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

bookmark

一發又一發炮彈炸響在日軍大陣之中,日軍士卒人仰馬翻,血肉橫飛,屍積如山,血流成河,損失慘重,然而德川家康本人的大旗一直豎着,從未倒下或後退,主將和主君的勇猛給了士兵莫大的勇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德川家康勇往直前不懼火炮,就是日軍最大的鼓舞。

眼見數十門火炮無法給日軍帶來足夠的殺傷,蕭如薰立刻下令開花炮後撤,霰彈炮上前,距離日軍衝鋒不到五百米的地方,數十門霰彈炮轟然發射,碎石鉛子亂飛,又在日軍陣中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然而大旗未退,日軍不退,他們鐵了心要和明軍血戰一場,絲毫不畏懼,繼續勇往直前,踩着戰友的屍體、踏着戰友的鮮血往前衝,這股氣勢讓蕭如薰也爲之動容,但是,這隻能讓蕭如薰心中的殺意更盛。

“火器大陣!起!!”

蕭如薰一揮令旗,身後戰鼓隆隆作響,戰令傳達,蕭如薰親自進入火器大陣居中指揮,大陣立刻向前移動,將霰彈炮和炮手保護起來,炮手加速撤退,把戰場留給了火器大陣。

戰場之上,蕭如薰目睹着大量日軍呼嘯而來,視死如歸,大有一往無前不計生死的架勢,對德川家康的統兵之術也略有些敬佩,然而這不是他手下留情的理由,這隻會是他下死手的理由,德川軍野戰強悍並非浪得虛名,如此精兵如果不予剿滅,留到後面,將會成爲駐日明軍的巨大威脅。

必須要在戰場上予以消滅!

“舉銃!!!”

王輝一揮令旗,三千銃卒立刻列起三段射大陣,將手中火銃舉起,對準了正在瘋狂衝鋒無視明軍準備的日軍士卒,待得日軍士卒進入明軍銃卒射程之內,王輝猛地再揮令旗:“放!!”

砰砰砰砰砰——————

一千支火銃齊齊開火,一千發鉛彈呼嘯而去,將當頭衝鋒的日軍打的遍體出血不成人形,被打的斷手斷腳者甚衆,血如泉涌者甚衆。

然而日軍沒有打算使用鐵炮還擊,因爲黑田如水很清楚,一旦使用鐵炮還擊,就等於給了明軍再次使用火炮的時間,那樣的話對日軍將是毀滅性的打擊,他們必須要用近身肉搏戰來抵消明軍在火器上的優勢,哪怕爲此付出慘重的傷亡。

爲此,德川家康的心都在流血,他辛辛苦苦訓練出來的德川氏精銳,就在剛剛的衝鋒中戰死的,很多都是跟着他從十幾年前甚至是二十多年前就一直戰鬥到現在的老部下。

和武田信玄打,和織田信長打,和豐臣秀吉打,和許許多多知名人物大打出手,從血與火當中歷練出來的強兵,就在這樣的衝鋒中毫無價值的死去了。

不,不是毫無價值,他們的死,給日軍最終擊敗明軍逃出生天帶來了希望。

德川家康很清楚,這是他最後的機會,他不得不這樣做,他們身後的兩隊,神原隊和酒井隊也是他麾下珍貴的老兵,現在這些老兵正在用生命爲他們爭取逃出生天的時間,他不能浪費自己的老兵爭取來的時間,他一步都不能停下,他選擇了最原始的肉搏衝擊戰,他將不惜一切。

然而這對於明軍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可以用火器在遠程擊敗敵軍固然好,可是真要近身作戰,明軍也絲毫不怵,也不是沒有和日軍近身接戰過。

碧蹄館之戰,吳惟忠五千兵馬硬抗日軍兩萬餘人大半個時辰的圍攻,愣是沒讓日軍佔到便宜,那可是真刀真槍對着幹,一直幹到最後明軍援軍抵達,打的日軍崩潰,碧蹄館之戰的最大功臣毫無疑問是吳惟忠。

而現在,蕭如薰要展現自己除了戰略謀劃戰術策劃之外的第三個足以讓衆將心服口服的能耐——強悍善戰!

面對末世天災人禍帶來的絕望,大明朝如今的絕望程度遠遠不如那個時候,從那個時代的迷茫和絕望裡走出的人,是不會懼怕這點程度的絕望的。

三段擊來回兩次,日軍已經衝到了百米前,蕭如薰立刻下令銃卒後退,山東槍手挺槍上前,明軍的陣型立刻轉變爲了近戰陣型,銅牆鐵壁上帶着鐵刺,撞一下就能撞的你皮開肉綻懷疑人生。

德川家康也不傻,衝在最前面的就是挺着竹槍的足輕,隔着五六米遠的地方,大竹槍就狠狠的朝着明軍方陣捅了過去,與此同時,明軍槍手也將手中鐵槍狠狠的朝着衝鋒而來的日軍槍手捅了過去!

刺!拔出來!刺!拔出來!刺!拔出來!刺!拔出來!再刺!

周而復始的簡單機械的動作,確實戰場上的不二法則,閃亮的大槍所能造成的最大的殺傷力也來自於這樣簡單的動作,個人勇武在數萬人激戰的大戰場上是那麼的渺小。

即使是一個武藝驚人的絕代高手,也絕對無法面對如此整齊而凌厲的殺陣,軍隊永遠是最強的武力代表,當他凝成一股力道的時候,將所向披靡。

兩軍開始正面交戰,而從遠處看,就彷彿是兩個大方陣狠狠的撞在了一起,穿黑衣的日軍和穿着赤色戰袍的明軍,就這樣狠狠的撞擊在了一起,迸發出的不是火花,而是血花。

兩軍相撞那一瞬間,爆出了大量血花,也不知那一瞬間就有多少人命喪長槍之下,而在那之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提高。

明軍訓練有素戰力強悍經驗豐富,這支日軍也是訓練有素戰力強悍經驗豐富,兩軍棋逢對手旗鼓相當,互相拼殺互不相讓,誰也不給誰一點機會,蹬着一雙赤紅的大眼,死死的尋找着敵人的縫隙,一旦發現就狠狠的捅下去,被捅到的人絕無倖存的機會,不是被接着捅死就是被身後趕上來的戰友踩在腳下踩死。

戰場之上,連自己都顧不上,誰還能顧得上別人?

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三百四十九 大戰在即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五百九十七 甜棗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一千三百一十五 郭家的一天(上)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四百三十六 天誅(下)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三百三十八 新的敵人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四百七十五 阿挪的努力一千二百二十 大秦的養料(下)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二百 秀才遇到兵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五百九十八 權力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一千零七十三 一種計謀?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一千三百四十二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下)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十五 哱雲勸降七百八十一 殺賊!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千一百九十八 失敗的談判(下)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個瘋子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一千三百五十七 一路逃,一路死,一路血六百九十六 耳目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