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

bookmark

方從哲來到京師順天府居住已有一年多了。

一年多以前那場腥風血雨之中,因爲早早聽說了很多大戶人家激烈反抗土改從而被滿門殺光的事情,他感覺蕭如薰這次不是說說玩的,也感受到了蕭如薰的不臣之心。

對於很多跟他處境相同的人那種風輕雲淡的想法不同,他非常謹慎,出於自己的謹慎,他親自出動到處打探消息,打探到了不少讓他渾身發抖的消息。

然後他自己到處走走看看,提前觀察到了民間普通百姓的躁動與暴虐的氣息,聽到了不少十分有價值的消息,眼看着局勢一天比一天緊張,他意識到情況不可逆轉。

蕭如薰這次玩真的,不是玩假的。

因此,他極早的嗅到了不對勁的味道,搶在所有人之前將自己的土地和家產交出,因爲表現良好,思想覺悟高,得到了土改負責人的禮遇和稱讚,將家中細軟收藏奉還,只拿走了土地。

與此同時,方從哲聽到了蕭如薰在京師稱帝,推翻大明建立大秦的消息,然後,他被要求不能居住在家鄉,必須要遷居順天府。

時局完全發生了變動,蕭如薰成了最大的那個人,他明白這一切之後,二話不說,立刻帶着家人離開了家鄉,前往順天府定居,完美體現了順民的姿態,因此躲過了大劫。

然後,他在順天府以一介老農的身份向分土地的大秦官員申請領土地,一家人領到了三百畝土地,在順天府耕讀生活,倒也不缺吃喝。

除此之外,還多了不少時間教育自己的孩子們,讓他們學習知識的同時,也深入瞭解民間疾苦,學習農業技術,一家人之間的感情倒是深了不少。

後來,從南邊過來的他的一些故舊打聽到他的住址,前來拜訪他,並且對他說了一些他離開家鄉前後的事情。

那個時候方從哲才知道自己在家鄉的那些風輕雲淡的朋友們要麼就是被暴虐的羣衆殺死,要麼就是組織人手對抗暴民,結果被在背後給暴民撐腰的秦軍一舉蕩平,滿門抄斬,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幾乎整個家鄉的士紳豪強都給殺的乾乾淨淨,他是最幸運的那個,因爲急流勇退識時務,得以保全家人和部分財務,還在順天府安了新家,全家都很安全,算是因禍得福了。

慨嘆之餘,方從哲心中全是慶幸。

本來,方從哲是打算就這樣度過一生的,但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還有重新進入新朝官場的這一天。

大秦皇帝的招募命令傳達來的時候,方從哲是不敢相信的。

但是前來宣旨的官員和旨意不會作假,大秦皇帝召方從哲進京覲見,不得有誤,着明日立刻進京。

那麼着急嗎?

方從哲自己還沒有擔心起來,方夫人就開始擔心了。

“皇帝收了咱們的土地,應該給咱們一條生路纔是,難道還要趕盡殺絕不成?當時那些官可不是這樣說的。”

方夫人依偎在方從哲懷裡,心中滿是不安。

方從哲抱着自己的夫人,嘆了口氣。

“放心吧,皇帝的聖旨寫的是召見我,不是要找咱們麻煩,咱們交出了土地,到順天府以後耕田讀書,從沒有過任何違法之舉,也沒有和任何違法之人有來往,皇帝殺了那麼多人,也沒牽連到咱們,咱們沒事的。”

這一點方從哲還是很有信心的,他別的本事不大,但是明哲保身的功夫非常到家,因此有人說他的名字從哲的那個『哲』不是先哲的『哲』,而是明哲保身的『哲』,嘲諷他膽小懦弱。

可他感覺膽小懦弱沒什麼不對的,自己對付不了人,會威脅到自己身家性命的人,自己又無法反抗,不認慫的話自己家破人亡了誰又會出手相助呢?留下孤兒寡母又怎麼生活呢?

所以他十幾年前果斷向宦官認慫,自己辭官不做,回到家鄉保全家人,十幾年來一家人其樂融融,倒也開開心心,這次的情況和上次一樣,都是家破人亡的境況,他所做出的選擇和之前並沒有什麼不同。

追隨先哲也好,明哲保身一也罷,活着最重要,其他的都可以放到第二位。

這是方從哲的人生哲學,也是他被人家評價爲性格軟弱好欺負的緣由,關鍵他自己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

你看,那些人都去追隨先哲了,而他還活着。

他不認爲皇帝會無緣無故的殺掉這樣一個明哲保身乖巧聽話的他。

果不其然,他賭對了。

皇帝沒有要找他麻煩的意思,而且恰恰相反,皇帝想要任用他。

“葉向高葉卿向朕舉薦了你,說你有辦實事的能力,也顧全大局,爲人正直,朕想要看看你到底值不值得葉卿這樣的稱讚和擔保。”

方從哲這才明白自己那麼乖巧不鬧事還是給皇帝惦記上的原因,原來是葉向高這位大神的建議。

他和葉向高也算是舊識,還在做官的時候,兩人有過一些交際。

王錫爵李廷機和葉向高,這三人在大明遺臣眼中可是非常複雜的形象。

一方面他們都是前明的官員,地位也不低,但是現在卻成了大秦的內閣輔臣,尤其是王錫爵,前明做首輔,現在還是首輔。

有人暗中稱他們是貳臣,但是沒人敢公開說,甚至不敢往外透露,因爲他們知道,當今皇帝是一個一言不合就殺人的馬上皇帝,大清洗纔過去沒多久,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第二次。

那些死掉的人的血跡還沒有清洗乾淨,誰敢亂嚼舌根?

這一點上方從哲就很瞧不起那些人了。

心裡不爽,羨慕嫉妒人家能在兩朝混得開的能耐,就罵人家是貳臣,自己要是有這個機會肯定也屁顛屁顛的往上湊。

但是他們除了打嘴炮,什麼也不會,人皇帝就是看不上他們,寧願給兩個行腳商人官做,也不給他們當官,那是十足的僞君子,表面偉光正,私下裡一肚子男盜女娼。

方從哲就不一樣,他是真慫,也是真的想當官,一旦有機會,他纔不在乎什麼別的東西,慫就是慫,面對皇帝而慫,不丟人。

他是天底下最大的那個,一言不合就殺人,我無力反抗,所以我實話實說,我是真的怕。

於是方從哲跪在蕭如薰的面前,向蕭如薰表達了自己願意爲新朝效力的殷切期盼。

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五百九十四 好黑六百九十三 不速之客(上)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七百五十六 朱翊鈞最大的錯誤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一百六十九 挑釁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四百零四 優秀的文明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八百二十三 無路可退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六百一十 敢不敢?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一千二百八十三 陸海之爭(下)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一千二百三十七 大秦的文明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六百五十八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二百零五 斬!!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