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

德川家康沒有違背條約上的約定,當然也是不敢的,對於他而言,眼下雖然取得了殺死豐臣秀吉的功績,但是豐臣氏的殘餘勢力還在京都盤踞着,豐臣秀次和前田利家還活着,尤其是前田利家,對豐臣秀吉比較忠心,要想讓前田利家放棄豐臣家而跟隨他,難度不小。

而且就算接受了前田利家,難保前田利家不會成爲德川家康自己的“德川家康”,成爲外樣大名的頭頭,繼續威脅他的幕府政權,那樣的結果絕對不是德川家康想要的,他不會學習豐臣秀吉,沒有辦法蕩平的就談判,他會直接用兵力平推過去,徹底蕩平豐臣家的殘餘勢力。

西國大名基本上都是豐臣秀吉的擁護者,他們的主力都在朝鮮分崩離析了,一個都沒能回來,現在,正是蕩平整個西部最好的時機,德川家康幾乎是立刻就下令全軍整備,兵分三路開始前進,左右兩路分別交給兩個除他之外最強的大名,他帶着德川本部的三萬多軍隊,以本多忠勝爲前鋒,直接朝着京都的方向進軍。

在此之前數日,他已經派人秘密前往他的領地關東,去往江戶城告知他的大本營自己要起兵反抗豐臣秀吉的消息,讓他們鞏固領地,嚴防死守,等待他的軍隊到達,裡應外合兩面夾擊,一起將豐臣氏的殘餘勢力掃除,定鼎天下。

這是作爲軍師的黑田如水的計策,他爲德川家康規劃計策,設計路線,確定了幾條最方便的路線,在和明軍達成妥協之後,後顧之憂已經消失,他們必須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定鼎日本,消滅敵對勢力,因爲明軍方面有隨時反水的可能性,這一點黑田如水和德川家康一樣,都有疑惑。

他們並不信任明軍,因此在分兵之前,還留下了五千人駐守名護屋城,將火炮全部放在了名護屋城的高處,隨時防備着明軍再一次的海上來襲,與此同時,德川家康將豐臣秀吉的頭顱和他的隨身手杖帶給了蕭如薰,表示這就是豐臣秀吉的首級和信物,蕭如薰需要的東西已經都得到了,希望蕭大提督謹守諾言,不要背棄同盟。

蕭如薰哈哈大笑着接待了日使,在旗艦上設下宴席款待這名使者,與他把酒言歡,使之盡興而歸,席間還對他說明軍早就不想繼續打仗了,馬上就回去休整,等過一陣子再來接收三島和賠償款,讓他們提前準備好。

之後,蕭如薰目送日使離開,還在日使完全離開之前扯着嗓子喊了一聲“全軍準備撤退”,讓日使聽到了這句話,等這個使者把這句話傳回去告訴德川家康和黑田如水的時候,這兩人雖然還是有些不安,但是多少放心了一些,同時愈加感到時間緊迫,便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開始攻略日本。

他們這裡在爭分奪秒,蕭如薰實際上也在爭分奪秒,得到豐臣秀吉的頭顱之後,他向玄蘇確認了這個頭顱的確是屬於豐臣秀吉,於是蕭如薰當即便決定全軍回師朝鮮釜山,他乘快船先走,讓水師主力盡快的趕回釜山。

蕭如薰乘快船,花了大半天,在半夜的時候趕回了釜山,又在第二天上午趕回了大邱大營,見到了袁黃。

蕭如薰離開的這幾天裡面,有着蕭如薰授權的袁黃還是很好的統御着明軍的驕兵悍將們,除了李如鬆幾天不來點卯之外,吳惟忠和麻貴這兩位南兵和宣大兵的頭腦人物還是很給袁黃面子的,他們在,那麼明軍的主力就聽從命令,李如鬆驕狂一些,袁黃並不在意,蕭如薰也不在意。

不過等蕭如薰回來的消息傳開之後,李如鬆還是帶着努爾哈赤用極快的速度來到了中軍大帳參加軍事會議,軍事會議上,蕭如薰宣佈了這幾天的最大戰果——日本政變結束,豐臣秀吉已死。

接着,他出示了豐臣秀吉的頭顱。

“釜山倭寇之所以缺糧缺水還缺物資,卻依然死死守着城池不投降,原因就在於他們還對日本國內的豐臣秀吉抱有幻想,他們不相信豐臣秀吉會拋棄他們,他們堅信豐臣秀吉會來救他們回去,所以才一直堅持到現在,如果他們知道豐臣秀吉已死,德川家康政變成功,他們的抵抗意志會徹底崩潰。”

接着,蕭如薰下令給袁黃。

“袁贊畫,你馬上組織軍中文書,書寫至少一千份的寫着『太閣已死』字樣的紙張,捲起來,用箭射入每一座倭城之內,傳遞豐臣秀吉已死的消息,然後我們大張旗鼓的把豐臣秀吉的頭顱送到倭寇主城裡交給倭寇的總帥,他會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

袁黃摸了摸鬍鬚,胸有成竹的笑道:“兵法雲:攻城爲下,攻心爲上,這一招攻心計直戳倭寇的命門,這個消息一旦傳出,我軍再下達最後通牒,不怕倭寇裡面那些膽小怕事的不投降,只要有一個投降了,那麼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最後剩下一兩個不降,我們就是強攻也能攻下了。”

蕭如薰點了點頭,把作戰命令宣佈下去,讓明軍全軍停止休整,全部集合準備決戰,袁黃迅速組織軍中文書將蕭如薰要求的攻心計完美的重現出來,短短的時間內就寫了好幾千份這樣的紙張,然後綁在了箭身上,組織了一批宣大弓弩手抵達各個倭城之下,在倭寇們驚恐眼神的注視下,開始了行動。

倭寇們則是意外的發現明軍沒有使用火炮攻擊,而是使用了弓弩這個基本上沒怎麼使用過的武器。

數千支箭射向了城內,沒能殺傷什麼人,但是箭身上的東西卻比火炮更有殺傷力。

日本軍隊此時的識字率極低,基本上只有部分中高級軍官才識字,底層士卒有一個算一個全是文盲,但是這種事情只要有一個軍官看懂了,然後驚呼一聲“太閣已死”,就足以造成人心浮動了。

等到人心浮動的差不多了,就是正餐開始的時候,明軍大搖大擺的擺出陣勢,旌旗飄揚着給往日軍倭城主城進發,說,有一份大禮要送給宇喜多秀家閣下。

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六百九十六 耳目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二百六十七 送王閣老入宮休息!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七百三十四 太祖皇帝啊,您開開眼吧!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五百七十二 大勝!二百九十一 坦白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八百九十九 滿分六百五十 “無恥的明軍”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九百八十七 一家團聚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七十四 大明劫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二百七十三 決然的母子(上)七百一十六 他們的膽都被打破了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三十五 例外楔子 秀吉的野望七百四十二 事關生死的大事一千零七 兩杯酒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三十五 例外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千一百五十三 飛鳳關告急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六百 悲哀的抉擇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