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

“蕭提督要爲陛下擒獲十萬倭寇俘虜以助陛下開礦?”

“不僅僅是開礦,開礦哪裡需要用到十萬人手?修城池,修黃河,修築河堤,修築糧倉,修築大道,修整運河,修繕宮殿房屋,以往那些混帳東西總是說朕要這個要那個不知道體恤民力,現在好了,朕不用大明子民,朕用倭奴俘虜,那些混帳東西還有什麼話可說?

到處在外散播你們這些奴婢魚肉百姓奴役百姓開礦,說朕是世間罕有的暴君,好啊,好啊!現在朕不用大明子民了,不要他們服役了,朕只用俘虜,只用這些倭奴俘虜!這些戰犯!那些混帳東西就算是說破天也說不出朕的不是!叫他們聒噪!”

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朱翊鈞嘆了口氣:“羣臣都在糊弄朕,都不想讓朕得到更多的錢,恨不得把全天下的錢都給攬到自己的手上!只有蕭如薰懂朕的意思,盡全力支持朕,朕有如此大將,也不怕孤立無援了。”

駱思恭和張誠互相看了看,非常應景的齊聲高呼:“臣(老奴)恭賀陛下。”

“呵呵呵呵……”朱翊鈞微微笑了一陣:“別高興的太早,那些混帳東西的道行深的很,蕭如薰一個二十三歲的毛頭小子,又是武將,如何與他們鬥?能爲朕在外面撈些好處,卻沒辦法真的在朝政上幫到朕,不能爲朕扭轉乾坤,朕明天得下一道詔書,試試水。”

朱翊鈞的眼中閃爍着懾人的光芒。

蕭如薰真正的意圖,只有幾個人知道,但是蕭如薰在朝鮮大破倭寇的消息卻是實打實的傳了出去,一時間朝堂爲之肅然,民間議論紛紛,議論的中心內容都是大明要出現一個名將了。

於是李成樑十分的煩惱。

蕭如薰沒有出現之前,大明邊帥第一人是他,也是他成就了自正德嘉靖以來第一個軍功封爵的武將的地位,天底下無數武將敬仰,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只能望其項背,而無法超越,本以爲能帶着這個殊榮一直到死,卻沒想到臨老,卻冒出了一個強有力的後生挑戰自己的地位。

原本武勳集團就是一盤死水,李成樑不理睬他們他們也翻不起什麼浪花,出了京城他們就是廢物,只有在京城還能守住一畝三分地,但是誰知道這基因突變的效果那麼恐怖,愣是給這羣廢物整出了一塊金子。

一塊黃澄澄的成色十足的真金,先在西北蕩平哱拜叛軍,又到朝鮮叱詫風雲,一戰而滅四萬倭寇,收復近半朝鮮,一下子穩住了戰局,保住了朝鮮,不少人爲之稱讚。

而這個時候,他李成樑大明第一名將的地位就不保了,連帶着他的幾個兒子,最優秀的那個兒子也無法與之相比,李氏將門的地位受到了挑戰,原本武勳集團是一盤散沙找不到一個可用之人,現在冒出來了一個,極有可能統合整個武勳集團的全部力量和人脈在京中翻雲覆雨。

他李成樑可已經和蕭如薰結下了樑子,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更別說是兩個不同派系的軍人代表,怎麼着也要比一比。

但是他李成樑都六十多快七十的人了,怎麼好意思跟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比?說出去也不怕人家笑掉大牙,但是可以與之相比的兒子們卻一個個的兇悍有餘智謀不足,最優秀的李如鬆還在蕭如薰的麾下做騎兵統領。

大戰獲勝是蕭如薰打出來的,李如鬆斬首不少,但是不是首功,只能算中規中矩沒有丟了他李成樑的面子,但是李成樑需要的結果顯然不是這些。

遼東系的武將和文臣在大明豎敵不少加上他那個兒子每到一地爲官一定要折騰出一些什麼東西,一定要和某些地方大員鬧出不愉快,而地方大員在朝中的關係又是錯綜複雜的,所以遼東系文臣和他遼東李氏的處境實際上很不好。

以往是沒有一個可以與之抗衡的武將出現,其餘的朝廷勢力找不到可以扶持的標杆性人物來對抗遼東系,麻貴身份特殊不是華夏苗裔,不能登堂入室,所以他們只能忍氣吞聲,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一顆閃亮的將星冉冉升起,大有長江後浪推前浪之勢。

牛鬼蛇神們開始動亂了。

導火索就是宋應昌的請功奏摺,不僅詳述了蕭如薰的功績,還順帶着提了一筆,朝廷撥付到遼東都司的二十萬兩軍費銀子,給遼東軍打傷了倉庫守衛,肆無忌憚的提走了八萬,只剩下十二萬,他宋應昌和蕭如薰那裡的處境一下就變得艱難起來,連籌措糧草都有些困難了。

之前不提,那時這樣的事情發生過太多次,朝臣對囂張跋扈的遼東軍無可奈何,找不到可以整治他們的人,也只能忍氣吞聲,但是現在一顆新星冉冉升起,眼看就能和李成樑掰掰手腕了,非遼東系的想要“倒李”的文臣們就像是嗅着腥味兒的蒼蠅嗡嗡嗡的就撲了上去。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宋應昌果斷運用了這一真理,對李成樑發起了逆襲。

彈劾遼東兵貪贓枉法囂張跋扈的奏摺堆滿了整個通政司,大家都像是英勇無畏的戰士一樣雷厲風行的出戰了,慢慢的從批鬥某些遼東兵囂張跋扈不識大體開始,一路深入,直到把矛頭對準了遼東軍和遼東系的標杆人物李成樑的身上,要求問罪於李成樑。

他們的理由很充分,比如出鎮遼東十數載,帶出一幫目無法紀只認錢貨的強盜匪徒之輩,毫無軍紀可言,殘害百姓殺良冒功,還把過去的陳年舊賬全部翻出來,遼東軍爆破手郝傑的摺子被舊事重提,一時間李成樑居然有了風聲鶴唳之感。

帶頭搶掠銀兩的遼東軍將官被一一點名要問責,受了太多太多氣的倒李勢力決定展開前所未有的大反攻,把多年來受的氣一起發泄出來,將李成樑打回原形。

李成樑爲此憂心忡忡,他當然知道這些事情都是他指使去做的,但是他沒想到蕭如薰那麼能打,給了宋應昌那麼大的底氣,直接對遼東軍發難,這發難發的猝不及防,讓李成樑毫無準備,只好找到他的靠山大佬問計。

李成樑寫了一封信派人火速送給正在老家探病的王錫爵。

自張居正以後,李成樑陸續得到了申時行、許國和王錫爵的庇護,申時行和許國都因爲國本之爭而去職,無法回到朝廷樞紐,無法給李成樑提供應有的庇護了。

但是王錫爵卻很聰明的藉口母親病重回鄉探視,藉此避開了國本之爭的最高潮,所以沒有被牽連,而是暫時請假狀態,趙志皋得以暫代首輔,可以想象的是,王錫爵一旦回朝,欣賞蕭如薰的趙志皋肯定會退居二線。

那時候,李成樑的機會就來了。

ps:喜歡的讀者請點個收藏投個推薦票哦~

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一百六十九 挑釁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九百二十二 流言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九百零五 黑鳩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七十二 癡兒啊!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五百三十二 另有圖謀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七百一十六 他們的膽都被打破了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十五 哱雲勸降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三百七十四 燈塔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二百零五 斬!!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百二十一 本督親自爲將軍牽馬二百 秀才遇到兵六百三十五 考場如戰場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一千零五十六 炸營五十八 惶惶不可終日的朝鮮君臣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一千二百一十六 他就是這樣一個果決的人三 蕙質蘭心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九百三十一 水德三百七十四 燈塔六十七 最後一關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七百六十五 我要去秦國公府借住一晚一千一百一十 有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八十四 談判專家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