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七 選將

朱翊鈞是個沒有軍權的皇帝,就如同字面意義上的事情,成化以後的明朝皇帝對軍隊現狀基本上是兩眼一抹瞎,啥也不懂,軍隊人數,武器數量,糧食數量,軍餉數量,這些關乎帝國命脈的東西,一概不知。

有些皇帝得過且過,有些則不甘心。

比如正德皇帝不甘心被忽悠,瞞着文臣偷偷跑到邊關親自查看實情,然後趁機打了一仗積累了不少威望,之後連續幾次打仗,更是趁着寧王造反的時候御駕親征攬威望,以期徹底掌握軍隊。

沒成想寧王太廢,王陽明太猛,沒幾下就被收拾掉了,正德一看不行——御駕親征就是爲了增加威望掌控軍隊,增加皇帝和軍隊的相處時間,讓士兵知道皇帝的存在,心向皇帝。

你把人打完了我這樣算什麼?我御駕親征不是就成笑話了嗎?

所以他才逼着王陽明把寧王放了繼續打。

朱翊鈞打從登基以來,除了東廠錦衣衛,就沒有一支可以掌握的武裝力量,連京師的禁衛軍都不在他的掌握之下。

歷朝歷代皇帝都把禁衛軍緊緊抓在手裡,但是幾位明朝皇帝是沒有的,他們只有指使太監和特務,也只能指使太監和特務。

邊關出了事情,北京城都遭到威脅了,趙志皋說要選取精兵強將馳援平型關和雁門關,此時此刻,朱翊鈞對自己的帝國的將軍和軍隊是兩眼一抹瞎,什麼都不知道。

哪位將軍能打?哪支軍隊善戰?哪些軍隊距離戰場近可以緊急調動?

這都是內閣和兵部負責的,他不知道,上一次戰爭有幾年了,那些戰爭裡涌現出的人才調動到了什麼地方,他也不是很清楚。

作爲皇帝,和軍隊幾乎完全絕緣,這本身就是極其不正常的事情。

除了歷史上的傀儡皇帝之外,歷朝歷代,也沒有哪一代的實權君主對軍隊如此不瞭解不熟悉,只能說,表面的實權,實際上的吉祥物。

朱翊鈞心裡那個憋屈啊!

他知人善任,但是,但是你要讓他知道那些人的存在之後才能善用啊!

石星很快就屁顛屁顛的衝過來了,路上看到了沈一貫正在面色凝重的往回走,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沈一貫沒搭理他,他也不想去搭理沈一貫,點了點頭就往皇宮趕,趕到皇宮一看趙志皋和沈鯉都跪在地上,就知道皇帝的怒氣不小。

這次的情況的確是太不像話了,石星自己都覺得自己有罪了。

“臣石星拜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

“行了!這些話就別說了!石星,朕問你,有哪些精兵強將可以調來馳援平型關和雁門關?”

朱翊鈞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把石星噎的半死,好容易順口氣,石星腦袋裡也是迷迷糊糊的,整理了一下思路,石星連忙開口道:“陛下,距離雁門關和平型關最近的自然是太原鎮、榆林鎮和宣府鎮三鎮,應當從此三處調兵馳援雁門關和平型關。”

“此三處可有精兵猛將?北虜十萬南下,數日破大同,來勢洶洶,朕可不想看到派去的援兵也被打的丟盔棄甲兵敗如山倒!”

朱翊鈞死死地盯着石星。

石星的心裡也犯嘀咕,這九邊爛成什麼鬼樣子,他是比較清楚的。

人家都說了,東李西麻東李西麻,整個九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問題一大堆,也是人所皆知的。

整個九邊數千將領裡面能打的實在不多,能統兵救急有戰略眼光的更少。

這兩個人不是說多能打上了榜,而是這兩人有戰略眼光和統帥能力,不是一般的猛衝猛打的勇將,勇將有不少,但是此時此刻需要的是能統帥的名將。

李如鬆和麻貴是九邊人所皆知的兩名名將,但凡是國家有問題,這兩個人肯定是萬曆朝的首選。

其他的……嗯,除了那個妖孽一般橫空出世的蕭如薰之外,也真的沒什麼人了,蕭如薰在緬甸,遠水救不了近火,要不然他真的很想推薦蕭如薰去負責,那他才能安心,可現在只有麻貴和李如鬆好選擇。

麻貴被困在大同動彈不得自身難保,李如鬆在遼東帶兵,或許還能調動,但是也有些晚,要是能立刻出動的,京中有名將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北京城裡那羣被圈養起來的公侯伯哪裡能用呢?

那羣廢物,只能溜溜小鳥鬥鬥蛐蛐,或者撈撈錢,京營比邊軍要更爛,就是給他們吃空餉免得他們鬧事用的,都不能指望。

倒有些人擅長防守,可以一用,可是眼下可不是自保戰,防線已被突破,那是要面對面野戰的。

這羣已經突破了長城進入到內地的騎兵只能用野戰的手段擊敗他,驅逐他,可是老天爺,那麼多年了,大明騎兵有多少次正面野戰擊退蒙古人的例子?騎兵倒是騎兵,但是不是戰鬥的騎兵,而是方便更快逃跑的騎兵。

眼下緊急情況,誰又能真正的派上用場呢?除了無法考慮調動的,也只有遼東李如鬆手下的那支精銳騎兵和他可以調動的女真鐵騎可用,其餘的調動倒是可以,但是能否戰勝就要打個問號了,李如鬆的騎兵在朝鮮可是立了大功的。

但是目前需要的,是能解近渴的,李如鬆還不行,等他到戰場,最快也要大半個月,這大半個月,難保蒙古人不能攻破紫荊關威脅京師,在李如鬆的騎兵抵達之前,還需要一個人來撐住大局,至少要保住紫荊關。

那麼,也就只有那個人了吧?

有統帥,還要有勇猛的副將,那個人年紀太大了,衝殺的話還要另外選人。

九邊倒也不是沒有強將可以用,可是有名且強悍武將裡,達雲在甘肅,杜桐在寧夏,有此二人在,甘肅寧夏可保無虞,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另外有個很讓石星滿意的王保,但是不久之前病死了。

原薊鎮總兵尤繼先也很勇猛,但是此刻正在被彈劾調查中,剛剛去職,此時若是立刻啓用,怕是不太合適。

遍觀九邊諸多勇將,真正可堪一用的也只剩下一個柴國柱了,柴國柱正在鎮守薊鎮,若是調用的話,薊鎮又該安排何人守衛呢?會不會出事?

但是……算了!管不了那麼多了!

石星非常嚴肅的開口道:“惟今之計,陛下,只有下令給宣大總督王世揚,令其統籌全局,調兵遣將指揮戰事,之後火速派遣傳令兵往遼東,令李如鬆帶精銳騎兵火速來援,最後,請陛下啓用李成樑,以薊鎮總兵柴國柱爲其副將,令其帶兵進駐紫荊關,以防不測!”

一百二十五 冷卻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四百八十九 治標治本二百四十七 議功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六十四 戰與和(上)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六十五 戰與和(下)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一千二百一十九 大秦的養料(上)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一百零九 強勢否決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八百二十二 陽謀一千二百八十八 李昖抵京(上)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八百九十九 滿分一千二百四十八 那一千兩銀子的事情你不打算和朕說說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一千零九十 憫農八百九十九 滿分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三十三 葉公夢熊八百四十五 動手!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一千二百八十 哭泣的陳龍正六百六十八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下)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