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

bookmark

望着手中的文書,聽着臺階下下屬的彙報,豐臣秀次的大腦一片空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豐臣秀吉死了。

德川家康乾的,德川家康造反了,趁着豐臣秀吉招十萬東軍進入名護屋城協防明軍的時候,號召東國大名們一起發動了兵變,逆襲戰勝了豐臣秀吉,殺死了豐臣秀吉,把他的首級砍下,一舉平定了名護屋城。

豐臣氏的政權遭遇了難以想象的重創。

眼下,這個消息京都城內並沒有什麼人知道,除了他豐臣秀次之外,只有一個人知道,那就是和豐臣秀次一起被趕回京都城的前田利家,這個消息是前田利家在名護屋的家臣冒死送回的,起事之夜,這個家臣冒死逃出了名護屋,緊趕慢趕,趕到了德川家康的面前,將這個石破天驚的消息告知了豐臣秀次和前田利家。

豐臣秀次和前田利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那之後,豐臣秀次陷入了慌亂之中,他更善於治理現有的疆土,做民政,發展經濟和文化,他是一個建設者,而非開創者和破壞者。

自他就任關白以來,爲了經濟和民生還有文化方面的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得到了不少政績,這是豐臣氏的文臣們支持豐臣秀次的主要原因。

然而豐臣秀次的道行太淺,不要說不是豐臣秀吉這種人的對手,他也不是德川家康這種人的對手,德川家康可是和織田信長這種梟雄面對面過招還全身而退的牛人,豐臣秀次這種道行怎麼能和德川家康相抗衡呢?

更別說豐臣秀吉從來沒有放鬆過軍權,去名護屋的時候幾乎帶走了全部的軍隊,豐臣秀次去名護屋的時候又帶走了一大半,以至於豐臣秀次手下的嫡系人馬還不到一萬。

德川家康那裡可有十萬東軍,豐臣氏的殘餘勢力怎麼可能是德川家康的對手?

前田利家是豐臣秀次目前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了。

論人品,他正直忠誠,對豐臣秀吉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論實力,如果說德川氏是豐臣政權之下外樣大名裡最大最強的一個,那麼前田是就是豐臣嫡系裡面最大最強的一個,是唯一一個可以用家族勢力與德川家康相抗衡的人,這樣一個人站在豐臣氏的政權內,毫無疑問是巨大的助力。

從最開始的慌亂中走出來之後,豐臣秀次就理清了思路,知道自己此時此刻最該做的事情是什麼。

“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豐臣秀次決定求助前田利家。

前田利家望着尚顯稚嫩的豐臣秀次,又想起過去和豐臣秀吉的交情,最終還是決定站在豐臣氏這邊,幫着豐臣氏渡過難關,毫無疑問,德川氏的實力更強一些,但是德川家康那個傢伙,前田利家並不喜歡,也並不欣賞,更不用談服從,德川氏是百萬石,但是他前田氏也是百萬石,雙方實力並沒有差多少,前田利家骨子裡的武將之心並不慫。

更重要的是,德川家康那裡兵強馬壯,利益再分配已經完成,前田利家這個時候參與進去絕對討不到好處,但是如果站在豐臣秀次這邊幫着孤家寡人一個的豐臣秀次,那麼已經兵微將寡搖搖欲墜的豐臣氏將只能依仗自己一個人,如果事成,自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報。

毫無疑問的是,豐臣秀次遠遠沒有豐臣秀吉那樣強勢,他更溫和,更趨於文治而非武功,更容易對軍事不上心,而相信自己選擇的軍事人才,也就是前田利家自己,如果這個時候站在豐臣秀次這邊盡力輔佐,不僅僅自己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拔高和鞏固,自己還能得到“豐臣氏的擎天柱”這樣的好名聲。

綜上所述,於公於私,前田利家都不認爲自己應該不戰而降拋棄豐臣氏。

“秀次,你聽好了,德川家康手裡的兵力超過十萬,而我們手裡的兵力滿打滿算也才三萬多人,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募兵,然後派人警戒江戶地區,不要讓德川家康的老巢有所異動。

前田利家分析,這次的叛亂一定不是德川家康早就計劃好的,而是突發事件,所以德川氏的兵力一定全部集中在了名護屋地區,江戶老巢應該沒什麼人,所以,秀次,我建議,你派一個得力的手下將軍,給他一萬精銳兵馬,讓他無論如何要攻取江戶,擒住德川家康的家小作爲威脅。”

豐臣秀次連連點頭。

“然後,立刻下募兵令,強制募兵也好自由募兵也好,短時間內擴充至少五萬軍隊出來,我知道你手上有不少錢,但是不敢擴軍,現在就是擴軍的時候,馬上下募兵令,爭分奪秒,德川家康不會給我們多少募兵和練兵的時間,你要抓緊時間募兵和訓練,讓精銳的老兵帶着新兵一起訓練,爭取在德川家康打來之前把兵馬練出來!”

“好!我立刻下令!”

豐臣秀次也沒有任何顧忌了,反正豐臣秀吉已經死了,自己無論如何都將成爲豐臣氏的家督,那麼爲了豐臣氏而戰就是自己的職責了。

募兵令下達之後,整個京都城一片譁然,周邊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的藩國的確也大爲吃驚,到處打聽消息,但是豐臣秀次對消息封鎖的十分嚴密,讓這些人打聽不出什麼消息,只能鬱悶的按照豐臣秀次的招兵令去做,還以爲是前線戰事不利,豐臣秀吉那裡需要大量炮灰去送死呢!

當然這也差不多了,短時間內是不指望能練出什麼精兵的,只能拿來當炮灰,給真正精銳的兵馬爭取時間。

同樣在爭取時間的還有德川家康,他親自帶着兵馬一路狂飆,見着城池就避開,見着村莊就攻打,見着列陣的軍隊就直接擊潰,整個九州地區都傳遍了名護屋政變的消息,一些沒什麼膽子的傢伙直接投降了德川家康,但還是有一些看不慣德川家康背叛行爲的人對德川家康發起了挑戰,這些人無一例外都被德川家康給收拾掉了。

短時間內,三路大軍齊出,整個九州迅速淪陷,在德川氏的鐵蹄下瑟瑟發抖。

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一千二百三十六 後陽成落網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四百八十九 治標治本一千零五 愚蠢的熱那亞人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軍侯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四百五十 詔書到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九百一十六 毒酒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六十四 戰與和(上)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四百三十九 混亂的總督府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八百八十七 恨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三百八十五 還政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六十五 戰與和(下)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一千三百六十二 終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對這些豺狼虎豹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九百三十五 沈一貫還真是一個鬥士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九十九 平壤終焉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個瘋子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