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

bookmark

凌晨之前,天地間最黑暗的時刻,喊殺聲驟起。

火光四射,爆炸聲迭起,兩片大營紛紛大亂。

最開始,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都以爲是對方發動了偷襲,緊張之下,連忙出了帳篷準備緊急應對,可是打着打着發現情況不對勁,這些偷襲的軍隊的穿着打扮還有戰鬥方式與精銳程度和對方完全不同。

德川氏和豐臣氏是老對手老冤家,對對方都十分的熟悉,這軍裝不同,戰鬥方式不同,更加凌厲有威脅,更關鍵的是……

喊出來的口號只有少數人聽的懂。

那是漢話!

秦軍!

確定了這一事實之後,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被嚇得肝膽俱裂,一時間居然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德川家康是被秦軍忽然降臨在這裡給嚇到了,根據情報分析,他們不應該那麼快,而且不應該出現在這裡,出現在九州島反而是有可能的。

德川家康缺少情報,分析不出秦軍突然出現在這裡到底是怎麼回事。

石田三成純粹是被現實給嚇到了,他雖然做好了未來和秦軍開戰的心理準備,但是,那是未來,不是現在。

隨着越來越多人被嚇醒,越來越多的秦軍涌入軍營內對他們發起強襲,豐臣氏和德川氏紛紛損失慘重,連緊急會議都召開不了,必須要安排撤退了。

軍隊已經亂了,軍心已經亂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敵人是誰,還以爲是豐臣軍或者德川軍,絲毫不曾想到自己正面臨着大秦帝國的雷霆打擊。

大秦帝國的打擊非常兇狠,騎兵快速穿插步兵步步緊逼,長槍長矛大砍刀接連使用,戰鬥力極強,殺傷力極大,德川軍和豐臣軍的士兵剛從睡夢中被驚醒,除了恐懼就只知道逃跑,完全沒有戰鬥的意志。

混亂之中,他們四散奔逃,徹底崩潰。

從此時一直殺到天亮,駱尚志和戚金各自都不知道自己殺了多少敵人,等太陽出來了之後他們才慢慢聚攏軍隊,清點人數和戰損,然後是殺死的敵人和戰利品等等。

夜晚太昏暗,他們只知道揮刀殺敵,至於殺了誰,殺了多少,他們很難分的清楚。

太陽出來以後,纔開始慢慢的清點數目,派出騎兵索敵,找到逃跑敵人的動向等等,反正這一戰打得如此激烈,敵軍人數也如此之多,他們殺掉的反而不是最多的,抓住的也並不多,大部分都跑掉了。

等秦軍開始吃午飯的時候,戰鬥報告統計出來了,秦軍的損失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看,而倭寇兩部各自被殺死六千人和八千人,斬首各有一千餘,還抓住了總數六千多的俘虜,多數帶傷。

“帶傷的俘虜全部殺掉,剩下的留步軍看管,看押起來交給後面的主力部隊去煩神,咱們的目的是追擊和破襲,不給他們喘息之機,眼下他們雖然被打敗,但是實力沒有完全崩潰,咱們要將他們徹底打散掉。”

駱尚志立刻就表明了自己的意見,前來集合的戚金也沒有反對意見,兩人和軍中參謀達成一致,分別率領一千多騎兵順着兩個方向追擊而去。

這兩個方向有點奇怪。

都在東邊,只是方位不太一樣。

“豐臣氏的人馬往他們京都的地方跑還能理解,這個德川氏的人馬爲什麼也要往東邊逃跑?他們的老巢不是在西邊嗎?還是說他們緊急結盟要一起逃跑了?”

出發之前駱尚志和戚金商量了這個問題。

“大概是猜到了咱們不止一路兵馬,九州島那邊也有咱們的人,過去的話就會是死路一條,還不如直接放棄西部直接跑回京都去,這樣多少還能有點希望。”

戚金是這樣考慮的。

“嗯,這樣的話倒也說的過去就是了。”

駱尚志不再疑惑,率軍和戚金齊頭並進,一起追擊,不給豐臣氏和德川氏重整旗鼓的喘息之機,要一直追擊,不斷持續打擊,把他們徹底打散,打到失去抵抗力爲止。

反正可以確定昨夜混戰並沒有殺死什麼重要人物,這是肯定的。

大魚都在後面,咱們可要吃個飽,不能讓主力部隊佔了便宜。

駱尚志和戚金是這樣考慮的,李如鬆也是這樣想的,他知道這次的機會來之不易,更別說還能親自帶領一路兵馬單獨行動,對於一個前朝降將來說,這機會是最大的信任了。

李氏放棄了遼東的利益順從新皇帝的指令,換來的是安全和李氏將門的延續,新皇帝沒有食言,對於足夠乖巧聽話的李氏,也沒有完全棄之不用,之前兩戰沒撈到好處,第三戰趕上了。

還是朝鮮之役的老對手倭寇。

李氏能走到今天不容易,全靠李成樑的果斷放棄和他李如鬆的識時務,只要有那麼一點點偏差,都不能在立國建政之前的混亂還有之後的大清洗中存活。

前朝勳貴被新皇帝蕭如薰用各種理由殺的七七八八,伯爵和侯爵幾乎被一起拔光,朱應槐也死了,滿門抄斬,只剩下一個徐弘基還好端端的活着。

但是之前聽說徐弘基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接觸了不該接觸的人,正在被中央調查司調查。

中央調查司,閻王殿,裡頭全是地府裡的人,有閻王,有小鬼,個個都是要命的。

官員進入了那裡,從來沒有能囫圇着出來的。

徐弘基的魏國公也不知道能保存多久。

另外雲南的沐王府據說也出了事兒,好像要舉家遷移到京師來,也不知道具體是個什麼情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雲南,他們經營了二百餘年的雲南,是待不下去了。

皇帝對地方的掌控和打壓也是前所未有。

李氏一門心驚膽戰,更加謹小慎微的做人,李成樑一夜三驚,就怕皇帝連李氏都不願意放過,畢竟前朝太祖可是真的誰都沒有放過的,他們生怕蕭如薰也一樣。

放棄了權力的李氏根本沒有反抗之力,只能等死。

然後出征令來了,李如鬆被任命爲東渡伐倭之戰的右路軍主將,李成樑高興的多吃了一碗米飯,李家幾個兄弟也興高采烈地喝酒慶祝,李家就和過年一樣愉快的開始慶祝了。

蕭如薰的壓迫力實在是太強了,歷代帝王有這樣強大的嗎?

比起今朝,前朝的日子不要太好過。

可是前朝回不來了,今朝穩如泰山。

李氏別無他路,只有一條路走到底。

不過就眼下來看,至少還有出征的機會,還有光耀門楣的機會,還有繼續爲今朝服務的機會,蕭如薰看起來並不是喜歡自斷臂膀的人,只要李氏有用,就一定能被繼續任用。

這是肯定的。

李如鬆板着一張臉帶着精銳的騎兵向日本的國都京都發起奔襲。

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一百零二 賭徒一百一十一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下)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七百六十五 我要去秦國公府借住一晚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六百九十九 殺心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二十三 主動出擊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六十五 戰與和(下)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三百零五 暹羅(上)九百 三路反擊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六 備敵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四百七十七 局勢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一千三百四十二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下)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二百九十一 坦白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六十四 戰與和(上)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六百三十一 煽動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一千零五十一 撤!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一千三百五十四 羊毛紡織機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