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

bookmark

順應蕭如薰的怒喝,周圍的明軍再次舉起了火銃和刀劍,氣勢洶洶的盯着前田利家,蕭如薰身後的大營裡突然傳出了隆隆戰鼓聲和士卒的吼叫聲,明軍諸將皆凶神惡煞的盯着前田利家,煞氣沖天,聲勢驚人,銳氣十足,饒是德川家康一直在裝烏龜也沒能面不改色的坦然接受這一切。

這是擊敗了並且覆滅了他稱霸天下希望的明軍,怎能不恨?怎能不怨?

只是更多的是畏懼而已,三萬人的損失已經把他敢於和明軍作對的膽氣打沒了,至少現在,至少這幾年,他並沒有膽氣和明軍再次開戰。

不客氣地說,戰鼓聲響起的那一刻,前田利家就軟了,他本家的精銳也就幾萬人,按照明軍的精銳程度,真要打起來,他沒有勝算,畢竟德川家康的例子就在眼前,換言之,讓德川家康得到休整的機會當然不好,然而他本身就不需要休整的時間嗎?豐臣氏的殘餘勢力就不需要一點休整的時間來統合內部嗎?

想着豐臣內部現在亂糟糟的局面,前田利家實在是沒有底氣說自己可以輕鬆的收拾掉內部的離心勢力和外部的敵人,豐臣內部的勢力經過了一次大摧殘之後還未洗牌,現在強制壓制住了,但是矛盾並未解決,大量事物需要處理,一時半會兒根本解決不了,如果繼續和德川家康鏖戰,怕是會出現什麼要命的意外。

前田利家默然無語,沒有繼續反對,但看起來也不像是接受的樣子。

蕭如薰便決定唱一會兒紅臉。

“你的顧慮本督心裡也清楚,但是眼下的情況,你們雙方誰能繼續堅持打下去?將近二十萬青壯覆滅在朝鮮,你們有多少後事需要處理?戰爭之後的糧荒財荒,你們又要花多少心思去處理?本督雖然強勢,但是要的都是大明應該得到的,大明對日本其實沒有興趣的,打完之後,把罪魁禍首殺掉之後,只要你們賠償,大明不會追究,關鍵就在於你們能否做出該有的姿態來!”

看着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把視線投向自己,蕭如薰便接着說道:“本督知道你們雙方積怨頗深,難以化解,所以才讓你們分隔兩地,德川氏把封地設置在最西邊,豐臣氏在東邊,中間設置一些你們雙方都能接受的大名做緩衝,這樣的話你們不用直接接觸,也不會產生什麼摩擦,還有大明軍隊在石見監視,這多好?不打仗難道不好嗎?本督可最討厭打仗了。”

火候差不多了。

“話都說到這裡了,你們雙方也就不要繼續互相看不順眼了,打仗打仗,打來打去,苦的還是天下百姓,你們是需要天下百姓耕種田地繳納賦稅的,百姓都給你們打仗打沒了,誰來種田耕地?誰去經商繳稅?和平發展不好嗎?大明也退讓一步,這個石見國還是你們的,只是租借給大明五十年,期間一切事情大明處理,五十年以後,石見國還給你們!”

說着,蕭如薰把筆遞給了前田利家和德川家康。

“簽下吧,只要簽了,這場不該發生的戰事就該結束了,豐臣家呢就上奏你們的天皇,給德川氏封一個高官,封一塊封地,不比他之前要小的封地,其餘的哪些人呢也最好都一起封了,安撫一下,豐臣氏的人呢就把之前德川氏舊的封地給接收了,就等於是換封地而已,大家各取所需,安享太平,從此止干戈,不再征戰,對酒當歌風花雪月,豈不美哉?”

德川家康早就意動,而且心裡還有些別的心思,看了看這四百萬的銀子,還有石見國的所謂五十年“租借”,下了下狠心,下筆簽了自己的名字,順帶着還把一系列同盟裡的東國大名的名字也給簽了上去,然後蓋上了一枚印章。

前田利家看着德川家康簽字籤的十分痛快,心裡一慌,想着德川氏簽字了而自己不籤,萬一叫蕭如薰不痛快直接和德川氏結盟,自己不就倒大黴了嗎?

但是這四百萬銀子和石見國的“租借”,這……這實在是難以讓人接受,但是他轉念一想,德川家康也承擔了同樣的事情,也要付四百萬兩銀子和石見國的租借,這種事情不是他一個人承擔,就算是罵名也有兩個人一起分擔,上面還有一個豐臣秀次當冤大頭,這樣一想,前田利家也覺得輕鬆了一些。

眼下不籤也不行了,德川家康這傢伙已經簽了,自己不籤的話會成爲衆矢之的,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等過幾年翅膀硬了再說。

這樣想着,前田利家猶豫許久,到底還是落筆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和豐臣秀次的名字,蓋上了印章,至此,《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正式生效,具備了法律效應,如果日本方面違背其中的條款,明軍將有理由直接發動戰爭。

石見以法律的形式被日本的最高領導層“租借”給了大明,等於默許了大明在日本五十年的銀山開採權,加上三個海島,明軍足以在海上構築一條防線,使得日本始終不能繼續將自己的目光投向朝鮮。

條約簽訂之後,在蕭如薰的安排下,以德川豐臣雙方目前所實際佔據的土地爲劃分標準,將日本一分爲二,屬於德川勢力的地區包括整個九州、長門國、周防國以及四國地區的伊予國,剩下的地區歸屬豐臣氏,豐臣氏的自我分封蕭如薰不干預,而德川氏的自我分封中,依照德川家康的懇請,蕭如薰親自進行了劃分。

德川家康得到了肥前肥後筑前筑後四國爲領土,依然是百萬石大名,而剩下的二十多個大名則被均勻的分佈在其他的地區,每個人的等級都在十萬石左右,保證了德川家康的盟主地位。

德川家康表示滿意,表示今後一定服從蕭如薰的安排,會盡快的整理好內務,年內必然向大明朝廷繳納八十萬兩白銀的賠償銀,爭取五年之內把欠款賠付完畢,同時向蕭如薰請求和大明展開正式的堪合貿易,可以合法的前往福建浙江等地和大明做生意,當然也會開放自己麾下的港口和大明商人做生意,而且大明商人做生意不用繳納關稅,並將受到德川氏的保護。

一切遂成定局。

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四百八十七 密謀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三百四十二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下)二百九十八 麻貴站隊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一千二百四十二 精明的麻威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三百八十三 歸來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六百九十六 耳目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五十九 巨人始動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六百八十二 抄家一百一十三 稅收的博弈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八百四十二 兩個人的行動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楔子 秀吉的野望二百零五 斬!!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四百八十七 密謀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三百零七 要生了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四十七 戰後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一千三百四十四 倒黴的西班牙人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二百七十九 冠軍侯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八百九十五 僵局五百四十五 消失的北虜(上)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