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

bookmark

自然災害應對方略司內的官員人數相當多。

蕭如薰將大量的官員編入其中,很多年輕官員剛剛被選拔出來就被投入這個官署之中,成爲一名辦事員,然後就要開始天南地北的跑腿了。

這樣做也能充分鍛鍊一名官員的辦事能力,擴展他的視野,讓他明白國家如何多災多難,百姓如何困苦,自己身上的責任如何重大等等,意義深遠。

爲了更好地應對這些問題,自然災害應對方略司當中也會被編入大量的專業人員,之前陳經綸和陳振龍父子就被編入其中專門負責治理蝗災,而眼下江南的血吸蟲病的危害一點也不比蝗災要小。

這都是需要整個國家以極強的動員力和執行力發動大量的人力物力負責統籌規劃行動的國家級戰略任務。

此次蕭如薰派了兩個行動隊南下江南,一支行動隊直接去江西和湖廣的駐軍地幫助軍隊建立比較完善的防範血吸蟲的機制,另外一隊則前往南直隸浙江和福建三省進行螺類的捕捉和血吸蟲病發病範圍的考察。

蕭如薰特地囑咐帶隊的郎中劉傳海,告訴他一旦發現相關病例的時候,就要組織人手在附近水體內打撈螺類。

他告訴劉傳海,捕捉螺類的時候,不要親自下手,不能接觸水體,而要用漁網之類的東西捕捉,打撈上來之後不要觸碰,立刻投入沸水之中將之煮死。

至少煮半個時辰,然後將捕捉到的所有螺類立刻送回京師交給他,他要確認一些事情。

劉傳海表示明白,立刻組織人手南下,乘船從京杭運河快速南下,不消五日就抵達了南京,繼而深入江南民間開始按照蕭如薰的要求進行排查,第一站就是太平府當塗縣。

因爲接到了蕭如薰『全面配合大開綠燈』的聖旨,知道茲事體大,代理南直隸巡撫、土改五虎將之一的杜康詠親自帶隊陪同劉傳海一起來到了當塗縣。

南直隸第一把交椅來了,於是太平府知府孫維也一起隨同而來,兩位頂頭上司一起來了,當塗縣縣令趙致禮頓時感到壓力山大。

他請來當地醫生給杜康詠還有孫維一起講述了這個病的存在和危害,得知此病廣泛存在於長江中下游一帶的消息的時候,杜康詠和孫維的面色都不好。

“以前在家鄉也曾偶爾聽聞蟲子入侵人體內致病,但是不曾知道範圍如此之大。”

“是啊,蟲病在家鄉也有發生,但是並不知道居然能傳染那麼多人。”

劉傳海點點頭,開口問趙致禮道:“上任周縣令現在可還好?身體可曾康復?”

這也是蕭如薰囑咐他的事情,他還專門給上任縣令帶來了一些來自中央的慰問品。

“周縣令的身體已經大體康復,服藥之後大爲好轉,估計再休養一段時間就能重新開始工作了。”

趙致禮這樣回覆劉傳海。

“好,我會告訴陛下的。”

劉傳海開口道:“那趙縣令,煩請帶我去一趟向陽村,我想要實地看看那些得病的人還有他們生活的地方的水域,眼下我們所知道的事情,這種病的病原來自於水中,是一種螺所傳播的。”

“螺?”

劉傳海這樣一說,杜康詠和孫維也覺得奇怪。

“什麼螺能傳染這種病?”

“只是螺而已嗎?”

劉傳海點頭。

“陛下就是這樣說的,是一種叫做釘螺的螺類傳播了這個大肚子病,釘螺體型極小,身長還不到一寸,但是能致病的毒蟲就在此螺體內。

此螺長在水裡,能讓毒蟲慢慢長大,並且讓水中佈滿毒蟲,成爲疫水,一旦有人觸碰了疫水,一瞬間,毒蟲就能侵入人體,若要將此病根除,非要盡滅此釘螺不可。”

“原來如此。”

杜康詠和孫維都是江南人,顯然也知道蟲子寄生在人體內的危害,聞之色變。

漢末時徐州刺史陳登喜歡吃生魚,後來患病,腹脹巨大,面色赤紅,名醫華佗給他開了藥方,他吐出活蟲數鬥,華佗禁止他繼續吃生魚,但是陳登不能控制自己,繼續吃,最後藥石無救,然後因此而死,蟲害由此可見。

杜康詠說出了這個故事。

陳登死於蟲病這個故事流傳的還算比較廣泛,算是著名的因爲蟲子入侵體內而死掉的例子,很受到知識分子的關注。

“那對於腹內有蟲的患病之人又該如何治療?”

劉傳海搖頭表示不知:“太醫院的醫者們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看法,我們此來,首要目的是研究出防止此病疫情繼續擴大,而非治療,此病危害深遠,不能繼續讓健康人感染。”

趙致禮開口道:“之前有一名隨同下官去向陽村調查的吏員回來之後患病,醫者給他服用了阿魏積塊丸,他服用之後排出了很多蟲子,腹部腫塊慢慢消除,高熱也不再持續,現在身體正在康復之中。”

劉傳海立刻詢問醫者,醫者表示的確有這個事情,但是他也說這個方法有時管用,有時卻也不見得那麼管用,因爲有些服用藥丸的人當時是好了,但是不久之後又出現了類似的症狀。

“會不會是驅蟲不乾淨,有蟲卵留在體內?”

劉傳海如此詢問。

“不少人也是這樣看待的,所以繼續服用類似的打蟲藥,效果也是不錯。”

醫者給出這樣的答案。

劉傳海點頭,又問道:“既然能醫治,爲何死者還是那麼多,患病之人還是那麼多,至死得不到醫治呢?”

醫者面露慚愧之色,不知該如何回答。

最後還是趙致禮開口解釋。

這個問題牽連出了更大的問題。

“藥材價格並不便宜,數量也不多,有錢服用得起的,多是官宦人家和豪強人家,這些人家都有錢,但是大部分患病者都是赤貧佃農,手上根本沒有餘錢,飯都吃不飽,哪裡還能有錢治病?

雖說醫者父母心,有些醫者的確也是有心施救,但是有藥材的確有限,治不了那麼多人,再說醫館和大夫的數量也實在是少之又少,而病人卻那麼多,多數付不起錢,醫者也要吃飯,不能做虧本的買賣。

所以醫者有心施救,但是病人出不起藥材的錢,有些大醫館倒是願意發善心施藥救治,但是藥材少,能得到救治的人也是百中無一,能治好的更是鳳毛麟角,說穿了,醫者少,藥材少,病人多,窮人多。”

這話一出口,劉傳海面露憤然之色,杜康詠和孫維都是土改官員出身,顯然也想起了數年之前自己的處境和遭遇,面露慨嘆之色。

“前朝多有立下惠民藥局管理地方藥材負責救治百姓,惠民藥局呢?一縣一州之地難道也沒有藥材嗎?”

劉傳海又開口問道。

趙致禮搖頭。

“惠民藥局最開始還好,越到後面,就越只是個幌子,經常性沒有藥材,就算有,也是一些隨處可見的普通藥材,制不成打蟲藥,救不了人,很多地方的惠民藥局乾脆就是個空殼子,早就被前朝地方官給蛀空了。

尋常百姓得了病,要麼咬牙硬挺,要麼弄些生薑之類的煮水,剩下的全看天意,這一兩年的時間陛下把惠民藥局當作重點來抓,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重頭再來,很多藥材我們也得不到。”

說了這些,趙致禮忍不住的搖頭。

而那名醫者則開口嘆息道:“在下授業恩師曾言,世上疑難雜症很多,但是終究有藥可以醫治,唯有窮病,無藥可治……”

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四百四十三 混帳東西!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七 成立鳥銃隊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六百六十三 戰前日常(上)二百四十八 這個人已經簡在帝心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七百六十五 我要去秦國公府借住一晚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四百一十 合作(上)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六十九 蕭李爭鋒(上)四百一十 合作(上)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六百三十七 開槍!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四百六十六 阿門!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八百一十 心虛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七百八十九 運氣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一千三百二十三 血吸蟲之患(下)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二百六十七 送王閣老入宮休息!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二百四十七 議功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五百六十七 拜見晉王殿下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九百一十六 毒酒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七百八十六 逃出生天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