了目標,失去了理念,他將不在前進。我認爲惟有競爭纔有進步,這是恆古不變的定律。要想不被他人踩到腳下,就因該努力將他人踩到腳下。”

墨翟聽得渾身一震,深思起來。

姬凌雲續道:“相對與‘兼愛非攻’,其實我更加欣賞‘天志明鬼’、‘尚同尚賢’、‘節用節葬’。”

天志明鬼是宣揚天志鬼神乃墨子思想的一大特點。墨翟認爲天之有志——兼愛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天之愛民之厚”。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墨翟不僅堅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認爲它們對於人間君主或貴族會賞善罰暴。

“我並不信鬼神,但‘天志明鬼’中天賦人權與制約君主的思想,這非常的可取。絕對的權力將導致絕對的腐敗,君王必須有人限制。不然,一但君主無才,這個國家必然危險。”

說道這裡,姬凌雲想起了中華歷史上兩個輝煌的朝代漢朝跟唐朝。

漢朝行政靠丞相,皇帝受到丞相的牽制。而唐朝重視主權,一切權力皆在皇帝之手。

正是因爲漢朝皇帝受到牽制,因此,四百年來漢朝皇帝大多都是平庸之輩,但這些平庸之輩卻可以治理好一個國家。

而唐朝卻是大起大落,李世民擔任皇帝之時,號稱“天可汗”,四夷臣服。但李世民死後,唐朝就直線下落。直到武則天稱帝,唐朝再次輝煌。而武則天死後,唐朝就以走向了沒落。

畢竟有李世民、武則天這類雄才的君主實在罕見,權力在他們手上,他們可以作到不放錯,出色的完成任何決策。

但其他人卻作不到,一但皇帝出現了錯誤,那將直接損失到國家的利益。由於,主權再手,皇帝出錯,臣下根本無力拒絕。

而漢朝皇帝一但出錯,丞相有封駁詔書,表示對皇帝命令持保留態度的權力。

這點跟後世的企業法官很象,企業的董事長受董事會的牽制,而法官在法*也受到陪審團的約束。

‘尚同尚賢’是墨子學說的精華,尚同是要求百姓與天子皆上同於天志,上下一心,實行義政。尚賢則包括選舉賢者爲官吏,選舉賢者爲天子國君。墨翟認爲,國君必須選舉國中賢者,而百姓理應在公共行政上對國君有所服從。墨翟要求上面瞭解下情,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賞善罰暴。並要求君上能尚賢使能,即任用賢者而廢抑不肖者。墨翟把尚賢看得很重,以爲是政事之本。他特別反對君主用骨肉之親,對於賢者則不拘出身,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主張。

姬凌雲道:“尚同,我不予否認,這個在現在不符合實際,但在數千年以後,一定可以成爲現實。尚賢中的‘官無常貴,民無終賤’這一主張,在下感同身受。他日,我若爲王,定以此爲基礎,不拘一格的選擇能人。”

“而節用節葬這點很好,我也反對奢侈浪費,尤其反對孔子那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身老病死,乃自然之道。既以身死,那黃白之物,何必浪費。與其長埋地下,不如存於國庫,關鍵時候或許能夠派上用場。”

姬凌雲在墨翟身旁許久,墨翟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這十項主張,姬凌雲早已瞭然與胸,並且常常鑽研分析,學到的東西當真是不少。

墨翟過了許久纔開口道:“想不到你竟然能將我的學說看的如此通透,令鄙人汗顏。”

:姬凌雲面色緋紅,他可知道自己的斤兩,跟墨翟、孔子這類大宗師比起來,相差不知多少。之所以,他能夠分析的如此透徹。全因比這些人多了兩千五百年的見識而已,只要將學說對應歷史的進展來分析。孰是孰非,一望可知。

正是因爲知道歷史,所以姬凌雲可以斷言,無論是什麼學說都無法撫平這個亂世,除非天下一統。

:姬凌雲堅定的說道:“如今諸侯混戰不休,相互攻伐。單憑學問不足以撫平亂世,想要撫平亂世,真正實現天下太平。惟有一法,那就是消除國家諸侯的限制,令萬民歸一,建立一個新的制度。墨兄不聞,武王姬發平定天下之始,刑罰幾十年不用,百姓和諧安定?”

墨翟神情嚴肅,姬凌雲今日這一番言論在他心中起了滔天巨浪。墨翟忍不住暗想:“難道自己真的錯了?”

搖了搖頭,墨翟的神色再度恢復了平靜,多年的意念目標又豈是瞬間就想通的。

墨翟道:“無可否認,無名兄今日之言,讓鄙人感受良多。但鄙人決心依舊未改,不過鄙人決定帶領門下四處歷練,看看這天下是否如無名兄說的一般。”

第43章 好事喜成第29章 天子之劍第37章 嘲諷第20章 神秘老朋友第45章 擒賊第14章 小兵神吳起第24章 石破天驚的消息第29章 嘴利如槍第25章 夫差之難(下)第15章 包圍方城第17章 記仇第2章 北固重逢第6章 一個條件第19章 來至於晉國的挑釁第35章 盡得兵權第35章 繪製海第33章 藤甲兵即將誕生第24章 吳起的自白第36章 苦戰得勝第31章 舊疾第43章 誓死一戰第46章 險棋一招第20章 範郎妙計安天下,送了美人又贈將第25章 兵聖出山第4章 至尊劍道第8章 姬子吳歸來第46章 援兵抵達第2章 萬世師表第四十八章第40章 “拖”字決,成英雄之妙法第29章 天子之劍第15章 伍子胥的期望第4章 我要你用嘴餵我喝第20章 範郎妙計安天下,送了美人又贈將第45章 扭轉局勢的妙計第17章 華武尚在,方城不落第23章 兩步棋第33章 藤甲兵即將誕生第21章 最強的敵人趙毋恤、姬斯第21章 樹上開花第41章 僞沁芳亭第21章 長街激戰第16章 水土不服第45章 巧舌戰葉公第22章 趙鞅的打算第33章 成爲屠刀第4章 我要你用嘴餵我喝第32章 終定秦國第5章 反奇襲中的奇襲第20章 範郎妙計安天下,送了美人又贈將第33章 匈奴退兵第14章 共同對晉第17章 風、林、火、山、烏雲、驚雷第10章 蓋世英豪第27章 離別第14章 徵齊第2章 北固重逢第20章 神秘老朋友第22章 象兵大破連環九寨第28章 極端奢侈——義渠王第7章 忽悠阿青第33章 藤甲兵即將誕生第10章 摸錯人了第24章 卸磨殺驢第37章 嘲諷第17章 醫館驚變第30章 阿青第7章 冶煉生鐵第25章 兵聖出山第39章 請君入甕第15章 伍子胥的期望第8章 暗潮涌動第36章 威逼利誘第6章 婦人愚昧第25章 渡河激戰第17章 街頭遇刺第35章 鑿穿戰術第19章 立寨而守第30章 生擒葉公第9章 逼戰第33章 匈奴退兵第5章 暗夜盜馬第39章 請君入甕第29章 欺負“弱女子”第20章 晉國隱患第37章 勇者之後第22章 象兵大破連環九寨第28章 血戰突圍第30章 阿青第2章 萬世師表第11章 女武癡阿青第15章 鬥獸棋第25章 終敗趙鞅第10章 火攻破敵第1章 入主齊國第20章 爭鬥第41章 我娶你娘,好不好第9章 阿青,有資格娶她嗎?第10章 戰場,女人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