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

bookmark

方從哲來到京師順天府居住已有一年多了。

一年多以前那場腥風血雨之中,因爲早早聽說了很多大戶人家激烈反抗土改從而被滿門殺光的事情,他感覺蕭如薰這次不是說說玩的,也感受到了蕭如薰的不臣之心。

對於很多跟他處境相同的人那種風輕雲淡的想法不同,他非常謹慎,出於自己的謹慎,他親自出動到處打探消息,打探到了不少讓他渾身發抖的消息。

然後他自己到處走走看看,提前觀察到了民間普通百姓的躁動與暴虐的氣息,聽到了不少十分有價值的消息,眼看着局勢一天比一天緊張,他意識到情況不可逆轉。

蕭如薰這次玩真的,不是玩假的。

因此,他極早的嗅到了不對勁的味道,搶在所有人之前將自己的土地和家產交出,因爲表現良好,思想覺悟高,得到了土改負責人的禮遇和稱讚,將家中細軟收藏奉還,只拿走了土地。

與此同時,方從哲聽到了蕭如薰在京師稱帝,推翻大明建立大秦的消息,然後,他被要求不能居住在家鄉,必須要遷居順天府。

時局完全發生了變動,蕭如薰成了最大的那個人,他明白這一切之後,二話不說,立刻帶着家人離開了家鄉,前往順天府定居,完美體現了順民的姿態,因此躲過了大劫。

然後,他在順天府以一介老農的身份向分土地的大秦官員申請領土地,一家人領到了三百畝土地,在順天府耕讀生活,倒也不缺吃喝。

除此之外,還多了不少時間教育自己的孩子們,讓他們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深入瞭解民間疾苦,學習農業技術,一家人之間的感情倒是深了不少。

後來,從南邊過來的他的一些故舊打聽到他的住址,前來拜訪他,並且對他說了一些他離開家鄉前後的事情。

那個時候方從哲才知道自己在家鄉的那些風輕雲淡的朋友們要麼就是被暴虐的羣衆殺死,要麼就是組織人手對抗暴民,結果被在背後給暴民撐腰的秦軍一舉蕩平,滿門抄斬,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幾乎整個家鄉的士紳豪強都給殺的乾乾淨淨,他是最幸運的那個,因爲急流勇退識時務,得以保全家人和部分財務,還在順天府安了新家,全家都很安全,算是因禍得福了。

慨嘆之餘,方從哲心中全是慶幸。

本來,方從哲是打算就這樣度過一生的,但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還有重新進入新朝官場的這一天。

大秦皇帝的招募命令傳達來的時候,方從哲是不敢相信的。

但是前來宣旨的官員和旨意不會作假,大秦皇帝召方從哲進京覲見,不得有誤,着明日立刻進京。

那麼着急嗎?

方從哲自己還沒有擔心起來,方夫人就開始擔心了。

“皇帝收了咱們的土地,應該給咱們一條生路纔是,難道還要趕盡殺絕不成?當時那些官可不是這樣說的。”

方夫人依偎在方從哲懷裡,心中滿是不安。

方從哲抱着自己的夫人,嘆了口氣。

“放心吧,皇帝的聖旨寫的是召見我,不是要找咱們麻煩,咱們交出了土地,到順天府以後耕田讀書,從沒有過任何違法之舉,也沒有和任何違法之人有來往,皇帝殺了那麼多人,也沒牽連到咱們,咱們沒事的。”

這一點方從哲還是很有信心的,他別的本事不大,但是明哲保身的功夫非常到家,因此有人說他的名字從哲的那個『哲』不是先哲的『哲』,而是明哲保身的『哲』,嘲諷他膽小懦弱。

可他感覺膽小懦弱沒什麼不對的,自己對付不了人,會威脅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人,自己又無法反抗,不認慫的話自己家破人亡了誰又會出手相助呢?留下孤兒寡母又怎麼生活呢?

所以他十幾年前果斷向宦官認慫,自己辭官不做,回到家鄉保全家人,十幾年來一家人其樂融融,倒也開開心心,這次的情況和上次一樣,都是家破人亡的境況,他所做出的選擇和之前並沒有什麼不同。

追隨先哲也好,明哲保身一也罷,活着最重要,其他的都可以放到第二位。

這是方從哲的人生哲學,也是他被人家評價爲性格軟弱好欺負的緣由,關鍵他自己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

你看,那些人都去追隨先哲了,而他還活着。

他不認爲皇帝會無緣無故的殺掉這樣一個明哲保身乖巧聽話的他。

果不其然,他賭對了。

皇帝沒有要找他麻煩的意思,而且恰恰相反,皇帝想要任用他。

“葉向高葉卿向朕舉薦了你,說你有辦實事的能力,也顧全大局,爲人正直,朕想要看看你到底值不值得葉卿這樣的稱讚和擔保。”

方從哲這才明白自己那麼乖巧不鬧事還是給皇帝惦記上的原因,原來是葉向高這位大神的建議。

他和葉向高也算是舊識,還在做官的時候,兩人有過一些交際。

王錫爵李廷機和葉向高,這三人在大明遺臣眼中可是非常複雜的形象。

一方面他們都是前明的官員,地位也不低,但是現在卻成了大秦的內閣輔臣,尤其是王錫爵,前明做首輔,現在還是首輔。

有人暗中稱他們是貳臣,但是沒人敢公開說,甚至不敢往外透露,因爲他們知道,當今皇帝是一個一言不合就殺人的馬上皇帝,大清洗纔過去沒多久,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第二次。

那些死掉的人的血跡還沒有清洗乾淨,誰敢亂嚼舌根?

這一點上方從哲就很瞧不起那些人了。

心裡不爽,羨慕嫉妒人家能在兩朝混得開的能耐,就罵人家是貳臣,自己要是有這個機會肯定也屁顛屁顛的往上湊。

但是他們除了打嘴炮,什麼也不會,人皇帝就是看不上他們,寧願給兩個行腳商人官做,也不給他們當官,那是十足的僞君子,表面偉光正,私下裡一肚子男盜女娼。

方從哲就不一樣,他是真慫,也是真的想當官,一旦有機會,他纔不在乎什麼別的東西,慫就是慫,面對皇帝而慫,不丟人。

他是天底下最大的那個,一言不合就殺人,我無力反抗,所以我實話實說,我是真的怕。

於是方從哲跪在蕭如薰的面前,向蕭如薰表達了自己願意爲新朝效力的殷切期盼。

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七百二十五 蠢貨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三百二十五 利瑪竇一千二百五十五 簡單易懂的指令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十四 武官的困境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六百五十八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十二 煩躁的哱雲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一千零七十六 斷尾求生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七百二十五 蠢貨五十九 巨人始動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九百七十三 興亡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四百四十三 混帳東西!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二百九十一 坦白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九十九 平壤終焉五百九十八 權力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七十二 癡兒啊!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四百五十二 船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四百八十九 治標治本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三百零三 燧發槍(下)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