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魏公妙計安天下

“別提了,要不是這耳朵,我纔不會做這個大事呢!我告訴你啊兄弟,我和劉大哥打算把哱拜那賊孫子給……”許朝做了一個抹脖子的姿勢:“怎樣,咱們一起幹吧!”

周國柱假裝大驚失色:“什麼?老哥!咱們可是盟友,哱家父子手下也有不少兵馬,咱們誰也離不開誰啊!這萬一把他們給……咱們能對付魏學曾嗎?”

許朝笑道:“不瞞老弟,老哥和劉大哥剛剛纔商量着,把哱家父子的腦袋砍下來掛在城頭,向魏總督乞降保命,該說不說,咱們原先可都是大明軍戶,和那些蒙古韃子不同,咱們可都是漢人,跟着韃子造反,怎麼想怎麼不妥當。

這一次給打醒了,這不,剛剛和劉大哥商量完就來找老弟你了,老弟你把你的人馬帶上,我們三人的人馬加在一起超過了一萬人,只要幹掉了哱家父子,至少又有四五千的人馬可以聚集,一起投降,就算封不到官兒,能活命也好啊,咱們多藏些金銀珠寶,改頭換面到江南甚至嶺南去生活,也好過在這裡風餐露宿吃沙子吧?”

如果哱承寵沒有來之前,周國柱會很心動,邊軍的生活實在是非常苦,但是聽到現在,許朝還是沒有把他們和魏學曾商議的事情告訴周國柱。

“老哥就這樣確定魏學曾能放過咱們?當官的卸磨殺驢的事情咱們也沒少見過,真的可信?”

周國柱最後確認一下。

許朝頓了一下,纔開口道:“咱們只要把髒水往哱家父子身上潑,咱們最多是被裹挾從賊,其實根本就不想叛亂,是被逼的!如此一來,魏學曾還真能當着將近兩萬的降卒面前殺了我們不成?他還要不要戰功了?老弟,你跟着老哥,一萬個放心!咱們聚兵一處,殺了哱家父子,收了他們的人馬,然後投降,去江南過快活日子,豈不美哉?”

周國柱笑了,端起了酒杯奉給了許朝:“老哥所言即是!那好!老弟就跟着老哥幹了!來!咱們乾了這一杯!”

許朝大喜過望,接過酒杯就是一仰頭,一口悶乾了杯中酒水,大笑道:“哈哈哈!痛快痛快!哈哈哈哈……唉?老弟,你怎麼不喝啊?”

許朝有些奇怪周國柱怎麼不喝酒。

周國柱露出了笑容:“哦,沒問題,這就喝,這就喝。”

說完,周國柱把酒杯一倒,灑在了地上,然後,把酒杯丟到了地上,許朝心思百轉,瞬間清醒過來,驚訝不已的看着周國柱,一個疑問剛要出口,說時遲那時快,一點寒芒閃過,一把匕首準確無誤的插進了許朝的胸膛,許朝只覺得胸口一悶,一痛,渾身的力氣彷彿流水般消失……

“爲……爲什麼……”

雙手握住了這把匕首,許朝死死的捂住自己的胸口,試圖阻止鮮血噴出,但是並沒有什麼卵用,他的力氣不斷的消失,消失,直到他漸漸模糊的視野裡,出現了一個提刀男子,他的眼眸猛然瞪大:“哱承寵……你……你們……”

“是你們自己把周兄排除在外,給了我機會,我先和周兄定下了生死同盟,許朝,用你們漢人的話來說,你們不仁,別怪我們不義,你先走着,很快,你的好兄弟就會去見你了!”哱承寵猛然舉起戰刀,一刀橫批過去,一顆頭顱應聲落地,滾了好幾圈,那無頭屍體轟然倒地,血如井噴。

“許朝死了,劉東暘呢?”

周國柱冷冷看着那往外噴血的無頭屍體,詢問哱承寵。

“家父和兄長自會去解決劉東暘,周兄,點起兵馬,我們去把劉東暘的親信部衆整理整理,免得鬧出亂子,如何?”

周國柱站起身子,似是惋惜似是感慨的嘆了口氣:“我還有別的路可走嗎?呵呵呵呵……走吧!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哱承寵看着周國柱離開的背影,還有許朝的無頭屍體,曬笑一聲,跟上了許朝的腳步。

是夜,城中有兩處地方傳出刀槍劍戟互拼的聲音,但是聲響都不大,持續時間不長,很多人並沒有聽到這樣的聲音,很多軍隊也並不知曉,直到第二天一早,很多士兵醒來的時候赫然發現他們的旗號被改掉了,他們的將軍換人了,他們的戰友也消失了不少。

然後他們才知道,他們的首領之一,劉東暘和許朝,已經命喪黃泉,寧夏城內已經發生了驚天變動,他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會被改變。

“告訴南門守將,往天上放幾支響箭,然後擂鼓。”

哱拜對自己的親兵這樣說着,然後和兩個兒子還有周國柱一起,奔赴南城城門。

等他們登上城門的時候,明軍大營已經動了起來,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人頭攢動,明軍似乎又增兵了,營帳也變得更多了,延綿的距離更長更厚,殺出重圍的機會更少了,然而這並不能阻止哱拜拼到底的決心,他爲了求生,已經不顧一切了。

明軍大營內,一大早,明軍士卒剛剛吃完早飯準備列隊攻城,就聽到了寧夏南城門口響起了響箭的聲音和擂鼓的聲音,感覺像是叛軍要出擊一樣,明軍士卒緊急集合,但是結果卻發現城門關的死死的,一點縫隙都沒有,倒是城頭出現了很多的叛軍。

魏學曾接到了報告,心臟忽然狂跳起來,他知道,出現了這樣的奇怪的現象,只有一個解釋——劉東暘和許朝得手了!哱家父子死了!他們即將開城投降,叛亂即將被兵不血刃的解決掉,他將成爲這一次最大的功臣,極有可能被召回京城出任更高的職位,比如兵部尚書!

葉夢熊梅國楨和蕭如薰等明軍主要統帥全部出現在了南城門處,蕭如薰建立的明軍土營一般是和士兵們攻城的進度一起挖掘地道,以免被賊軍探聽到。

所以士兵們準備攻城,土營也開始準備挖掘地道,抵達挖得很順利,五條地道暫時一條都沒有被發現,最快的已經完成了五分之四的進度,最慢的也完成了一半,大約最快還有三四天就可以準備爆破了。

火藥也到齊了,差不多有三萬斤左右,魏學曾把整個寧夏的火藥全部調集而來,據說還有陝西和大同的火藥庫存正在運送而來。

蕭如薰正準備安排土營開始工作,結果就聽到了叛軍的異動,覺得奇怪的蕭如薰也出現在了軍隊前列,觀察着賊軍城頭的一舉一動。

“這是怎麼了?”

梅國楨穿着盔甲騎着馬來到了蕭如薰身邊,蕭如薰搖了搖頭:“不知道,剛纔聽到響箭的聲音和擂鼓聲,還以爲叛軍要出擊了,結果沒有。”

“那這是怎麼回事?叛軍要做什麼?”

梅國楨奇怪的詢問着,這種事情蕭如薰自然不知道,只能搖頭表示自己什麼也不知道,梅國楨疑惑着一轉頭,就看到了不遠處的魏學曾,然後眉頭就皺了起來——無他,魏學曾的臉上是激動之色,滿滿的激動之色,似乎正在期待着什麼,這個事情,難道魏學曾知道原因?

不多時,城頭再一次響起了戰鼓聲,還有士卒的呼號之聲,明軍列陣戒備,嚴陣以待,卻只見得甕城城頭上從上而下墜落了一幅又大又長又寬的白綾,下方繫着一根繩子,繩子上還吊着兩個物件,這白綾上面寫着大大的漢字,足以讓相隔較遠的明軍首腦們全部看得一清二楚。

“多謝魏總督賞賜白銀三萬,哱拜特以劉、許二人頭奉上,告知魏公,若要城,以兵來取”

這時,明軍一方纔看清楚那下面吊着的,是兩顆人頭!

而後,城頭似乎傳來了陣陣的轟笑之聲,但細細一聽,又覺得不是,再一聽,居然是話語。

“魏公妙計安天下,賠了銀子又折兵!魏公妙計安天下,賠了銀子又折兵!魏公妙計安天下,賠了銀子又折兵……”

“什麼?!”

梅國楨大喊一聲大驚失色,蕭如薰也大驚失色,紛紛看向了身側不遠處的魏學曾,魏學曾身邊的葉夢熊也極其驚訝的看着魏學曾,明軍將校都十分驚訝的看着魏學曾。

此時此刻,魏學曾的臉漲得通紅,氣喘如牛,仰天大吼一聲“狗賊!!!!”

繼而一口逆血噴出,墜馬不省人事。

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四百一十 合作(上)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六百三十一 煽動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六百四十三 爲敵(上)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九百二十 臨界點四百四十二 銀子!銀子!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三百八十三 歸來五百三十七 開炮!!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實心彈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三十五 例外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八百六十一 萬無一失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一千零五十一 撤!一千二百一十四 大魚都在後面五百七十二 大勝!三百零二 燧發槍(上)四百八十九 治標治本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十九 著力兔來援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四百零八 條件(上)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將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九十 最後的準備七百四十 拿下張維賢很難嗎?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四十九 封爵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五百九十九 困獸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一百五十七 落後的水戰戰術(三更)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八百八十七 恨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九百六十九 當仁不讓的選擇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