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

bookmark

線膛燧發銃可是具有相當的射程和精準度的槍械。

雖然射速比較慢,但是結成軍陣使用段射戰術,也能形成戰鬥力,而且效率遠遠高於鳥銃。

不過訓練一支燧發銃隊需要的精力和投入就更大了,蕭如薰訓練自己直屬的兩千人燧發銃隊就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錢財,這種講究精準度的槍械兵是要用子彈餵養出來的。

這支部隊和全靠數量取勝,閉上眼睛瞎幾把打的鳥銃隊就完全不同了,鳥銃兵就是端着槍面對前方然後閉上眼睛瞎幾把打,因爲鳥銃也完全沒有什麼精準度好說,全靠數量取勝,線膛燧發銃就不一樣了。

所以現在軍隊裡這兩千人的燧發銃手才被稱爲『龍騎兵』,寓意爲蕭如薰這位真龍天子的親衛騎兵,只有他們纔有的稱謂。

現在蕭如薰要把龍騎兵擴編到一萬人。

這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還是微不足道,但是對於軍工部來說,已經是不得了的工作量了。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拿了蕭皇帝那麼多好處,哪有不爲他賣力幹活的道理?

工匠們是這樣認爲的,他們始終保持着滿滿的工作熱情。

視察歸來,蕭如薰對自己手下匠人們的生產能力有了新的認識,便告訴外交官員們不要擔心產量,直接接下外藩們的訂單就好了。

接下來幾天,談判陸續結束,外藩君主們也要趕着回去處理政務了,他們的地位可沒有蕭如薰這樣穩固,來的時候需要蕭如薰派兵威懾,回去的時候也要蕭如薰派兵護送。

李昖很快來找蕭如薰告辭了,他也購買了一批軍火,他沒錢,但是按照他和大秦已經簽訂的一些礦產的開採條約,增加一些年份,就能兌換到相對應的武器,甚至還能得到一些教官的幫助。

與此同時,李昖還就自己最擔心的事情和蕭如薰做了最後的確認。

“陛下,關於世子的事情,臣不知道該如何回去給臣子們一個交代,臣子們希望有個交代的不在少數,臣懇請陛下做主。”

這老傢伙看起來是軟綿綿的好欺負,也的確好欺負,但是涉及到自己王位這個核心利益的時候,連爸爸都敢叫來給自己背鍋。

他的意思很明確,希望大秦明確給個說法,好讓那些喜歡打嘴炮的兩班大臣無嘴炮可打,讓他們閉嘴不要說話,也方便他搞點小動作把光海君拿下。

就那麼簡單一件事情。

對於蕭如薰來說,下達這樣一道旨意是完全沒有什麼阻礙的,本身立嫡立長就是大家共同的規矩,現在李昖沒有嫡子,長子又犯渾不能繼承王位,這個時候世子人選有所空缺時理所當然的。

但是他之前爲了鞏固人心而冊封光海君爲世子,這就讓他本身不佔理了,大秦這個時候要是明確表態,就是在給李昖背鍋。

蕭如薰可不願意莫名其妙背上一個大鍋。

大秦是宗主國不假,但是宗主國行使宗主權更要有大義名分,名正言順的行使宗主權才能讓人心服口服,像李昖這樣子想讓蕭如薰背鍋,很容易讓大秦的名譽受到損失,這種做法蕭如薰肯定不會答應。

“李卿,你想讓嫡子繼承王位的心情朕可以理解,但是你也不能完全不把光海君當作一回事,現在光海君是你冊封的王世子,朕說罷免就罷免,旁人會說朕強行干預你國內政,這不好,朕絕對不會干預你國內政。”

蕭如薰如此說着,李昖心裡其實很想吐槽的。

又是駐軍又是大使館,你的存在感比我的存在感還要強,你倒是不干涉內政,但是我怎麼就覺得那麼怪異呢?

“那陛下以爲應當如何?”

李昖還是想讓蕭如薰給個準話,人年紀大了,就容易各種擔心各種害怕,李昖是真的挺害怕蕭如薰等他回去甩手一封聖旨送過來,正式冊封光海君成王世子,那他就鬱悶了。

“朕的意思就是……”

蕭如薰低聲道:“你且回去,等你那王后當真生下了兒子,然後再尋個光海君犯法的由頭告訴朕,朕才能光明正大的冊封你的嫡子爲王世子。”

蕭如薰把話說到這個地步,李昖要是還想說點什麼,那就是真的不懂事了,所幸李昖活了那麼久也不全是白活着的,他明白了蕭如薰的意思,千恩萬謝的離開了北京。

蕭如薰不得不說李昖這小老頭是有點走火入魔了,對於權力的看重儼然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如此一想,他又忍不住開始擔憂起了未來的自己。

沒有一個人可以長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興趣在同一件工作上,不管是什麼工作都是一樣,皇帝也是一樣,所以這就是爲什麼歷史上很多明君在年紀大了以後都會昏招迭出,比如著名的唐玄宗李隆基。

學術界有一個說法叫做『老年帝王統治力下降』,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中國的很多年輕時非常霸氣的帝王到了老了就會變得昏聵,判斷出錯,昏招迭出,甚至釀成嚴重的後果。

比如漢武帝,比如梁武帝,比如唐玄宗,比如明世宗和明神宗,還有滿清的康熙和乾隆。

這其實非常符合現代的一些論斷,蕭如薰看着遠去的李昖,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也不是一般二般的擔憂。

他的權力慾望和掌控慾望非常強,他自己都有自覺,爲了改變這個時代,爲了帶領大秦走向不一樣的明天,他將全部的權力收到自己手上,不允許任何人的威脅和覬覦。

爲此,他掀起了土改和大清洗,踩着屍山血海上位,成爲了唯一的王者。

有些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和古代的帝王沒什麼不同了,就是這樣的帝王,擔心自己的權力受到威脅,變得非常的敏感。

可回過神來一想,他卻又能想到一些必然的結局和後果,想到王朝可能的崩塌和未來的某些局面,他又忍不住的開始思考自己到底該怎麼做纔好,到底應該把皇權貫徹到底還是尋找其他的方式。

思考了很久之後,他得出了準確的結論。

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六百三十八 三絕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二十三 主動出擊四十三 地道挖成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八百六十六 封妻廕子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楔子 秀吉的野望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一千一百九十一 豐臣秀次的危機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十一 何樂而不爲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十 夜襲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九百六十六 後路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五百九十八 權力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三百零六 暹羅(下)三 蕙質蘭心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一千三百六十一 蕭如薰的託付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一千零五十六 炸營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四百七十四 命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四百五十 詔書到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六百三十五 考場如戰場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