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

bookmark

“你是說,中國人有自己的信仰?並且信仰十分的堅固,傳承了幾千年,還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亞歷山大主教被中國土生土長的文化傳統給震懾了一下,作爲教內高層,他們這些主教當然清楚天主教是如何一步一步的發展成爲如今這樣的龐然大物的,要是沒有羅馬帝國的那位愚蠢的皇帝和後世不肖子孫,天主教怎麼能發展到現在?

而中國無論更換了什麼樣的政府,無論換誰執政,都在堅持扶持儒家思想作爲國家的官方思想,任何違背這一思想的人都是異端,將會被打擊。

自己國家內部的思想異端都會被如此打擊,就別說是外部的了,人道毀滅都是輕的。

不知爲何,亞歷山大主教覺得這幅畫面有種強烈的既視感——好像咱們之前就是這樣乾的吧?

我們要面對的難道是中國的天主教?

亞歷山大主教開始對自己的設想產生了質疑。

也對,那麼大一個文明國家,怎麼可能沒有自己的官方思想呢?沒有官方思想的話國家肯定會亂套,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互相爭論不休,那還要不要辦事了?皇室還要不要自己的統治地位了?政府還要不要穩定的局面了?

所以在百家爭鳴之後,最強的最奸詐的最會迎合統治階層的那家學說必然會成爲國家的官方思想,伴隨着國家政治上的大一統而進行思想上的大一統,這一點羅馬帝國是這樣,大漢帝國亦然。

所以天主教要面對的就是這個傳承了數千年的強悍思想,不僅是自己的傳承久遠,就連中國皇帝都支持,天主教徒們最擅長的得到官方許可之後再傳教的招數似乎就不怎麼管用了,畢竟蕭如薰只管着一塊緬甸的地盤,更廣闊的中國內陸他插不上手。

但是不管怎麼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第一步都邁不出去,還談什麼發展壯大呢?首先就要從難度最低的緬甸開始傳教,摸索出一套對於中國人行之有效的傳教策略,然後主打基層民衆,掌握基層的話語權。

因爲按照亞歷山大主教的經驗,得到官方允許之後,要想在一個地方紮根生存,就要成爲平民百姓中除了官方之外第二個可以信任的機構。

無論什麼地方,底層民衆都無法很好的讀書識字,識字率極低,文盲率極高,這樣的人是最容易忽悠和煽動的,他們也往往成爲教廷的死忠團體,幫着教廷顛覆了不少小國政府。

教廷之所以可以在歐洲成爲一個地位超然的龐然大物,原因就在於籠絡了一大批的愚夫蠢婦,他們的確是沒什麼錢也沒什麼實力,但是他們有輿論和數量,政府做了什麼事情不合教廷的意願,教廷立刻就去煽風點火,引導這些愚夫蠢婦爲天主獻身。

他們的確沒什麼地位,卻是稅收的來源,教廷控制了這些人的思想,就能輕而易舉地做成很多事情,所以民衆受教育的程度越低,對宗教的抵抗力就越弱,就越容易被洗腦,傳教士們因爲摸索出了這樣的道理,於是站穩了腳跟。

而中國的文明程度很高,平民之間識字唸書的人也不少,這些人對天主教的抵抗力就相當高,想要傳教絕對不容易。

但是在蕭如薰的緬甸,這些人的數量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作爲起始點和大本營,教廷只要控制了緬甸的一百多萬中國人,就能在東方站穩腳跟。

亞歷山大主教一掃之前的擔憂,得意的笑着。

蕭如薰派來接人的船隊在十三天以後抵達了菲律賓,來的代表是有豐富出使經驗的陳龍正,帶來了一百艘大船來帶人,一次性可以帶着七千多人走不成問題。

西班牙政府方面全力配合,在亞歷山大主教和利瑪竇的推動下,甚至菲律賓總督府還給蕭如薰送了一船名貴香料作爲道歉禮。

陳龍正本來以爲這是個輕鬆的差事,輕輕鬆鬆辦理完就能回去繼續忙和熱那亞人還有法蘭西人的事情去了,但是沒想到就這麼一個接人回家的差事還有不少小插曲,很讓人煩惱和生氣的小插曲。

要知道,不是每個移民都願意迴歸祖國的。

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的失地農民是很願意回去的,即使回不到自己的家鄉,但是能去緬甸分到一塊土地種地過小日子,比起之前在菲律賓島上累死累活的幹活要好得多,所以這些人非常迫切的願意跟着蕭如薰走,這一些人不成問題。

但是還有一些人是西班牙人在菲律賓統治的既得利益者,那些大商戶,他們在當地有權有錢有勢,有自己的私人武裝,靠着和西班牙人的關係,在同胞面前耀武揚威欺男霸女,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權有勢,這種人怎麼敢回到大明的地界呢?

在這兒逍遙自在沒人管,怎麼做生意怎麼欺負人,只要給錢,一切都能解決,可是在緬甸那個法規十分嚴苛的地方,他們是萬分的不敢造次,生怕惹惱了蕭如薰給他們來一頓板子打的皮開肉綻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欺負了那麼多同胞民衆,萬一他們回去之後被告狀然後打擊報復了,這點家產和家人的生命安全都保不住,到時候任人宰割,連哭都沒地方哭,那怎麼能接受呢?

懷揣着如此惡劣的心思,他們主動要求留在當地不去緬甸,順帶着不允許他們的奴僕下人和僱傭的工人離開,這下子可算是捅了馬蜂窩。

奴僕和下人還好,都是本家的人,但是外面僱傭的人可就不睬你了,說走就走,拉也拉不住攔也攔不住,加工錢都攔不住想要歸國的心。

這些大戶也明白,他們之所以可以和西班牙人平起平坐談笑風生,是因爲他們掌握着大量的人力資源,大量的中國移民都在他們的手下,是他們的依仗。

西班牙人需要和他們結交才能得到中國人的人力物力,但是如果中國人都走了,只剩下他們幾家光禿禿的,那還怎麼混?

留下來一部分必須要的人,那是必須的。

連哄帶騙加工錢,他們籠絡了一批人不離開,就留在這裡,因爲西班牙人和蕭如薰的約定是自願離開,自願不離開的也沒辦法干涉,自然的,蕭如薰也不會想要全部帶走。

但是正常手段留下來的人實在是太少,大戶們一看不行,就決定採用非常規手段。

六十四 戰與和(上)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千零五十一 撤!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七百八十一 殺賊!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六百九十四 不速之客(下)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二百四十二 三方會談(下)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一千三百四十二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下)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一千三百二十 最初的試驗一千一百九十八 失敗的談判(下)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六百二十九 鳩佔鵲巢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一百二十九 碧蹄館遭遇戰(下)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二十九 破城計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七百一十九 那是人嗎?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四百一十 合作(上)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六百三十一 煽動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四百三十六 天誅(下)五百九十八 權力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二十八 腦洞大開的蕭如薰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一百三十五 血戰碧蹄館(四)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四十七 戰後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五百五十三 往南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一千零五十六 炸營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三百七十四 燈塔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六百一十六 以我的名譽擔保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九百八十一 土司攻略(上)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