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

bookmark

蕭如薰讓人把毛紡織機從英國弄回來不是什麼難事,搞一些紡織工人回來也不是難事,這件事情最難的反而是改良綿羊種。

倒也不是說現在的蒙古羊和青海羊就不好弄,但是經濟價值沒有那麼高,以後一旦全面向全國鋪開,那麼大的市場,總要有些增高經濟效益的手段。

但是這個蕭如薰也不擔心,事情總有第一次,有了第一次,以後很多事情都好辦了。

毛紡織機弄回來之後,蕭如薰將皇莊內的紡織高手們聚集到一起,讓他們學習毛紡織技術,然後叫來一羣工匠把毛紡織機鑽研透,然後開始仿製,仿製的過程中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還要改進。

毛紡織機的出現和毛衣的出現讓內閣和財政部的一票大臣意識到了一直被他們刻意忽視的大草原上驚人的財富潛力。

草原上有羊有牛有馬,首先可以解決一部分肉類需求和一部分百姓的需求,而羊在原先來看只是吃肉喝奶用的,渾身的毛並沒有太多的意義,但是現在看來,這些羊纔是最重要的。

羊的毛可以紡織出舒適保暖的羊毛衣,對於現在這個越來越嚴寒的冬天來說,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保暖品。

而需要穿衣服的人類的數量是多少呢?

無限接近百分之百。

大秦一億三千萬子民,就意味着有一億三千萬的市場,以國家力量推動羊毛衣的售賣,一定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開這個市場,讓羊毛衣成爲百姓不可或缺的過冬保暖品。

而如此一來,財政部和內閣最擔心的無法招募到足夠的百姓去草原放牧這個事情也有解決的方法了,看到利益,自然會有人願意去草原上放牧。

看到了那麼大的羊毛衣市場和羊毛的利潤,會有人不動心嗎?

蕭如薰會表示皇莊第一個在草原上搞牧場放牧,搞羊毛衣,搞羊毛褲,還可以搞羊毛襪,甚至各種手套之類的,首先先讓北方駐防軍的部隊裝備上這些保暖用品,保證他們在嚴寒之中不會被凍傷。

這就是開源了,將原先被中原王朝視作一點意義也沒有的草原變成很有經濟意義的放牧場,用草原的所有來改善中原百姓的生活和體質,這項工作怎麼看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至於大秦是否會出現那種羊吃人的圈地運動,蕭如薰也並不擔心。

英國地少,還沒有大秦一個行省大,羊吃人是必然的,而大秦就不同了。

整個北方那麼大一片大草原在,那麼多無人區可以用來放牧,到時候國家在那裡劃分一些區域出來專門用來放牧,他還真不相信大秦的牧民會把整個北方大草原都給佔滿了。

要真能那樣,他反而更加高興了。

那草原就真的成爲中原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算未來出了什麼事情,爲了這份利益,王朝也不會選擇輕易地放棄草原,而會繼續堅持佔有草原,保持足夠的戰略縱深以應對沙俄的威脅。

往更北邊更西邊前進的黑水密探已經回來向蕭如薰報告,大秦西北邊疆繼續往西邊北邊探索,除了蒙古諸多部落所佔據的地盤之外,他們還提到了一個羅剎國的存在。

蕭如薰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俄羅斯,俄羅斯的擴張真的是一個傳奇故事,細細講來也不知道有多少東西可以講。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這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大平原到如今也沒有給俄羅斯帶來足夠的經濟利益,因爲氣候嚴寒不適宜人類居住,所以經濟開發上並不充分,但是政治軍事上的意義可能更大一些。

蕭如薰沒有興趣往西伯利亞擴張,雖然那裡有很多樹木資源,或許還有很多礦藏,但是距離太遠了,氣候也實在是惡劣,難以發展農業,不適宜人類居住,生活上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若要經營,沒有現代手段的話成本實在太高,入不敷出,除了增加戰略縱深以外,蕭如薰也看不出這塊土地對大秦的意義。

可是要論戰略縱深,大秦已經足夠了,完成蕭如薰的三個階段北伐任務,大秦的擴張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國土並不是越大越好,而要看能否有效利用,或者能否成爲戰略緩衝,這些都是價值所在。

完成北面三段擴張任務,進至貝爾加湖一線,蕭如薰覺得大秦已經有足夠的戰略縱深應對一切問題了,再往北擴張,去追求那個虛無縹緲的嶺北行省,只是徒增軍費而已。

至於沙俄人以後會不會來這裡和大秦打仗,蕭如薰也不擔心,來就來好了,看看是你們能撐還是我們能撐,這根本不算問題。

可別把大秦當作滿清。

就眼下來說,最大的敵人還是橫在大秦北面大草原上的諸多蒙古部落,全部殺光也不現實,遇到願意投降的那就讓他們投降,劃定區域給他們限定居住,築城,讓他們放牧,結成經濟利益同盟,慢慢馴化他們。

但是蕭如薰的最終目的是把這一片區域的敵對的蒙古部落一掃而空,這也是必然會實現的目標。

大家一直都是戰爭狀態,連宣戰都不用,準備好了就開打,突然襲擊什麼的都是家常便飯。

佔據河套的套虜和青海土默特是第一個要消滅的目標,消滅他們恢復河套掌控青海,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什麼時候開戰戰爭進行到什麼地步,以我爲主,不再以敵爲主。

本來蕭如薰以爲做全面戰爭的準備需要更多的時間。

但是隆武五年下半年的時候,參謀總部就報告說很多物資已經完全到位,繼續鞏固是可以繼續的,不過是否可以考慮提前出兵征戰?

蕭如薰思考再三,否決了參謀總部的提議,他想給民衆多一點時間休養生息。

不過時間到了隆武六年五月份的時候,因爲套虜發動了好幾次突襲都被西北兵團打的落荒而逃,西北兵團屢次上報都說套虜不堪一擊,請求主動出擊。

就先在秦軍裝備和訓練度來說,這的確是應該的,尤其是作爲北伐主力之一的西北兵團,訓練度還在關中兵團之上,更有四個野戰軍和一個騎兵軍的十五萬兵力,兵力雄厚,實力突出。

確實是萬事俱備了。

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八十七 戰爭財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五百六十七 拜見晉王殿下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七十一 一片公心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千一百八十 武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六百三十八 三絕六百五十五 一個都不會放過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軍侯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六百三十八 三絕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七百二十五 蠢貨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四百八十七 密謀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二百九十一 坦白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軍侯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八百五十五 多事之秋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五百九十九 困獸一千零七 兩杯酒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千一百二十 物是人非罷了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三百零五 與虎謀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