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

嘉靖三十四年,大明苦於南倭北虜之際,朝鮮也遇到了大麻煩,一支屬於汪直麾下倭寇登陸朝鮮,蹂躪朝鮮邊防海防,肆虐數月,幸而人數不多,被朝鮮人用計打退,是爲“乙卯倭變”。

朝鮮的地方軍制原本採取鎮管制,這種制度類似於中國的節度使,把軍權下放到地方諸道,歸於各巡查使,但自從乙卯倭變之後,李朝政府對道府專權心存忌憚,便把地方軍隊的指揮權從道府抽離了。

他們另外搞了一條獨立系統,兵權被打散,歸屬於本道兵水使,再往上一級到助防將,再到防禦使、巡邊使、都元帥,層層統轄,諸道均不得干涉,也不能指揮。

說白了,其實就是在朝鮮全國範圍內,行政和軍隊分成了兩條管理線,彼此平行,誰都不必聽誰的,如果有什麼敵情,道府可以跟軍區司令商量,兩個人關係好的話,可以配合行動,但若是軍區司令不搭理道府文官,那文官也一點轍都沒有。

這種軍政分離的制度相當先進,切實有效,把軍權歸於朝廷,地方政府文官不得干涉,而軍隊總帥都元帥是由朝鮮王親自任命,則軍權歸於朝鮮王,文臣不得干涉。

因此大戰初起之時,李珏、樸泓之類的將領所以敢一撤千里,無視宋象賢、樸晉等府使的約束,正是因爲這種軍政互不統屬的體現。

蕭如薰聽柳成龍說起此事,感覺相當有興趣,再讓柳成龍詳細說說,柳成龍就苦笑着說,這辦法是好,但是一旦遇到這種極其強力的敵人的外侵,弊端就出來了。

地方軍政統屬不一,有的是武將抵抗文官府使逃了,有的則是文官府使抵抗武將卻逃了,雙方若不配合,這一府之地就無法集合全力對抗外敵,雖然保證王室權力,可是對於國家而言未免不便。

蕭如薰心裡就尋思開了,其實最開始,大明朝也是這樣做的,衛所制和五軍都督府成爲一條軍事管理線和文官系統互不干涉,但是土木堡之變前後,衛所制衰落,明軍武將的素質和士兵的素質大大降低,已經完全無法適應國家的需要了。

說白了,還是朱元璋設計的這套軍人代代保衛國家的制度的根本上的錯誤,從根源上確定了衛所制的崩潰的必然,武將的衰落必然導致文官的侵權,土木堡之變之後,通過科舉選拔而來的文官集團不斷有新鮮血液加入,而武將集團代代傳承腐朽不堪,素質不可與文官相提並論,被侵奪軍權也就難以避免。

老朱沒有遠見卓識,使得大明朝就像一根竹子,從種子種下去開始,就註定了定時滅亡的命運,若要改變這一切,就要對朱元璋設計的衛所制動手,從根本上解決大明武將的衰微,最好建立軍校培養武將,讓武將重新崛起。

可是那樣的話未免動作太大,文官集團不可能放任武將集團做大,即使有皇帝的支持,沒個二三十年也難以見效,期間那羣內鬥內行外戰外行的黨棍們稍微用點小計謀,一個“篡改祖制”的大帽子蓋下來都可能讓努力付諸東流,風險也未免太大了。

利用三大徵和明緬戰爭培養一批強勢武將也只能在一時間改善武將的處境,隨着和平發展的時期再臨,武將的地位依然無法改善,而且再之後,也就是大明朝生死存亡之際了,誰還有功夫搞這些動作?

到底該怎麼辦呢?

訓斥了朝鮮羣臣,使之不敢再妄言戰事之後,蕭如薰便下令大軍開拔向平壤集結,堆積在義州和定州安州的物資全部向平壤轉運,限時十日內完成而後下令哨騎四出向南探尋倭寇情報,蕭如薰進駐平壤總攬全局。

朝鮮方面則由李昖下令,安排大大小小的官員趕赴平安道各地和咸鏡道各地,恢復統治和生產,安撫流民,開始治療被倭寇蹂躪的國土。

他們暫時沒有工夫去騷擾明軍了,蕭如薰也得到了寶貴的一段休整期,讓輕傷的士卒接受療養,儘快歸隊,把重傷士卒的傷情穩住,留在義州休養,確保明軍的戰鬥力的完整。

蕭如薰的做法是無比正確的,四萬五千明軍在殲滅了日軍三萬六千人之後,依然保持着四萬兩千左右的能戰兵力,戰裡基本沒有被削弱,而士氣更勝,戰損比達到驚人的一比二十,不得不說是一場結結實實的大勝。

這場大勝奠定了蕭如薰在東征明軍之中說一不二的地位,也讓這個名字在漢城掀起了一股恐懼旋風,十一月初六,漢城方面軍就從僥倖逃脫的鳳山軍的幾人的嘴裡聽說了明軍猛攻平壤的消息,接下來十一月初八,漢城方面的日軍統帥部迎來了三個特殊的使者。

三個在平壤圍殲戰裡沒有死掉的日軍俘虜,他們躲在枯井裡,戰後才被陳燮給搜了出來,正要斬首,被袁黃阻止,修書一封,再讓他們帶着那個明軍從廢墟里清理出來的玄蘇和尚口中小西行長的弟弟的頭顱和對馬島主的頭顱去漢城給日軍統帥部“報喜”。

與這三個人一起回來的還有被大友義統帶去的兩千援軍全軍覆沒嚇了一大跳的黑田長政,他權衡了一下利弊,覺得硬着頭皮死守黃海道的下場只會比小西行長還要慘,他的第三軍團只有一萬多人,戰鬥至今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於是他直接放棄了黃海道,把剩下的兵拉到了開城和小早川隆景合兵一處,自己往漢城而來。

於是日軍統帥部才得知了小西行長所部一萬五千人的第一軍團全軍覆沒,基本被斬盡殺絕,只有他們三個被放回來的消息,小西行長還沒死,但是被抓住了,準備送到北京獻給明皇,其餘的將領如松浦鎮信有馬晴信等人已經全部戰死。

比蕭如薰還小兩歲、年僅二十的日軍統帥宇喜多秀家感到驚懼莫名,他本來就是豐臣秀吉派來鍍金增長見識的,原本也沒指望他立下多大的功勞,只要按照豐臣秀吉派給他的長老團的意見做事,穩穩當當的樹立威信就好。

他是豐臣秀吉看重的年輕人,打算培養起來作爲自己的鐵桿親信增強話語權,以及作爲自己萬一死後可以託孤的存在,相當重視。

但是遇到這種情況,一直順風順水的宇喜多秀家慌了。

他連忙召開了長老會,把這封信和這個消息告訴了長老們,長老們面面相覷,這纔有人想起了之前商議平壤戰事的時候,黑田如水的逆耳忠言。

黑田如水的名字不常爲人所知,大家更熟悉的是黑田官兵衛這個名字和“稀世的名軍師”這樣的稱號,甚至可以說是豐臣秀吉的郭嘉,而且黑田官兵衛還讓豐臣秀吉稱霸日本了,儘管不是實際上的,但是從相對的功績來說,黑田如水此人的確不可小覷。

正是因爲他的智計高絕,纔會被豐臣秀吉嚴防,豐臣秀吉不止一次的對自己身邊的人說過,他死後,如果政權不穩,能取得天下的一定是黑田如水。

ps:喜歡的讀者還請投個推薦點個收藏哦~

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八 難行之路五百五十三 往南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三十二 炸城牆?!六百零七 分潤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九十三 金忠善八百三十九 謝禾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一千三百六十一 蕭如薰的託付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五百八十一 事發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二百六十五 重新起航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一百 審判八十四 談判專家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五百九十九 困獸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四百六十六 阿門!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二百五十四 閱兵式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一千零四十七 步步爲營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四十三 地道挖成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四 進入角色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