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

bookmark

太上皇在隆武十五年春二月去世了。

去世前三個月,振邦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了,太上皇非常高興的抱着自己的又一個重孫子,取了『志雄』的名字。

或許是覺得自己的一生已經圓滿了,三個月後,太上皇在萬壽宮的家宴之後,含笑而終,沒有一點痛苦,享年七十二歲。

而此時,蕭家第三代已經有二十一個孩子了,振邦的側妃張氏又誕下了一個女兒,振邦的第四個孩子出世了。

太上皇應該是非常高興的,很開心的才離去的,當然,唯一有點可惜的是,太上皇去世的時候,小孫子振武還小,才十三歲,還沒能結婚生子。

而今年上半年,振武結婚才半年,一妻一妾全部懷孕,因爲北方冬天冷,她們的預產期又在明年正月,於是振武擔心她們的身體,向蕭如薰請求去了南京行宮陪伴妻妾生子。

蕭如薰在振邦和振武之後就沒再和彩雲生孩子了,彩雲年紀不小了,再生孩子會傷元氣,蕭如薰不捨得讓彩雲冒這樣的危險,就決定不再要孩子。

或許是上天垂簾,把蕭如薰沒有生下來的孩子的份額全給轉移到了振邦和振武身上,兩小子一個比一個能生,振邦結婚半年,一妻兩妾全部懷孕,唰唰唰三個兒子生下來,把太上皇高興壞了。

現在振武也是一樣,一妻一妾全部懷孕,可想而知以後子孫也不會少。

蕭氏皇族的傳承再也沒有任何問題了,大臣們也沒就在這種事情上繼續和皇帝說三道四,皇帝的確只有一個皇后,但是皇帝也讓自己的兒子多娶妻生子,沒有讓兒子們也學自己搞一脈單傳。

蕭如薰是沒有想太多的,但是當他知道自己也當了爺爺的時候,那種感覺還是很奇妙的。

看着小不點們在自己面前亂竄,喊自己皇爺爺,那種感覺,就感覺是突然人生圓滿了一樣,鐵血了一生的蕭如薰在看到這些小肉球的時候,忽然間流露出了讓他自己都難以置信的溫柔。

隔輩親隔輩親,或許,真的是有它的道理的。

老的就是喜歡小的,不喜歡大的,蕭如薰對待振邦和振武一直都保持着嚴父的態度,可面對孫子孫女們的時候,態度就完全軟化了,幾乎毫無立場,讓振邦都忍不住對蕭如薰抱怨,讓蕭如薰不要太寵孩子們。

知道歸知道,做歸做,振邦現在算是明白蕭如薰當年說的話了,爲什麼蕭如薰當初擔心太上皇,就和他現在擔心蕭如薰一樣,會把小孫子小孫女們給寵壞了。

蕭如薰最寵愛的就是振邦的嫡長子志高,志高的名字是太上皇給取的,帶着太上皇和皇帝的期待,是大秦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志高從小就被精心照顧,三歲的時候就被蕭如薰放在腿上教識字,長得濃眉大眼,聰明伶俐的,蕭如薰覺得自己已經把振邦教出來了,接下來,也該好好的教育一下志高,把自己的精神傳承下去。

自己能活多久,就要傳承多久,只要還活着,就要不斷的盡力傳承,不能讓大秦眼下的大好局面遭到破壞。

對振邦,蕭如薰是放心的,振邦會是一個合格的皇帝,而他的孩子們呢?志高呢?可以承擔起這個龐大帝國的重擔嗎?

蕭如薰不敢說,也不敢揣測,只知道自己一定要這樣做,要盡到自己的努力,儘可能地把這個局面延續下去,延續個一兩百年之類的。

再往後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蕭如薰也不知道。

臨近年末,快要過年了,蕭氏皇族也準備着張羅着要過年了,今年蕭氏皇族的數量和當初隆武二年過年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當初只有二十幾人,現在,已經有五十多人了。

小傢伙們滿地亂跑,看的蕭如薰很是開心。

對皇族,蕭如薰是優待的,也是限制的,多加思慮,多加照顧,現在三位兄長都還在,不過三名王爵的繼承人蕭如薰已經確定了,剩下的第二代的孩子們,也是各有安排。

除了繼承爵位香火的三個,其他的都給放到外面部門去辦事,振武對火器很有興趣,就被蕭如薰丟到了軍工部,跟在趙士禎身邊學習,擔任職位。

大哥二哥三哥的孩子們也有被丟到軍工部的,丟到工部的,還有一個去了教育部,一個去了醫部,蕭氏二代的男丁們就這樣被安排妥當了。

蕭如薰的本意就是讓他們自謀生路,在沒有爵位加成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才學爭取俸祿生活,而不是去做寄生蟲。

蕭氏皇族有最好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如果這樣還不能學有所成,蕭如薰會對他們非常失望,更不會給他們什麼好東西了。

政治穩定永遠是第一位的,皇位的傳承永遠容不得任何人的干預,蕭如薰不管對後代們多麼仁慈,這一點永遠也不會改變。

好在現在通過他的安排和統籌,這個模式得到了比較好的運行,之後會發生什麼,他也不能預測。

振邦的皇位繼承權是板上釘釘的,至於他的下一代,蕭如薰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看到他們長成。

處理完了書房裡的事情,蕭如薰去了坤寧宮,去見彩雲,彩雲的精神和身體都還不錯,現在將振邦的兩個女兒清麗和清荷帶在身邊照顧着。

家裡男孩子多,蕭如薰就更加寵愛清麗和清荷兩個小孫女,看到她們,就忍不住上前抱住兩個討人喜歡的小丫頭。

“清麗清荷總是讓我想起當年盈盈還小的時候,可惜那個時候我四處征戰,沒什麼時間陪着振邦和盈盈,所以現在能陪着清麗和清荷,也算是一點微不足道的補償吧,對了,盈盈最近可有來信?”

蕭如薰詢問彩雲。

彩雲溫婉的笑着,把剝好的蜜橘送了一瓣到蕭如薰的嘴裡:“還來什麼信啊?這不馬上就要回來了嗎?也是你不好,把竟成派到了那麼遠的地方戍邊,否則盈盈也不用大老遠去探望竟成了。”

“男兒漢大丈夫,還是大秦軍人,軍校畢業,如果不能去邊疆戍守,吹風吃沙,是會被人看不起的,以後還怎麼升職?竟成可是大秦最年輕的旅帥了,你想讓竟成一輩子都只做個旅帥?那麼好的天分,在振邦這一代人裡,竟成可是數一數二的。”

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二百五十八 留守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六百二十八 豬一樣的對手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一百三十四 血戰碧蹄館(三)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兩銀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說說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二百六十七 送王閣老入宮休息!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零八十四 傳奇的毛文龍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十二 煩躁的哱雲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八百 絕不反悔!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四百九十七 選將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一千二百六十 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一千零九十 憫農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八百 絕不反悔!六百三十四 天道好輪迴,上天饒過誰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二百六十九 王錫爵的最後努力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一千三百四十二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下)一千一百九十八 失敗的談判(下)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十 夜襲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八百 絕不反悔!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