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

bookmark

坐在上首,四十八歲的皇帝蕭如薰深吸了一口氣。

“你們都坐下。”

站起來的幾個人老老實實的坐下。

“太子,你是怎麼看的?”

蕭如薰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而是扭頭看向了坐在側後方的蕭振邦。

蕭振邦年已二十五,已經長大成人,從他十八歲開始,蕭如薰就帶着他一起處理一些日常政務,讓他熟悉政務的操作方法和羣臣慣用的推諉手段。

蕭振邦站起身子。

“兒臣以爲,此事並非是某個人的過錯,也不是考試的過錯,而是新式學堂教育體系確立時間尚短所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蔡部堂說的對,教育乃國之大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立竿見影在教育上是不正常的。

大學堂的建立需要考慮到很多東西,後續的支出遠遠超過建設的支出,合格的老師,合格的祭酒,合格的地方環境,還有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東西需要支出,所以這也是財政部力所不及的地方。

若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需要我們立刻做些什麼,只需要按照眼下的計劃一步一步的實施,不用十年,這個問題自然而然的就解決了,那個時候再回想現在,也許會產生很好笑的感覺。”

蕭振邦說完之後便坐下。

蕭如薰看了看羣臣。

“都聽到太子是怎麼說的了?”

“是。”

羣臣回覆。

“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加大財政支出就能立竿見影的事情,朝廷規劃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多提及那些有的沒的,也不要多做爭吵,那沒有意義。”

“臣惶恐。”

“臣失言。”

許勁光和陳淵站起身子認錯。

蕭如薰讓他們坐下。

“教育是百年大計,官員選拔也不急於一時,缺乏官員,那就儘量多安排一些官員去這些苦寒之地多多歷練,所有新選拔的官員都要去苦寒之地多做歷練,去的越遠,越是荒蕪苦寒,以後升遷就能得到更多的照顧。

這是朕一早就安排妥當的,邊遠地區基層官員優先提拔,隆武八年以後選拔的官員全部都要前往邊遠苦寒之地歷練三年以上才能往回調,有這些政策打底,缺官員不是最大的問題,陳部堂,你不要太憂心。”

“臣遵旨。”

陳淵表示明白。

“但是教育問題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按部就班固然重要,但是讓更多的人讀書,讓更多的人識字,這是朕一早就定下的目標,如今大秦的人口數目大量增長,未來對教育的需求會更大,謝部堂。”

蕭如薰點了謝禾的名,自從土改任務結束之後,蕭如薰就把在全國各地都歷練過的謝禾調回中央擔任了民政部尚書,一干就是八年。

聽到蕭如薰點名,謝禾立刻站了起來。

“陛下。”

“大秦今年的人口普查做的怎麼樣了?”

“回陛下,今年的人口普查已經結束,大秦今年新增人口三百七十八萬六千七百三十九人,較去年多了二十七萬人,如今大秦已有人口一億六千一百零五萬餘。”

蕭如薰點了點頭。

“從隆武三年四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至今,十六年了,大秦人口增長了三千多萬,朕很是開心,人口增長如此之多,也證明諸位臣工的工作不曾懈怠,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功績,是會載入史冊的,諸位臣工不可妄自菲薄。”

“臣遵旨。”

羣臣齊聲道。

“當然,這也不是結束,治理國家,沒有結束可說,那麼多人需要吃飯,那麼多人要看病要讀書,都是支出,都是國家的任務,他們若是吃不飽飯,上不起學,看不起病,那就是國家的無能,你們的無能!”

蕭如薰伸手指了一圈全大秦的高級官員們,羣臣低下頭,並不敢言語。

“二十年了,朕登基稱帝二十年了,二十年來,朕捫心自問,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一件不是爲了萬民謀福祉,沒有一件不是爲了大秦的強盛。”

這樣說着,蕭如薰站了起來,一邊踱步,一邊如數家珍般的將自己的功績一一說出。

“隆武元年末二年初,朕討滅女真,平定楊應龍叛亂,討伐倭國,開國三大徵,讓大秦穩定下來,隆武六年中,朕派兵攻取河套,討平青海。

隆武七年,朕北伐喀爾喀,剿滅察哈爾,收服科爾沁,將左翼蒙古討平,將喀爾喀消滅,進軍北海,將北虜消滅得乾乾淨淨,武功遠邁漢唐。

隆武十三年,朕統兵西征,討伐瓦剌四部,準噶爾,土爾扈特,和碩特,杜爾伯特,朕與之大戰,將之討滅,將大秦軍隊帶到只有唐軍纔到過的地方。

隆武十四年,察合臺國殺我商旅百姓,朕一怒興兵,統兵討伐察合臺,葉爾羌國黑白不分,妄想聯合察合臺一併抵抗我大秦天兵,朕一併將之討滅,重收西域於囊中,重設西域都護府。

隆武十五年,烏斯藏區部落頭人殺我商旅,朕派兵討伐之,大秦天兵如摧枯拉朽一般將之討滅,朕下令增設烏斯藏都護府,施行土改,從那時開始至今,已經五年了,大秦已經掃平周邊一切惡鄰,古往今來,誰能做到?”

蕭如薰走到每一個臣子背後,繞了一圈,又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緩緩坐下。

“朕說這些,不是爲了誇耀自己的功績,真的功績無需誇耀,萬民自會傳唱,朕這樣說,是要讓你們知道,你們正在治理的,是一個何等龐大的國家,是一個何等偉大的國家。”

蕭如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水。

“陛下所言,爾等都聽到了?”

徐光啓接下了話茬。

“是。”

羣臣回覆。

“既然聽到了,就要明白陛下對爾等的期許,大秦之龐大,前所未有,我等所能掌控治理的地區,還沒有想象中那麼多,那麼大的國土,若要消化掉,確實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是隻要政策到位,就沒有我們做不到的事情。”

“是。”

羣臣再次回覆。

“好了,說了這麼些,是要讓你們明白自己身上的擔子,大秦的國土前所未有的大,但是咱們的州縣還沒有完成規劃,更遑論建設,大軍遠在邊疆戍守,雖然驅使俘虜放牧,補給也並不容易。

打下來並不意味着就屬於咱們,屬於咱們也並不一定要移民過去治理,選擇要害的地方就好,但是該掌握的一定要掌握,這對於我們,對於後人,意義非凡,望諸位臣工多多努力。”

“臣遵旨。”

羣臣起身,向皇帝表達自己的遵從。

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五百八十四 摒棄前嫌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四十六 寧夏亂平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七 成立鳥銃隊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四百七十四 命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七百六十二 趙志皋覺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些什麼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一千二百三十七 大秦的文明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一百一十二 紅線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六十五 戰與和(下)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三百四十六 焦土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四十二 兔死狐悲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二百四十五 他們都在厲兵秣馬的準備着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五百五十三 往南一千二百四十四 喘口氣,歇一歇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千一百八十 武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八百 絕不反悔!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十一 何樂而不爲六百三十八 三絕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五十八 惶惶不可終日的朝鮮君臣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一千三百五十四 羊毛紡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