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

bookmark

這個世界上絕對有熱愛國家熱愛民族並且願意爲之獻身的士紳。

統治階層內的人也有擁有崇高理想和抱負並且矢志不渝的。

統治者並非都是冷血無情的政治生物。

只能說絕大多數都是這樣,並非全部,而且冷血無情是一個政治生物的優秀品質,不冷血無情的纔是異類。

柳成龍就屬於這微不足道的小小的一小撮裡面的一員。

他是大士紳階層,統治階級的高層,而相對於另外一個統治階級的高級人物權慄,他無疑是高尚的。

但是他的高尚是個人品德的修養和個人行爲,與整個階層無關。

李氏朝鮮從開國以來就被士族深刻的影響着,開國朝鮮王李成桂推翻高麗建立朝鮮,大多是仰仗士紳豪強的幫助,如同劉秀開創東漢,他的成功離不開士紳的幫助,所以打從李氏朝鮮一開始,朝鮮王就不是乾綱獨斷的那一個,王的權力受到極大限制。

這和大明士紳用百年時間成功上位的方式不同,他們從一開始就是國家的主人。

土地,資源,人口,基本上都被兩班大臣爲首的士族掌握,重文輕武比大明還要可怕,幾乎達到了北宋的程度。

朝鮮是個典型的豪強地主國家,甚至可以稱爲某些人幻想中的“君主立憲”式的國家,也就是君主沒什麼太大的權力,大臣掌握大量的權力,甚至可以反駁君主的決策。

和之前的大明一樣,中央是中央,地方是地方,這些士紳掌握了地方的土地,人口和資源,從古至今的政治變動都是王朝變更,地方不動,很少有改天換地式的大變動。

最早是貴族,後來是豪強士族世家,再後來就是科舉士紳,地方永遠都是他們在掌握。

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爲他們是國家的柱石,他們是國家的根基,他們是國家的全部,沒有他們,國家就要完蛋,就要亂作一團。

所以無論統治者怎麼變化,他們始終都是國家的主人,幕後的主人,而表面上的皇帝只是一個代言人而已。

無論誰當皇帝,無論誰來入主,始終還是要依靠他們來統治這個國家和愚民們,沒有他們爲皇帝治理國家,國家就不復存在。

正如曹操南下之前魯肅對孫權所說的,孫權不能投降,而他們這些大臣可以投降,因爲他們背後都是地方上盤根錯節的大世家,土地資源人口都在手中,曹操若要安穩的統治,必須和他們妥協,否則就會引發顛覆式的內亂。

自古以來的王朝變更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模式。

即使是亡國之危,只要士紳們手握地方資源人口,而且不表明態度對抗,入侵方就會和他們合作,妥協,不存在將士族趕盡殺絕,除非是蠻夷部落入侵,那他們是沒什麼話好說,只知道殺人,就和現在的女真入侵一樣。

但是作爲權慄來說,一來他的家族沒什麼危險,二來他相信大秦會很快出兵收拾這些蠻夷,大秦一旦出征,這些蠻夷也會知難而退,所以這一戰完全不需要多麼費勁的去打去拼。

不管怎麼樣,戰前戰後,他的地位不會有什麼變化,他的家族還屹立在朝鮮的土地上,他還是士族的一員,是統治階層,李昖想懲罰他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

大多數的士紳都是這樣考慮的,他們的勢力太大,統治者不得不妥協,面對戰亂他們有更多的選擇權,他們可以投入敵方陣營繼續延續家族存續,繼續過自己的好日子,死的都是平民百姓,與他們無關。

柳成龍只是一個人,一個讓權慄不怎麼好評價的人。

主動接下這別人甩都甩不掉的燙手山芋,需要的是怎樣的勇氣和擔當?

他真的打算愚蠢的爲這個國家和那個懦弱無能的王而死?

他不考慮自己的家人和未來?

權慄無法理解柳成龍,不過無妨,既然他着急送死,權慄也不攔着他,軍隊全給他是不可能的,他還需要軍隊保護他自己和家人,他會看情況,要是情況不妙,還要把家人救出來。

權慄沒有交出職位,只是給柳成龍留下三千軍隊,自己帶剩下的兵離開了碧蹄館往江原道前進。

以後若要交代也很好說。

柳成龍來投靠他,事急從權,他任命柳成龍做自己的副手,統兵保衛漢城,他自己則率兵進入江原道和那裡的女真蠻夷作戰。

江原道哪裡有蠻夷喲……

權慄很快就走了,不僅走了,還帶走了一大半的糧草,柳成龍也沒有阻擋。

現在是秋收時節,因爲蠻夷的入侵而沒有來得及收割完畢的糧食有很多,柳成龍接下副手任務之後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下令手下的士兵們去收割糧食以備軍用。

俗話說手裡有糧,心裡不慌只要手上有糧食,柳成龍也不擔心自己手下的士兵會崩潰,作爲前領議政,柳成龍相信自己對於士兵還是有一定的威懾力的。

也不出他的所料,他出現在軍中並且代替權慄執掌軍隊的消息並沒有引發軍隊的動亂,大部分士兵都接受了這個事實,在柳成龍的安排下吃了一頓飽飯,然後聽他的命令,跟他去開城。

漢城守將鄭爲光也被他一起帶着去了開城,只給漢城象徵性的留下了五百軍隊。

在現在的柳成龍看來,如果他死在了開城,那麼漢城也就無險可守,完全不需要去關注去注意了,整個京畿道也不會有其他的軍隊奮起反抗了。

但是滿打滿算手上的軍隊也不到五千,柳成龍只能打起招兵旗幟,用他柳成龍的名氣招募沿途遇到的南下流亡的民衆參軍。

他告訴這些人,我有糧食,你們跟着我可以吃到糧食,繼續南下,可能被餓死。

很多人蔘軍也只是爲了吃一頓飽飯,但是現在這個情況不同,他們南下就是爲了逃避女真蠻夷的進攻,要他們再折回去,實在不太容易,即使柳成龍的名氣再大,也只有一千多人加入他的隊伍。

他一路走一路募兵,等到抵達開城的時候,是十月十五日,手下軍隊也就剛剛六千出頭,裝備在開城得到了補充,得到了一些兵器乃至於火器,還得到了一批糧食。

開城裡不願意離開的百姓見柳成龍帶兵來了,非常感動,說願意拼死幫他守城幫他抵抗蠻夷,不讓蠻夷毀掉開城,柳成龍非常感動,堅定了要在開城和蠻夷決一死戰的決心。

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四百四十九 山頭八十七 戰爭財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一千零五十六 炸營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八百零四 放心吧!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四百一十 合作(上)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一千零九十 憫農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七百一十六 他們的膽都被打破了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五百三十七 開炮!!三百二十四 鄭和的遺產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四十三 地道挖成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一千二百八十三 陸海之爭(下)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七十二 癡兒啊!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九百一十二 家書一 橫越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