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

bookmark

望着麻家一羣龍精虎猛的壯實小夥兒圍着蕭如薰,一聲不吭老老實實的,這般場景任何一個武將瞧見了都能吃驚不小,人家東李西麻是大明軍界的閃耀雙子星,雖然是武將,但是武將和武將之間也是有差別的,李成樑之前是大明武將的翹楚,能和李成樑家族並列,麻家自然有本事。

這般的一羣人能心悅誠服的對待某位將領,那本身也不是什麼尋常的事情,而是可以說,大明的軍界終於要出現一位能夠讓所有人都心悅誠服的人物了,這般的人物若要出現,可絕對不簡單,要知道,上一次出現的這等人物,還是徐達。

蕭文奎這幾日在京城聽着些風聲,說以前大明最能打的兩大將領是麻貴和李成樑,雙子星,但是這場牽動全國之心的東征朝鮮之役打完之後,過於輝煌的戰果一經公佈,立刻就引起了好事者的關注,更有好事者按照本次戰爭裡的武將功績,給大明平定出了五位頂級武將,參考三國演義裡的說法,爲大明的五虎上將。

哪五位?

東李,李如鬆,虎父無犬子,李如鬆繼承父業,領遼東騎兵縱橫馳騁,大破倭寇數次,聲威赫赫。

西劉,劉綎。

參戰雖晚,戰績不小,麾下川軍多國部隊戰力兇悍,擅長攻堅,多破堅城,俘獲甚衆,殺的倭寇心驚膽戰,強悍。

南吳,吳惟忠。

戚繼光將軍留給大明的財富,率領當年的抗倭鐵軍遠征倭國,戰力絲毫不減當年,戚家軍鴛鴦陣重現世間,將倭寇打的屁滾尿流,麾下南兵乃是斬首第一功。

北麻,麻貴。

打蒙古人是一把好手,鎮守宣大多年,幹倭寇也是一把好手,麻家子弟兵縱橫沙場所向披靡,倭寇聞之,夜不能寐也。

最後一個,也是牛最厲害的一個,蕭如薰。

東征主將,出道晚,資歷淺,但是天縱奇才,主導兩場大型戰役,大小數十戰未嘗一敗,全戰全勝,面對哱拜叛軍和蒙古鐵騎不落下風,斬首蒙古鐵騎三千,使之聞風喪膽不敢進犯,面對倭寇更是以四萬破二十萬,拿下輝煌戰果,其餘四人皆是在其麾下拿下如此大的戰功,作爲主將,第一功當之無愧。

好事者聲稱,此五人當爲大明的五虎上將,以後大明若有戰事,使此五人出征作戰,則大明無憂矣。

當時蕭文奎還在心裡有些擔憂,覺得兒子資歷淺,卻被好事者如此吹捧,難道不是捧殺?難道不會使得那些資歷比蕭如薰老但是排名卻在蕭如薰後面的將領們心生不滿?尤其是東李西麻,就不會不滿意?

現在一看麻家子弟們的做派,一個個的乖巧的跟什麼似的,很顯然,是被蕭如薰折服了,這個時候,蕭文奎忽然覺得自己的擔憂有點多餘,這覺得傳出如此消息的人是弄巧成拙,反而幫了自己的兒子一把。

對於佩服的人,能和他並列,難道不是一件榮幸的事情?

望着坐在中心笑呵呵的搗鼓着手裡的野味的小兒子,蕭文奎明白了——兒子長大了,不再是那個需要自己擔憂的混小子了。

自然,有高興的,就有不爽的,李成樑的府邸裡,剛剛因爲兒子得了伯爵的爵位,一門父子兩伯的事情而高興的李成樑,就被這突如其來的好事者的傳言給弄得鬱悶不已。

“呵呵,這些好事之人還真是有意思,看三國演義看得入迷了吧?還給大明弄五虎上將,那不是把咱們的陛下比作劉備嗎?五虎上將,名聲是好聽,但是,還是沒能幫着劉備一統天下啊!”

李如鬆得知了這個消息倒是樂呵呵的,沒說什麼,李成樑看着李如鬆的模樣,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你還笑!四十多歲的人了,被一個二十多歲的小毛孩子給比下去,成了人家的屬下不說,連民間排名都排不上號,你還好意思笑?!”

李成樑怒其不爭。

李成樑好強了一輩子,因爲不願意屈從於命運,甚至自己讀書考了秀才的功名,做了武將之後,也是力爭第一,人生信條就是武將雖然是鹹魚,但是就算是鹹魚,也要做最鹹的那條,所以就算是張居正的門下走狗,他也要和戚繼光爭着做第一,張居正死了,他又去抱別的大腿,總而言之,是鐵打的成樑流水的閣老,他不倒。

但是戚繼光是爲了麾下軍隊可以過得更好而忍辱負重,李成樑卻是爲了自己的權勢和地位,所以就算他成了萬曆以來第一個軍功封爵的武將,也沒有成爲武將領袖,被大部分武將所厭惡,他麾下的遼東系武將更是被全國大明軍隊所排斥,縱使戰鬥力強,也很不受人待見,處處被孤立。

但是他依然很要強,非常要強,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以前他是最強的,現在他不是了,蕭如薰後發制人,被封平虜侯,爵位的稱號不好聽,但是卻已經是個侯爺了,而他李成樑七十了,還是個伯爵,這輩子也觸碰不到頂級勳貴的門檻兒,他如何能甘心呢?

而且更關鍵的是,本來大家一起做鹹魚,但是你現在居然有鹹魚翻身的跡象了,那讓別的鹹魚怎麼看呢?

“父親,雖然之前和蕭如薰有很多矛盾,我也不喜歡他,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在戰場上,他的確從來沒有給我穿過小鞋,什麼東西都給,從來也不短缺,吃得也很好,對待麾下士兵也很好,盡力一碗水端平,也沒見他偏袒過誰,你說如果他不能做得好,那四萬兵馬天南地北的是怎麼給他擰成一股繩的?這一點,兒子的確佩服他。”

李成樑更怒。

“你啊!你怎麼就不知道上進啊!爲父要強了一輩子,臨了終於搏到了伯爵的爵位,成了大明武將第一人,期間多少辛酸苦楚你不是不知道,爲父四十歲以前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你還不清楚嗎?能有今天,爲父付出了多少努力?下跪了多少次!?奏捷更有十次!而這個蕭如薰,區區兩戰一打就超越了爲父,你叫爲父如何甘心!”

李成樑的咆哮聲差點沒刺穿李如鬆的耳鼓膜。

九百八十 我是陛下的狗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大結局 復國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五百八十三 皇權危機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六百 悲哀的抉擇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楔子 秀吉的野望三百六十三 洛猜之死(下)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從哲入京覲見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二百三十八 手腕七百零四 北伐的決心(下)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十一 何樂而不爲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一千二百二十六 熔爐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八百八十五 沈一貫的請帖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四百九十七 選將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四十 哱承寵遊說周國柱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八百七十 交手一百三十二 血戰碧蹄館(一)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十四 武官的困境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三十八 許朝欲降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三百七十四 燈塔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三百七十九 圖窮匕見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七百一十五 就打到這裡吧!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七百九十七 策反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