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八 手腕

bookmark

很多時候權威之所以爲權威就是因爲沒有人敢質疑,但是一旦有人敢於開口了,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質疑者出現,正像現在,既然有人帶頭嘲諷了,那麼接下來的人膽子也就大了起來。

另外一個大名也陰陽怪氣的說道:“這話說的有道理,如果德川閣下可以暫且忍耐,等天下平定之後再和明軍商議這件事情,到時候日本平定了,我們能集中全部的力量和明軍對戰,我們還需要擔心不成?他們還真能在本土打敗我們不成?德川閣下,咱們現在的困境還真是和您脫不開關係啊!”

“號稱野戰第一的德川軍居然慘敗成這個樣子,明軍看來真的非常強大,咱們真的要繼續和明軍敵對嗎?或者說,爲了一個石見而導致整個天下的失落,真的值得嗎?石見銀山再富裕,也不如整個日本的富裕吧?京都大阪之地纔是真正的富裕之地吧?德川閣下您說呢?”

失去了實力和等級上的壓制,那些之前服服帖帖俯首稱臣的傢伙們全都跳了起來對德川家康進行諷刺,德川家康心中怒火萬丈,卻根本無可奈何,他知道此時此刻的自己根本沒有理清內部的實力,當前的問題已經不是內部問題,而是這個反還到底要不要繼續造下去的問題。

“現在說這些有意義嗎?與此思考這些,倒不如思考我們接下來到底要怎麼辦,諸位手上加在一起還有六七萬的人馬,是繼續和豐臣軍爭奪天下,還是就此放棄向豐臣氏請罪,諸位自行決定,至於和明軍的事情,也是在此事決定之後,明軍要求的整個石見國和一千萬兩白銀,諸位最好也考慮一下。”

說完這些,德川家康就離開了會議室,把一羣爭吵不休的人晾在那裡,直到這個時候,這些人才意識到,由於長期以來的階層的問題,德川家康所能接觸到的和所能應付的問題他們根本無法解決。

他們一直以來都在服從上級管束下級,卻從未成爲一個真正的領導人,所以他們的視野和手腕決定了他們無法解決國際爭端。

也就是在此時,他們明白了這個問題只有德川家康才能解決,只有德川家康才能調動他們的力量,雖然德川家康本身的實力受到了損害,但是德川家康的手腕和能力卻遠在他們之上,他們一羣人爭來吵去缺什麼也做不到,只有德川家康才能統合他們的勢力去辦成一些大事。

面對強勢的明國,他們誰也不願意成爲新的領頭羊去承擔德川家康之前的職責,然後被打的慘兮兮,德川家康再慘,那也是曾經屈指可數的幾個百萬石大名之一,而他們不過幾十萬石甚至十幾萬石,就這樣一點點的資本實力,他們還真的不敢成爲盟主和明軍方面對着幹。

所以,必須要讓德川家康繼續成爲他們的領頭羊,去和明軍交涉,取得成果,然後才能確定他們接下去該怎麼走,畢竟整個九州之地他們已經基本上攻略完成了,除了桀驁不馴的薩摩等地還在有零星的抗爭,其餘不知道德川家康之敗的地區都已經投降。

他們裹挾着一批人馬前來造反,手下除了六七萬的本部之外,還有兩三萬新加入的人馬,加在一起,也有小十萬的兵力,雖然精銳程度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人數在那兒放着。

這些地方讓他們放棄也是難以接受的,更別說他們還有原來的封地,爲了逼迫豐臣氏不敢對他們的封地動手,就必須要和豐臣氏達成一定的妥協。

這些事情,缺乏外交手腕的他們是無法達成的,還是隻有老於此道的德川家康可以做到。

於是他們思慮再三,得出了一個結論——繼續推舉德川家康成爲他們的盟主,帶領他們去和明軍方面還有豐臣氏方面交流,不管是繼續造反還是和豐臣氏達成妥協,都讓德川家康去談判,總而言之,咱們的利益不能比開戰之前要小就對了。

德川家康冷笑拒絕。

這幫人急了,接二連三的派人去和德川家康談判,去和德川家康交流感情,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德川家康最後才“勉爲其難”的答應了這個條件,但是他也有條件——把那新加入的三萬人的指揮權交給我,我來指揮,我要重建德川軍。

好不容易被明軍幹掉的德川精銳,現在又要重建?

一夥人商量來商量去,覺得就算把人給他了,那也不可能和德川精銳相提並論,更別說如果不給他,怕這傢伙出工不出力,到時候自己投降反過來坑我們就完蛋了,所以得讓他有安全感,反正咱們加在一起的力量遠超他,不用擔心。

於是德川家康運用自己的手腕,得到了三萬軍隊的指揮權,然而這三萬軍隊和他自己本部的三萬德川精銳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徒增聲勢耳,即使如此,這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談判的時候,聲勢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經過之前的戰鬥,德川家康意識到他不可能在正面戰勝明軍,任何一個地方大名都不做不到,除非整個日本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才有可能趕走明軍,如果做不到,像現在這樣一盤散沙各人說各話是根本不要想。

所以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和明軍再次達成妥協,接受明軍的要求,但是提出明軍的要求他們根本無法辦到,就他們目前掌握的地區,一百年都辦不到,需要豐臣氏也加入進來才能辦到,集合整個日本的力量,分幾年才能將明軍要求的銀子給明軍準備好,一千萬兩這個數目實在是太大了,藉此機會把豐臣氏拖下水,一起承受這樣屈辱的條件。

戰場上無法得到的,可以在談判桌上通過巧妙的手腕得到,這一點,是當初豐臣秀吉教會他的。

再次掌握了兵權和領導權之後,德川家康下令,兵分三路,他帶領主力去和明軍談判,而其餘兩支部隊朝東邊繼續打,儘量的攻略更多的地區,爭取更大的主動權,也不要透露他被明軍打敗的消息,這個消息最好暫時不要傳揚出去,等一切塵埃落定之後,也就無所謂了。

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五百八十一 事發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三十三 葉公夢熊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三百六十 雙雄爭鋒(上)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八百七十二 白桿兵的特殊任務三百八十四 凱旋(上)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七十四 大明劫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二十三 主動出擊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七百九十七 策反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七百六十五 我要去秦國公府借住一晚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六十 必敗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九百零七 衍聖公二十六 晴天霹靂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四百三十一 興師問罪(四)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九十九 平壤終焉七十二 癡兒啊!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四百九十七 選將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一千零四十九 毛文龍請戰九十三 金忠善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一千一百一十 有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關於結尾三百零七 要生了六 備敵七百一十一 誠意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四百九十八 他終於等到了他渴望的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