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

bookmark

治蝗大業伴隨着蕭如薰破釜沉舟的決定開展了。

蕭如薰告訴徐光啓,每到一地,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宣讀皇帝的詔令,向百姓普及蝗蟲的知識,告訴他們蝗蟲爲何而生,爲何而死,如何防治,如何消滅。

最後,毀掉蝗神廟和各種千奇百怪的廟,摧毀百姓心中的僥倖和對不存在的牛鬼蛇神的恐懼。

對於災害,最可靠的永遠是自己的雙手和雙腿,如果自己的雙手和雙腿拯救不了自己,那麼就只有死,因爲人無法和大自然抗衡,但是這至少是奮鬥之後的死,是勇敢的,而不是空有一身力氣卻只知道燒香拜佛,最後活活餓死。

跪在牛鬼蛇神面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應該站起來,砸碎他們。

如果有人跪得太久站不起來了,那就幫他一把,把刀架在脖子上逼着他站起來,就是逼,也要讓他們站起來!

我倒要看看你們是更怕牛鬼蛇神還是更怕我的刀。

徐光啓汗流浹背,他隱約猜測出了皇帝到底要幹什麼,但是他不敢仔細往下想,他只知道,皇帝怎麼說,他就怎麼做,這是在這位空前強勢的帝王手下最好的辦事方法。

大秦皇帝蕭如薰,不喜歡有人質疑他。

隆武元年六月,有人上表說天壇和地壇年久失修,那這是前朝皇帝祭祀天地的重要場所,屬於國家大事,應該儘快派人修繕,以免誤了大事。

結果這名官員被皇帝下旨斥責了,還貶了一級官,罰了半年俸祿,成了滿朝文武的笑柄。

皇帝的斥責手諭上只有一句詩——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然後滿朝再也沒有人提過修繕天壇和地壇的事情。

當時人們揣測皇帝剛剛立國,要擺出關注民生的仁德姿態,將全力用在賑災救治民衆身上以穩固大秦的統治,不修繕宮殿,以表達自己節儉度日的決心,屬於政治姿態,所以也沒人太在意。

但是半年過去了,在現在的徐光啓看來,皇帝的用意似乎並不只是大家所想的那樣簡單。

他想要揣測,但是不敢往深了揣測,生怕猜錯了什麼,觸怒了皇帝,難以收場,所以不再深思,而是按照皇帝所交代的,召集治蝗總署的官員們開會,傳達皇帝的命令。

治蝗總署開始行動了,遠在西南,秦軍對海龍囤的進攻也差不多到了最後時刻。

隆武二年正月十三日晚,屯後萬安關告破,攻破萬安關的是吳勇所部,趁夜攻破,萬安關播州守軍全軍覆沒,少數逃走,吳勇率軍大舉掩殺,斬首六百多,將戰線一舉推進到了山頂之前的最後防線之前。

不過海龍囤位於山上,山上和山下的地勢截然不同,山腳部位坡度較緩,山上則坡度突然變陡,最後一道關卡的坡度已經很不妙,秦軍變成徹底的仰攻,各方面都處在非常不利的態勢。

而且更關鍵的是,楊應龍親自出戰了。

在楊應龍意識到自己似乎被耍了之後,怒極攻心,吐了一口血,然後強撐着親自來守城,試圖鼓舞士氣,讓士兵堅守土城牆,讓這最後也是最堅固的防線成爲秦軍的墳墓。

你們不讓我活,我也不讓你們活!

已經有些瘋狂的楊應龍是這樣決定的。

因爲他的出現,播州土兵守城守的極其頑強,面對秦軍極其迅猛強悍的進攻,居然硬生生頂住了。

齊大勇所部第一波進攻被打退了,他們頂着大盾往前衝,結果被滾木礌石打退,推着盾車往前,被他們的火炮擊退,強行衝鋒進攻被箭雨和鳥銃打退,用盡各種辦法,齊大勇失去了四百多名士兵以後,不得不咬牙退下。

因爲地勢原因,秦軍難以發揮全力,看着關城近在咫尺卻無論如何也無法突破到近前,戰友不斷倒下,他們實在是憤恨的緊。

鄭鷹直接停止了毫無意義的輪流攻擊,親臨前線觀察土城牆的態勢,看着不斷被擔架擡走的受傷和戰死的士兵,眉頭緊皺。

戰鬥至今,秦軍戰死人數已經突破了三千,受傷破萬,多虧醫療組日夜不停連軸轉才能控制住傷兵死亡率,但是有些被鉛子打傷的士兵卻是難以救活,有相當一部分人不願意截肢,甚至有自殺的。

他作爲主帥也是承擔了很大的壓力,現在軍隊進攻受阻,屯前進攻也在飛虎關的三十六級天梯前受阻,屯前屯後全面受阻,秦軍銳氣受挫,眼下似乎並不是一味猛攻的時候。

臨出戰前,蕭如薰連續寫了三封信給他,告訴他打仗不要總想着用蠻力去碾壓,大秦的軍力的確強於播州兵,但是有海龍囤在,就無法碾壓過去,遇到難以逾越的關卡,就要想着能否另闢蹊徑。

不要拘泥於一個月的日期,這不過是蕭如薰爲了激勵他們而說出來的期限,其實他並不打算一個月拿不下播州就問罪他們,他可以給軍隊足夠的時間,但是軍隊要拿出讓他滿意的戰果。

不要慌,不要着急,不要失了方寸,仔細想想,還有什麼招數可以使用。

鄭鷹緊皺眉頭,回味着蕭如薰的這些話,深深地思索着,望着戰場上的一切,深深地思索着。

“你們幾個,把傷員擡到醫護營裡去!快點!”

鄭鷹的面前不遠處,一個漢兵和一個土兵正在協作把一名手上的秦軍士兵往醫護營送。

因爲秦軍的嚴明軍紀和事先規定好的進攻順序,土兵沒有收到秦軍的壓迫和歧視,雙方相處比較愉快,秦軍進攻的時候也有土兵參雜其中協助,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眼下,正是播州土司向大秦表忠心的最重要的時機,爲了在楊應龍死後更好的瓜分播州的利益,他們可是不惜一切的。

………………

嗯?

鄭鷹望着這一幕,眼睛一亮,嘴巴微張,似乎想到了什麼非常特殊的事情,忽然,他又閉上嘴巴,低下頭,眼珠子轉了轉,頓時計上心來。

他記得,還在緬甸的時候,蕭如薰很喜歡經常去軍營裡面和他們這些軍官還有地下的士兵近距離接觸,總是和他們一起吃飯一起喝酒,然後還會圍着篝火給大家講故事。

鄭鷹記憶最深刻的故事,是一個叫做特洛伊木馬的故事。

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五百八十一 事發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鬆現在很得瑟六百五十八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四百四十九 山頭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五十三 朝鮮來使四百八十九 治標治本六百九十三 不速之客(上)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六百三十一 煽動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九十 最後的準備四百四十三 混帳東西!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八百二十 叔父,你何時派兵去救族人啊!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一百零二 賭徒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六百六十一 定個小目標,先豎它五六座京觀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九百九十二 注音(上)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七百四十四 快去找沈一貫!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五十三 朝鮮來使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六百四十二 報應五 視察軍營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六百八十二 抄家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四百三十七 搞個大新聞一千三百六十 一戰功成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一千零二十七 撫順邊市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