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

bookmark

山西是一個神奇的省份,從明代初年一直到清代中晚期,山西這個北方省份一直都是中國全國最富裕的省份之一,從未衰落過。

即使在清代晚期到改革開放前的衰落期,那也是在大環境之下的無可奈何的衰落。

中華整體衰敗,山西無法獨善其身,然而等改革分開放以後,山西很快再次綻放自己的神奇光芒,造就了舉世聞名的煤老闆這一說。

但是和煤老闆給人帶來的財大氣粗卻沒文化的影響比較起來,這些煤老闆們的先祖在明代中後期和清代中前期,那可是國家財富文化的象徵,山西商人在這幾百年內,可謂是享盡了榮華富貴,過盡了奢華的日子。

晉商的代表性人物亢氏曾經在山西大旱之際說過一句話——上有老蒼天,下有亢百萬,三年不下雨,陳糧有萬石!

何等狂妄,又是何等的底氣十足,三年不下雨的情況之下,百姓早就逃難到不知道什麼地方去了,可是他們就算坐吃山空,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吃完。

山西大商人的影響力輻射整個華北關中地區,他們在山西遍地開花,在山谷間隱秘之處開鑿山洞,將存糧、存鹽和其他利於儲存的東西藏起來,密封好,一般能儲存數十年之久。

他們如此積累着財富,很快便富可敵國了。

這不是開玩笑的富可敵國,是真的富可敵國,晉商最富裕的幾大家族的家族資產聯合起來,的確比名朝廷的國庫還有朱翊鈞的內庫還要充沛,朱翊鈞真的沒有他們有錢。

和煤老闆們不同,他們的祖先深諳統治者們的手段和套路,一千多年被套路下來,人人都修煉成精。

在科舉大行其道的情況之下,早就摸索出了『商而優則仕』的新的反套路來套路朝廷,明廷就這樣被成功的套路了。

明朝著名的首輔張四維,名臣王崇古,此二人就是出身自晉商鉅富之家,從小受精英教育,長大以後參加科舉成功進入體制內,並且一步一步攫取了大明朝的最高政治權力。

連張居正這樣的猛人都不敢對晉商直接下手,反而將張四維引爲臂助,可見晉商實力之雄厚。

明廷和土默特部落的聯合,三娘子這樣一位和平女神的誕生,自然也就少不了曾經當過宣大總督的王崇古的功勞。

王崇古這樣做的意思有兩層,一是出自爲國家考慮,希望可以止兵戈,不要再打仗,其次就是爲自己的晉商家族謀福利。

一旦在山西大同等地和蒙古開商貿互市,誰最得利?

當然是近水樓臺的山西晉商,山西晉商賣鐵賣鹽賣糧食從土默特部落那裡的確是得到了大量好處。

然而對於他們來說是好事,可是對於明廷而言就未必是好事了,一者得到了鹽鐵之利的蒙古人戰鬥力增強了,二者明廷無法從其中收取到一點點賦稅。

開玩笑,首輔就是晉商家族的,你想從首輔手裡收稅?

文官集體啞口無言,這個時候,他們的雙標面孔就暴露無遺了。

也正是因爲這樣,明廷被晉商坑的非常慘,如果說和蒙古人的貿易或多或少換來了和平,那麼和女真人的貿易就是在大明背後狠狠的捅了一刀,加劇了大明的敗亡,加劇了中華的淪陷速度。

梅國楨作爲一個非晉商系的官員,心懷天下的有良知的官員,自然很清楚晉商和朝廷裡那些人的勾當。

也知道從張四維和王崇古開始,晉商的勢力一發不可收拾,他一個大同巡撫人微言輕,趙志皋都辦不到的事情,他自然也辦不到。

他所希望的,無非是這些富的流油的山西商人多多少少可以拿出一點點糧食來,就算是借的,也好過讓邊境重燃戰火,畢竟這個政策,是他們曾經的發言人王崇古和張四維推動的,現在,這種事情也要他們來承擔後果纔是。

土默特富裕的時候他們跑去和土默特做生意,現在土默特陷入困難了,他們就消失的無影無蹤,連關口都不出,箇中原因,梅國楨再清楚不過了。

“這些晉中大商富賈,每一個都有萬貫家財,真真正正的富可敵國,而且皆不上稅,所得甚厚,朝廷拿他們絲毫沒有辦法。

末將在鎮守邊關時常聽人說,他們的存糧足夠九邊所有士卒吃上十年都不打緊,末將就在想,那到底是多少糧食啊?”

和梅國楨一起走在大同城街上,麻貴是忍不住的有些感慨,和這些商人比起來,他最多就算個小土豪,還是很不入流的那種。

就這樣他還經常拿出糧食接濟軍士,可那些手握大量糧食的富賈,寧可把糧食封存也不拿來售賣,當真是居心不良。

“富賈之害,春秋戰國之時,咱們就看得很清楚了,囤積居奇,富可敵國,操縱王位,謀奪王權,其心可誅,遂有重農抑商之舉措。

可時至今日,卻成了商而優則仕,商人子弟皆可入仕,前首輔張四維,宣大總督,你的頂頭上司王崇古,都是這山西富商的子弟啊!”

梅國楨感嘆不已:“商人重利,無國家大義,給蒙古人走私火器鐵器,使之戰力猛增,他們拿錢積累萬貫家財,而我邊關將士卻被大明生產的火器鐵器打死打傷,何其諷刺?”

麻貴對此早有所知,當然也知道朝廷爲何不整治。

首輔都是商人子弟,你還說什麼呢?

“難道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麻貴對此還是心懷一點希望。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天下熙熙皆爲利驅,有利之事,才能打動他們,若要與之謀皮,則拿出更加誘人的利,眼下的利,就是避免邊關重燃戰火,好讓他們繼續賺錢,他們會明白的,一旦打仗,沒了大明的保護,他們自己的萬貫家財也保不住。”

梅國楨只能這樣說。

一路來到大同城內的亢家宅子門口,梅國楨便看到一羣衣着不凡的白鬍子老頭已經站在門口恭候自己多時了。

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九百三十五 沈一貫還真是一個鬥士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七百九十七 策反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一 橫越五百年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七百一十一 誠意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六百三十八 三絕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二百七十六 救火隊員李太后(上)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四百二十六 豪情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一千一百一十四 交戰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一千一百零五 心裡沒底的楊應龍二百零五 斬!!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九百零二 第一份見面禮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八百三十三 有一戶人家,本官想請你們去欺負一下四百二十三 蕭如薰的手工作坊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八百七十 交手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六百二十五 細作?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六百三十一 煽動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七十 蕭李爭鋒(下)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一千一百零三 孫時泰的覺悟(上)八十 君王帳中猶歌舞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八百九十五 僵局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