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

bookmark

李廷機從蕭如薰的書房出來,也沒回乾清宮的辦事處,而是直接回到了內閣。

眼下除了王錫爵年齡大了沒有足夠的精力在乾清宮辦事,葉向高又要留在內閣居中策應,所以在乾清宮辦事處常駐的就是李廷機,不過有些重要的事情,李廷機也不會直接決斷,而是回到內閣找王錫爵還有葉向高一起商議。

現在大秦的內閣和大明朝的內閣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縱使如此,大秦的內閣也是重要的權力部門,背靠皇帝面向羣臣的他們就是皇帝的傳聲筒,羣臣的防火牆。

李廷機回到內閣的時候,葉向高不在,聽說是去兵部辦事了,王錫爵在其中主持閣務。

該說不說,王錫爵自從擔任大秦帝國第一任首輔以來,就沒有做過太多事情,所有政令也沒有一條是王錫爵提出的,全都是蕭如薰直接提出交給內閣羣臣去完善然後發佈下去的。

李廷機也明白王錫爵的處境,知道王錫爵的存在只是蕭如薰的提線木偶,蕭如薰之所以要看留着六十六歲的王錫爵待在這個位置上,需要的也就是一個乖乖聽話的提線木偶。

王錫爵不要太聽話,皇帝說什麼他就做什麼,皇帝講什麼他都一絲不苟的執行,只要皇帝下令,他立刻就去做。

這對於蕭如薰來說是相當優秀的素養了,但是相比於過去的大明朝,他這個首輔其實堪比當年憲宗朝的『紙糊三閣老』了。

這符合皇帝的意思,但是不符合羣臣的意思,只是大秦朝的皇帝太強,沒人敢和皇帝作對,所以王錫爵這個首輔的位置做的非常穩當,而且當前態勢下,除了王錫爵,其實也沒人太想做這個首輔。

李廷機對眼下次輔的位置已經十分滿意的,完全不想更進一步,葉向高也對現在的位置很滿意,也不想更進一步,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一個很尷尬的身份——前明舊臣。

去年,隆武元年,蕭如薰藉着趙世卿的死,對羣臣展開了一場空前的大清洗,烈度之高強度之大堪比前明洪武四大案,一大批前明舊臣和勳貴死在了這場大清洗之中,而皇帝從基層提拔起來的人則火速接替了他們的位置,掌控了中央權力。

藉此,皇帝穩固了自己的地位,增強了大秦的中央集權,讓大秦的統治快速穩定下來,自那以後,他們這些前明舊臣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

很多前明舊臣的地位都很高,比如王錫爵李廷機和葉向高這三位內閣首腦,還有一些其他部門的首腦,都是站位比較明確,頭腦比較清醒而且不斤斤計較的人,所以他們活下來了。

但是比他們的數量更多的,是蕭如薰北伐過程之中逐漸發掘並且提拔起來的年輕人,對此,他們也有相當清醒的認識,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更別說是改朝換代的事情,就更是如此了。

他們所能做的,就是認認真真辦事,老老實實做人,度過自己的餘生,不要再試圖掀起任何波瀾,僅此而已。

整個大秦帝國唯一可以掀起波瀾的就是皇帝本人,除了他,再也沒有別人。

“首輔,這是陛下交代下來的事情,您看一下。”

李廷機把蕭如薰要辦生日的事情和王錫爵通了氣。

“陛下要辦生日?這是好事啊,陛下三十歲的生日,我大秦也應當好好的慶賀一下才是。”

王錫爵點了點頭:“哦,要叫藩屬國一起來慶賀,嗯,這樣很好啊,正好可以對外宣揚一下我大秦是何等的繁榮富庶,爾張,陛下把這個任務交給你,你可要好好辦理啊。”

說着,王錫爵就把蕭如薰的手令遞還給了李廷機,李廷機接過手令,面色上有些猶豫,四下裡看看沒什麼人,於是便靠近了王錫爵,開口道:“首輔,今日早些時候,我聽說,陛下讓齊將軍把楊應龍的女兒送進宮了。”

王錫爵愣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色彩。

“爾張,此時可當真?”

“自然是真的,陛下的貼身太監總管李勝親自去接人的,用小轎子擡走了,就是往宮裡去的,而且,倭國那邊,陛下不是才傳了旨,說要李如鬆把被俘獲的倭國王室送過來嗎?”

王錫爵壓低了喉嚨:“爾張的意思,倭國王室的女人,陛下也……”

“大概就是如此了,不曾想外面那些閒言碎語居然是真的。”

李廷機的臉上似乎有些興奮的色彩:“陛下終於鬆口了。”

“陛下鬆口了?”

王錫爵四處看看,然後又低聲說道:“皇后那邊沒有什麼反應嗎?”

“就算有,陛下已經讓人送進宮了,有又能如何?只要不談名分,這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嗎?”

李廷機低聲說道:“首輔,您說,這一次陛下想要辦理生日宴會,還出了這檔子事兒,是不是意味着陛下打算在日後重開選秀納妃入宮?”

王錫爵一聽這話就猶豫了。

“這可真不好說,而且,僅僅憑這一點就斷定陛下要重開選秀,放鬆朝政,這也不太可能吧?”

“可能性的確不大,但是至少說明,陛下也不是一直都打算如此壓迫前朝的。”

李廷機開口道:“陛下此番接納了楊應龍之女,估計這個消息很快會傳出,搞不好此番生日宴會上,會有人學着齊大勇給陛下獻一些別的什麼東西,而且要是諸藩屬國在京辦事處的人得知此事,怕也不會無動於衷吧?”

王錫爵深吸了一口氣,尋摸了半晌。

“天威難測,陛下行事作風我等很不瞭解,我等處境尷尬,此事羣臣都可以動彈,我等不能動彈,也不知陛下到底想要做什麼,而且,即使陛下想要放鬆,也不會是在現在吧?”

李廷機感覺王錫爵說的有道理。

年初,皇帝剛剛發佈了告天下人詔,宣佈大秦未來五年的政治綱領和軍事目標,皇帝夢想中的文治武功都還沒有達到頂峰。

一般來說集權帝王怠政的可能是有的,但是那也是在文治武功都達到了心理預期之後纔會有的事情。

唐玄宗想要怠政,那也是二十多年皇帝以後的事情,開元二十多年,那可是唐朝的極盛期。

更別說也有那些一輩子都不怠政的皇帝存在,當今陛下才三十歲不到,精力旺盛,權力慾望極其強烈,這樣的皇帝會突然怠政?怎麼想也不可能。

但是,王錫爵和李廷機可以確定的是,皇帝的心裡還是存在着休息和享受的想法的,否則,也不會要這個女人。

皇帝所想要的,當然也不只是這個女人。

七十四 大明劫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九百二十二 流言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三百八十五 還政二百九十九 老丈人駕臨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六百九十六 耳目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四百零四 優秀的文明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一千一百九十一 豐臣秀次的危機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四十三 地道挖成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楔子 秀吉的野望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五百六十九 向死而生(上)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八百八十六 劉黃裳的慶幸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一千三百零五 與虎謀皮四百零七 理想社會八百 絕不反悔!一 橫越五百年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三十二 炸城牆?!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四百五十 詔書到一百四十三 釜山的倭城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這裡吧!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三百九十六 陳龍正西行記(二)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