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

bookmark

朝廷派我南下統兵征討洞武國。

一句話,讓原本和諧的餐桌氛圍變得奇怪起來。

安靜了好一會兒,

“什麼?一個半月?南下征討洞武國?不是,老四,你不是纔打完倭國纔回來嗎?怎麼又要走?”

“對啊!老四,你這邊剛剛打完勝仗凱旋歸來,朝廷也不是無將可用,爲什麼只給你一個半月的假就又要統兵南下了?而且還是那麼南的地方?這不合規矩啊!大將統兵歸來就沒有立刻再統兵南下的規矩啊!”

“是啊老四,朝廷是怎麼個說法啊?這也太不近人情了啊!四妹她還懷着身孕,眼看着就要臨盆了,朝廷總不至於讓你連孩子的滿月酒都辦不了吧?那朝廷給我們三個月的假期幹什麼?咱們回來就是爲了一家團聚的,要是一家人團聚不了,還要這個假期幹什麼?”

老大老二和老三都很生氣,爲蕭如薰打抱不平,只有老爹冷靜一些,一拍桌子,叫兄弟三人安靜下來了。

“住口!朝廷的意思就是陛下的意思,陛下的意思就是聖旨,作爲武將,我們必須遵守陛下的旨意!這是規矩!要是毀了這個規矩,咱們誰的日子都不好過!以後不管是在明面上還是在私底下,哪怕面對的只有自己的家人,爲父也決不允許你們說一句陛下的壞話!聽清楚沒有?!”

蕭文奎前所未有的嚴肅着,蕭如薰認爲他嚴肅的非常正確,因爲在這個特務國家裡,你永遠不知道你的身邊是否有專門服務於皇室的錦衣衛或者東廠密探,哪怕就在現在的蕭府內,就真的沒有皇帝的密探或者某位大人物的密探嗎?以蕭如薰現在的地位和處境,這種可能性並非不高。

明代初期,朱元璋搞肅反殺的紅了眼,羣臣人人自危,平常在家也是一句話都不敢說,那個時代的錦衣衛就和蟑螂一樣無孔不入,那個時代纔是真正需要謹言慎行的時代,然而時代不同,情況也不同。

和明初不同的,是皇帝對國家對臣子的掌控力,這取決於皇帝手中握有的實力和權力,朱元璋幾乎掌握了一切,所以他大殺特殺手下的功勳臣子,也沒有任何人敢於反抗,朱棣也幾乎掌握了一切,所以即使他誅了方孝孺的十族,即使他五徵漠北,他的江山依然穩固,但是再往後,皇帝們就逐漸失去了對臣子的控制。

土木堡之變是一個轉折點,預示着明朝皇帝開始無法掌控手下臣子的勢力膨脹,皇帝賴以對抗文臣的槍桿子被文臣搶了去,景泰皇帝面對于謙像一隻乖巧的小鵪鶉,之後無論是英宗復辟還是新帝登基,都無法改變這種情況,一直到嘉靖皇帝用大禮議事件奪回了部分權威,才能重新壓制臣子。

然而這種壓制也因爲嘉靖帝沒有及時扶持和文官對抗的勢力而失效,嘉靖帝厭惡宦官,不給宦官實權,不喜歡兵事,也沒有給武將翻身的機會,所以文官不過迷茫了二十年,二十年一過,嘉靖帝的套路被摸清楚之後,文官們再次開始反擊了。

這一次,就連錦衣衛都被滲透了。

岌岌可危之際,張居正這位馴獸師閃亮登場,沒錯,他是文官,但是作爲最近接宰相甚至超越宰相的極品文官,本該是文官盟主,卻因爲厲行改革而成爲絕大多數文官的死敵,所以他也是皇帝天然的盟友。

他幫着皇帝奪回了錦衣衛和部分權威,只可惜小萬曆被文官洗腦的很成功,把張居正的努力幾乎全部毀掉,等醒來的時候追悔莫及,手上也只剩下了錦衣衛和東廠兩隻力量。

所以現如今,文官們幾乎不擔心自己會被錦衣衛監控,而武將們擔心的也不是錦衣衛,而是文官們的眼線,那些無孔不入的傢伙們雖然不是錦衣衛,卻幹着和錦衣衛一樣的事情,壓制武將,卻也擔心某些過於強悍的武將冒頭出來,有搶奪權威的可能,所以要提前壓制。

現在他們最忌憚的人已經不是李氏父子了,而是蕭氏父子,如此將他們父子團聚起來,怕也是有着別樣的心思。

蕭文奎在京師裡面廝混了數十年,箇中門道一清二楚,他還親眼見到定國公家的人把一個給不知名的人做事的內奸揪出來活活打死,殺雞給猴看,但是除了五個頂級門閥之外,就再也沒有武將敢這麼做了。

如今大明的武將,也不比宋朝的武將好到哪裡去,區別只是程度的深淺和傳統看法而已,當然,還有那麼幾家有那麼一點點的顏面。

蕭家兄弟都不傻,看到父親擠眉弄眼的樣子,頓時恍然大悟,每個人都老實的閉上了嘴,窩囊的坐了下來,雖然如此,但是一肚子的火氣是不知道往哪裡發泄的,只是冷靜下來細細一想,又覺得這件事情並不是壞事。

“對於我等武將而言,有仗可打是最好的事情,沒有仗打,我們武將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有仗可打總比無仗可打要好。”

蕭如芷如此說道。

蕭如蘭卻不那麼想:“有仗可打的確是好事,但是也不帶這樣做的,之前可沒有這樣的先例,這邊剛打完那邊就又要打,大明朝什麼時候有這樣的先例了,而且兩次都用同一個主將,期間不過一個半月的時間,除非整個南疆都在告急,那緊急啓用大將還有情可原,可現在不過雲南一省之事,我都更是聽都沒聽到,這就證明本身也不是什麼大事,如此急切地要老四南征所爲何事?”

蕭如蕙冷聲道:“這不是明擺着的嗎?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只是我們不說而已,若是說穿了對誰都沒有好處!”

說完,蕭如蕙看着蕭如薰道:“老四,這件事情既然已經無法挽回,你還是去和四妹說說吧,這些日子四妹是最苦的,而且不過一月半,你又要遠征,還是去那麼遠的地方,這一去又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於情於理,你都該多去陪陪四妹。”

蕭如薰點了點頭:“我知道,我會去和彩雲說清楚的,只是有個事情我想和兄長還有父親商量一下。”

一千二百六十八 陳龍正已經活在當下了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二百 秀才遇到兵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五百九十七 甜棗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六百四十二 報應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一百四十一 戰後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四百九十七 選將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一千三百二十七 整頓惠民藥局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二百 秀才遇到兵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楔子 秀吉的野望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上)一千零二十四 代善入京九百六十六 後路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一千零八十四 傳奇的毛文龍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二十六 晴天霹靂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九百七十七 遼東巡撫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二十九 破城計六十五 戰與和(下)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一百九十二 “平叛”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一百七十 大炮開兮轟他娘八百一十 心虛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一千零二十七 撫順邊市一百九十三 壓倒性的優勢六百零七 分潤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六百三十七 開槍!六十九 蕭李爭鋒(上)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