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

bookmark

鄭鷹下達了指令,宣佈軍隊的進攻方式。

齊大勇十分的滿意,但是也有人提出質疑。

“鄭帥,屯前只用少數兵力鉗制,那萬一楊應龍率軍突圍,咱們怎麼辦?”

鄭鷹冷笑。

“我還就怕他不突圍,他若是突圍了,那纔是真的找死,平地之上,他有何去處?諸苗?他一下海龍囤,就該知道死字怎麼寫了,不是嗎?”

衆將與衆參謀恍然大悟,紛紛稱讚鄭鷹的思慮周全。

秦軍的攻擊方式就此確定。

而且在鄭鷹的心裡還有另外一層考慮。

海龍囤的確是易守難攻,堪稱天險用巨大的條石壘砌了跑馬道,雉堞,墩臺、炮臺、內外城、一字城,城門等等嚴密的城防設施,固若金湯,利於長期堅守。

但要守得住,卻取決於兵士死戰的決心,在實力相差巨大的情況下,這些土司土兵又哪來的鋼鐵意志?

在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之後,意志就極爲重要,而靠賞錢買來的意志和長期教育之下的意志,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一種用精神和物質加在一起做驅動力,一種單純用物質做驅動力。

軍人要有精神,要知道爲何而戰,心中要有紀律,有擔當,有一條線時時刻刻警醒自己,這是軍人和兵痞之間最大的區別。

土兵是靠着楊應龍的威望和金錢駕馭的,苗兵也好,漢兵也好,都是這樣驅動這樣打仗的,順風仗怎麼打怎麼贏,因爲兇悍,因爲對上原來的明軍總是勝利,所以有優勢。

可是一旦陷入頹勢,進入逆境之中,金錢可沒有那麼容易能驅動人去拼死一戰。

當年金兵圍困汴梁城,當時的宋廷宰相不惜出賣了皇族,把皇帝皇后后妃太上皇這整個皇族打包送去了金營,就是爲了保住皇太子這條血脈,延續趙宋江山。

之後,他出巨資招募勇士,要他們帶着皇太子殺出城去,去南方保住趙宋江山,結果,偌大汴梁城百萬人,硬是無人應徵,欽宗的皇太子也隨後被發現是假的,被強令送去金營。

精神崩潰的時候,金錢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最後關頭一到,金錢就真的變成了糞土,但是因爲最後關頭並不多,也不知道最後關頭什麼時候來,所以金錢才能大行其道。

可真的到了最後關頭的時候,金錢,又有什麼用呢?

有錢了,但是沒命花,有意義嗎?

所以,鄭鷹相信,當戰爭進行到某個程度,當他將秦軍的強悍表現出來的時候,當播州守軍意識到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的時候,海龍囤的連環防禦設施就是一張紙,一捅就破。

爲此,秦軍要展現最強的戰鬥力和連續進攻的決心。

秦軍兵多,海龍囤守軍兵少,道路狹窄,也施展不開太多人,正好,鄭鷹下令,全軍兵分四波,每一波攻打三個時辰,全天候輪迴,十二個時辰不間斷打擊。

讓海龍囤上的播州軍一刻不得歇息。

他們只有兩萬多人,秦軍有十六萬,加上四萬助陣土兵,整整二十萬,每三個時辰就有四萬秦軍和一萬土兵聯合攻打屯前屯後數個關卡,叫他們片刻不得歇息。

鄭鷹還規定了,火炮攻擊不能間斷,不管能不能打到,只要不炸膛,就給我狠狠的往關卡上射擊,不要吝嗇火藥和炮彈,打完了就有人送,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

讓他們的精神在戰火中接受錘鍊。

他倒要看看是天先崩裂還是這些人先崩潰!

秦軍已經佔據絕對優勢,無論是實力還是兵力,都已經佔據絕對優勢,單純的用絕對實力碾壓過去,也不是海龍囤上的播州軍可以承受的。

鄭鷹還下令,每座關卡先登關城插上大秦飛龍戰旗者,軍士賞銀五百,官升三級!將官賞銀一千,官升一級!

精神鼓勵和物質刺激雙管齊下,得到了鄭鷹的指令之後,秦軍全軍士氣大振。

軍士紛紛摩拳擦掌,將官們也用看寶藏的眼神看着那高聳的關卡,彷彿那不是鬼門關,而是龍門。

鯉魚躍過之後就能成龍的龍門!

八日晚,鄭鷹下令給士兵吃肉吃乾飯,吃到飽爲止,秦軍全軍包括土兵都得以吃到肉食,吃的非常飽,然後照常由軍中文書給大家上動員課,講述一番敵必敗我必勝的道理,接着滿足的睡下。

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第一波進攻序列當中的五萬軍隊就吃到了乾飯和肉食,連着兩頓,油水飽滿,渾身都是力氣。

安疆臣的土兵被分在第一波進攻序列之中,他也準備帶兵作戰。

不管怎樣都要做個樣子出來,好讓秦軍在戰後多少給點東西。

之前的確沒出力,雖然不滿,但是他也沒臉要戰利品,可是也不能真的不要,這一回出兵,那就是要戰鬥給秦軍看——

看吧!我爲大秦皇帝出過力,我爲大秦皇帝流過血!你敢不給我分戰利品?

吃了滿滿一碗肉,吃了兩碗乾飯,安疆臣拍了拍肚皮,讓親兵給他披上盔甲。

即將開始的三個時辰高強度戰鬥,那可是要命的。

第二波出戰的軍隊留在軍營靜坐或站立,積蓄力氣,等着輪到他們開始戰鬥。

而輪到第三波四波的軍隊吃過飯後繼續睡覺,積蓄精神,他們需要夜戰,不讓播州軍休息,不過現在他們可以休息,還有好些個時辰才輪到他們。

秦軍全軍士氣高昂,而關卡上的播州軍則十分的忐忑不安,面對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頭的秦軍軍陣,他們只覺得頭皮發麻,手裡的武器都拿不住。

後關守將楊威也是楊應龍的親族,本來不是什麼排得上號的人才。

但是在大將大人物不是被殺就是被擒拿的背景下,楊應龍也不相信其他人,只能矮子裡面挑將軍,把楊威拉了出來做屯後第一關後關的守將,手下軍兵不多,一千五百人。

不是楊應龍不願意多給,而是手上實在沒幾個兵,兩萬多兵馬還要分到其餘各關鎮守。

不過也不怕,因爲地形實在是非常優越,古人就說攻城作戰兵力要超過守城方六倍纔有勝算,照海龍囤這個地勢和防禦程度,饒他十倍都不怵。

秦軍還就正好是他的十倍。

所以楊應龍估算一下,感覺就眼下來看,自己和秦軍應該算勢均力敵。

三十三 葉公夢熊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九百零一 螳臂當車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頭唱征服吧!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八百九十五 僵局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三百零六 暹羅(下)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九百二十六 連影帝都做不了還做什麼皇帝?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五百八十二 背叛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二十六 晴天霹靂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六百三十八 三絕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六 備敵三百零五 暹羅(上)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五 視察軍營關於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