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四 燈塔

緬甸的地理位置還是不錯的,不僅和中國接壤,還有很大的海疆,也有不錯的港口,非常適合發展海運業,比起中國更加接近西方人的海船,如果擁有了緬甸,中國將會更加直接的和西方人接觸,並且可以省下很多的海運經費,直接從緬甸的出海口出海,更加方便。

所以蕭如薰的計劃就是向毛淡棉發起進攻,然後直接北上攻擊東籲王朝的首都勃固,滅了他,然後兵分兩路,分別向內比都和仰光發起進攻,控制住幾個大的人口聚居中心,緬甸就算是徹底的滅亡了。

緬甸這種發跡幾十年的部落式小國是有很大的侷限性的,它不像中國和其他的成熟西方國家,經過很多年的建設,有足夠的人口,國家的領土上遍佈很多城池,城池和城池之間連成線,實現了對國土的完全掌控,緬甸人口不多,聚居地更少,很多地方都沒有開發,還是一片蠻荒之地,只要拿下幾個大城市,這個國家就完了。

這就不像中國,中國人口多,國土大,只要還有一座城市你沒有拿下,中國就還能繼續抵抗,要消滅中國,就必須把中國的全部城市拿下,幾千年的延續,使得中國人的家國情懷非常明確,城市沒了就逃到山裡面繼續打游擊,而眼下的緬甸人不會,基礎建設十分差勁的他們,就算是國家軍力強大,只要軍隊被消滅了,立刻就會衰落,然後滅國,追憶前朝的人會很少很少。

收拾一些小國往往只需要攻打幾個城市就好了。

毛淡棉和勃固還有仰光等緬甸人的聚居地就是首要的攻擊目標,只要拿下這些目標,緬甸也就完蛋了,東籲王朝對它的土地的控制力是很弱的,從首都周邊到偏遠地區,控制力衰減的程度也不是一般的高,它不像大明,設立了南京和北京兩套行政班子,用以對江南和江北實現控制。

基本上按照納瑞宣的說法,莽應裡控制力最強的地方也就是勃固周邊地區,這傢伙不信任其他民族的人,只對本族的人最溫和,讓本族的人住在自己的身邊,不僅族人放心,他自己也放心,於是就放鬆了對其他地方的控制,對其他地方也根本不得民心,戰端未起,這些地方的人就迫不及待的宣佈造反迎接王師了。

這就等於是告訴蕭如薰,明軍只要攻下勃固周邊地區,消滅了莽應裡的政權,然後許諾其他各族以自治權,他們會直接帶降表來投誠大明,並且願意繳納賦稅和貢品,只要大明的施政足夠溫和,他們就不會造反,還會配合大明實施統治。

當然,納瑞宣沒想到蕭如薰是打算用就佔據緬甸的,也沒想到大明也是打算設立一個軍鎮把蕭如薰拴住不讓他回到京城策應皇帝,緬甸就處於各方面共同的目的而就此成爲了大明的領土,當然,這也是名正言順誰都說不出話的。

誰讓你緬甸老死不死的和大明對着幹呢?更別說永樂時代這裡還就是大明的羈縻領土,當時還有緬甸宣慰司等五大宣慰司管理,只是後來明朝國力衰退,這裡無法繼續管理,也得不到更好的經濟收益,所以乾脆放棄,這才叫當地土著有了可趁之機,現在我收回,名正言順。

蕭如薰可不打算只對這裡進行羈縻統治,他要的是實打實的統治,而如果要進行實打實的統治,尤其是對海岸線的控制,那就必須要用兵打,打下來的領土最可靠,談下來的領土還要用羈縻政策,不符合蕭如薰的戰略規劃。

這些自治領倒不是說不能存在,但是不能存在於要害地區,要害地區蕭如薰一定會想方設法的移漢民填充,這些土族就必須要離開要害地區,到別的地方居住,蕭如薰會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如果不走,那就好辦了,直接興兵討伐,打下來的領土最好用!

進軍毛淡棉的途中,蕭如薰進行開始籌劃給朝廷的奏疏,還有給在京中的協助勢力的奏疏,通過一番運作,將蕭氏的根基轉移到緬甸來,形成事實上的第二個雲南沐氏,能多爭取一點兵馬就多爭取一點兵馬,然後花點錢將家眷轉移到緬甸來,或者在浙江福建廣東一代招募流民前往緬甸定居,過着從東南亞地區招募華人來到緬甸定居,重回大明懷抱。

蕭如薰覺得朝廷是不會輕鬆的就把現在這三萬兵馬交給他的,而且這三萬兵馬裡面還有大量的廣西狼兵,這些狼兵不會願意定居在這裡,他們會回家,將近一萬狼兵離開之後,他的兵力也會衰減,到時候,就要依靠各地來的流民填充兵力了。

吸引流民的政策很好設置,緬甸那麼多未開發的蠻荒之地,只要開發出來,立刻就是一片一片的良田,產量高,一年三熟也是正常,靠海近,直接和印度還有中東北非的一些國家進行貿易,吸引西方人起來投資貿易,只要政策到了,想要把這塊地區發展起來非常容易。

同時也要注意和國內保持聯絡,想辦法把緬甸這塊土地發展爲歐洲洋人與大明本土的貿易中心,洋人可以到這裡購買到大明的產品,大明也能吸引他們的黃金,從這裡相互交流,可以省去一大段海路跋涉。

緬甸還能吸引到雲南和四川的商人南下做生意,從海路上,只要保持和暹羅的關係,也能借用暹羅的港口縮短距離,節省成本,很快,緬甸就能成爲大明和西方人交流的橋頭堡,在這裡,朝廷不會設立多少障礙,也不會擔心什麼,一切都是蕭如薰自己負責。

那些人只是希望蕭如薰不要折騰他們的後花園,而對於緬甸這塊『蠻荒之地』,他們根本就不會重視,否則也不會坐視雲南沐氏掌握雲南將近三百年,蕭如薰希望還可以很快得到『永鎮緬甸』的資格,只有永鎮緬甸,才能光明正大的在緬甸搞東搞西,吸引人才來到緬甸搞發展,摸索一套合理的模式,將來可以用於改造大明。

總而言之,這裡就會成爲一個事實上的獨立橋頭堡,成爲東方文明重新煥發光彩的燈塔,照亮未來五百年的道路。

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四十八 初聞朝鮮亂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一千二百四十六 笨皇帝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三 蕙質蘭心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六百八十二 抄家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一千二百五十五 簡單易懂的指令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一千三百六十一 蕭如薰的託付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五百一十七 君臣再相見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二百 秀才遇到兵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八百七十 交手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二百五十八 留守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七十四 大明劫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七十二 癡兒啊!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一千二百三十七 大秦的文明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七百七十 毒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十四 武官的困境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九十六 踏血而行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