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

bookmark

爲了增強大秦對藩屬國的控制,蕭如薰還宣佈,讓所有國家的朝覲次數都變爲一年一朝,朝覲之前要向本國大秦的大使館報備,宣佈人數等等。

來朝覲的時候也要彙報國內基本情況,要讓大秦天子知道他們的國家是否安康,國王是否安康等等,然後上繳貢品,之後領賞,然後滾蛋。

至於賞賜的數目和上貢的數目,蕭如薰也做了安排,較前明有了不小的變動。

雖然賞賜依然比上貢多,但是蕭如薰決定依照朝鮮模式和安南模式,從這些國家身上加倍的榨取利益出來填補賞賜的『虧空』。

比起朝鮮模式,蕭如薰更加傾向於安南模式,即美國人慣用的手段,聽話的就說你是民主自由的先進國家,世界的都要向你學習,不聽話的就宣佈你是不民主的非法的政權,直接出兵顛覆你。

要是你是民選的,就各種散佈謠言煽動反對者一起推翻你,說你是賄選,操縱選舉等等,或者扶持境內恐怖武裝,武力顛覆你,就算顛覆不了你也要讓你飽受戰亂之苦。

這種模式非常有效,直接將戰火燒在外面,不會干擾到本國,還能找到出售軍火賺取外匯的機會,還能有趁機勒索對方國家政府獲取利益的機會,雖然名聲不太好……

但是我強,你能拿我怎樣?

我就是那麼強大,我就是那麼厲害,我就是喜歡看到你想我死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我吃你的肉,我喝你的血,你恨我嗎?恨?好啊!有本事你就來幹翻我,國際法則就是叢林法則,誰強誰有理!

我有軍事力量,我有輿論高度,我是最強大的國家,來挑戰我吧!

你說我一定會衰落?我會更慘?

那又怎樣?自古以來誰不是這樣?

總比你苟延殘喘的夾在大國夾縫之間受盡屈辱要好吧?

儘管對這種態度和做事的手段很討厭,但是蕭如薰不得不承認這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將大秦子民們的視野拓寬到國外藩屬國身上的一種手段,能讓大秦的政治家們具備國際視野。

大秦會真正的從地域性強國走向國際性強國之路,這一路,必然不會安穩。

儒家指導思想已經被蕭如薰排斥了,未來的道路,他要自己掌握在手裡。

吃肉,喝血,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出現衰弱的危機了?

經濟出現問題了?

政治出現危機了?

可以立刻轉嫁危機,將人們的視野丟到國外去。

轉嫁危機這種手段用多久都不會落伍。

朝鮮是第一個將會成爲大秦的經濟殖民地的地方,蕭如薰需要朝鮮政府的存在來維持表面,向外表現大秦對溫順藩屬國的愛護。

呂宋也需要存在,傀儡政府的表率,以後不聽話的『壞』藩屬國就這樣安排,然後各種經濟手段齊出,直接掌控其經濟命脈。

安南更需要存在,總需要一些戰爭引爆點來吸引人們的眼球,好讓大秦可以適時的轉嫁危機,接着瞞天過海,在人們眼皮子底下完成黑暗骯髒的任務。

大秦不需要強大的藩屬國,需要的是溫順的,聽話的,上交經濟命脈的,或者是戰亂不休的藩屬國。

實力弱小的就用溫和的方式控制,實力比較強或者有變成強國可能的藩屬國就要用安南模式來控制了。

然後大秦在後面操縱一切,賣賣軍火,賣賣糧食和各種物資,讓他們用自己的資源來換。

吸他們的血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這是蕭如薰在未來給大秦定下的目標。

這是縱橫家合縱連橫之策的升級版,足以動搖世界現有法則,並且塑造一個嶄新的法則的方式。

西方的大航海時代已經開始,大秦必須要和他們爭奪世界性的話語權,搶佔輿論高地,不能眼睜睜看着他們把大秦的周邊一個個全部攻陷,進而襲擾大秦。

在蕭如薰看來,神州大地可遠沒有那麼寬廣。

除此之外,諸藩屬國也允許在大秦京師某個角落設置他們的領事館,各國派駐要員進駐領事館,設立可靠的交通路線,以便各國和大秦之間的聯繫得到保障。

此番對日作戰,蕭如薰要求朝鮮、琉球、呂宋,鄭氏安南和阮氏安南等數個國家出動水師和官兵,各自籌備武器和糧草,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大秦指定地點集合。

有人的就多出人,有船的就多出船,有錢糧的就多出錢糧,每個國家都要出力,戰後,依照各國的貢獻和戰功,大秦各自有賞。

於是大秦版本的『多國部隊』誕生了。

雖然除了大秦的軍隊之外更像是一羣東拼西湊的烏合之衆,但是象徵意義多於實際意義。

帝位穩固之後,蕭如薰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要做大秦的藩屬國,得到大秦的保護,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至於並未按照大秦的要求出兵的藩屬國,比如暹羅比如老撾,這些國家已經在蕭如薰的安排之中了,已經被安排上了,蕭如薰已經下令全體聽從號令的藩屬國驅逐暹羅人,下令緬甸鎮全面驅逐任何暹羅人,並且將他們的財產全部收歸己有。

全體漢民包括藩屬國的臣民立刻離開暹羅,不準停留,如有停留者遭遇任何不測,大秦和本國政府不負任何責任。

一場史無前例的大秦主導之下的外交孤立行動正式展開,隆武二年的二月中旬,這個計劃開始展開,二月底,呂宋率先行動。

幾乎是對日作戰的同時,這場外交行動也正式展開了。

這種老大帶着大家一起搶劫發財的行動,立刻受到了各藩屬國強烈的贊同和立刻行動的追隨,尤其是暹羅周邊懾於暹羅軍隊的小國家還有和暹羅有仇的國家,甚至是跟着暹羅一起對大秦的命令無視的國家。

他們紛紛開始行動起來了。

一開始是有不少國家以暹羅爲首不想遵從大秦的命令的,抗議大秦對他們的干涉的,但是當他們看到大秦對暹羅不動一兵一卒就展開行動的威勢,頓時慫了。

趁現在大秦只是在針對暹羅,趕快動手,趕快轉變立場!

於是他們也加入了驅逐暹羅孤立暹羅的行動當中。

各藩屬國一致行動,將任何暹羅人趕走,將他們的財產據爲己有,遭遇反抗可以攻擊,不用留手,出了事情大秦揹着!

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六百九十九 殺心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三百七十一 大勝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二十六 晴天霹靂二百五十四 封賞的難題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九百零七 衍聖公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一百三十九 血戰碧蹄館(八)七百七十 毒六 備敵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二百三十八 手腕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八百七十 交手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二百九十一 坦白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二百五十八 留守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九十九 平壤終焉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