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

bookmark

萬曆二十五年正月十一日,太原城在燃燒,罪惡在繼續,悲劇不斷上演。

萬曆二十五年正月十一日,蕭如薰頂盔摜甲帶着部隊用最快的速度趕赴太原城。

萬曆二十五年正月十一日,扯力克所部北虜主力自太原南下,他們磨刀霍霍虎視眈眈,但是還沒有人預料到他們的行蹤,自然也對即將到來的腥風血雨沒有任何的預料。

但是太原以北現在已經炸鍋了,這裡遍佈着九萬明軍主力,分別朝着雁門關和平型關進發,朝着夢想中的軍功銀兩和女人進發,可是萬萬沒想到,一紙召令將他們的夢想擊碎了。

他們不僅得不到軍功銀兩和女人,而且如果不盡快南下的話,他們都有掉腦袋的危險,召令當中除了山西參將魏真所部一萬步卒和榆林遊擊楊扈所部三千騎兵按照原定計劃支援平型關和雁門關,其餘各支部隊立刻南返,匯聚太原。

理由是一支三萬五千人的北虜忽然襲擊了太原城,太原城凶多吉少,整個晉地的大後方遭遇了嚴重的打擊,他們如果不盡快趕回去的話,不僅山西凶多吉少,他們自己的性命也將凶多吉少,因爲朝廷絕對會追責。

而另外一件讓他們感到驚訝的事情,就是總督王世揚吐血昏迷,提督蕭如薰暫掌總督大印,行總督之事,握總督大權,總攬一切戰事。

也就是說,從王世揚做出這個決定的開始,蕭如薰就是整個山西戰區實際上最有權力的人了,手握十數萬大軍的徵調派遣指揮之權。

他們都要遵從蕭如薰的指令,否則就是抗令不遵,總督可將其撤職,而蕭如薰又是皇帝面前的紅人,以後可以複製的可能性很渺茫,再者說了,一個武將掌握了歷來只有文官才能擔任的總督的職權,這在大明朝還真的是頭一回。

即使是戰時,即使是事急從權,這也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大明自從土木堡以後第一個掌握總督權力的武將,這個事情可真是稀罕,可不知道這會不會是最後一次,但是既然發生了,也不能錯過。

一邊是要命的公務,一邊是內心的好奇,於是他們紛紛緊急南下。

整個山西北邊都在瘋狂的運作當中,隨着蕭如薰的南移,山西戰事的中心再度轉移回了太原,而本該成爲這一切戰事的指揮中心的忻州城內,王世揚正端坐在自己的書桌之後,親自書寫着一份要上交給朝廷的罪狀文書。

王世揚此時精神頭還不錯,絲毫不見病態,唯獨身上穿着便服,頭上綁着布帶,一副病號打扮,着實讓人不解。

事實上,就連他最親近的幕僚周相容都不是很明白王世揚這樣一個驚天之舉到底是爲什麼,明明就是氣急攻心吐了口血,稍稍修養兩三日就好,可還是對外宣稱臥病不起,難以承擔大任,將總督之權讓給了一個武將。

哪怕是一個傳國侯爵,號稱大明第一名將的武將,自土木堡以後,誰能掌握如此大的權力,指揮十幾萬兵馬?這簡直是就聞所未聞,而王世揚偏偏就那麼做了,那麼重的權力,事急也不能從權啊!

周相容實在是不能理解。

而王世揚此時此刻居然還在寫自己的自罪書,請朝廷治自己失職之罪,並且建議朝廷不要另派總督來,就將四邊總督之職授予蕭如薰。

令其在戰時擔任這個職位,一來戰事緊急,而來就算再來人,也未必能比蕭如薰做得更好,畢竟是百戰名將。

這簡直是就是在聞所未聞之上再加一層聞所未聞,千古奇聞!

周相容實在是忍不住了。

“東翁,武將做提督已經是隻有李成樑和蕭如薰纔有的,此番陛下讓蕭如薰獨領一軍不受您的節制更是破格,將總督之權臨時相讓還能以事急從權來勉強解釋,但是讓他真的做總督!東翁,萬萬不可!”

可是王世揚依然在淡定的寫摺子。

“有何不可?蕭如薰是超品侯爵,按照大明祖制,公侯伯遇戰事領兵出征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別人要說又能說什麼?”

周相容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宦海沉浮多年的王世揚能說出來的話。

“東翁!祖制是祖制,那都多少年了?土木堡以後這根本就是一紙白話,您……您心裡很清楚的不是嗎?您這樣做,到底是爲了什麼?這不僅會把蕭如薰推到風口浪尖,更關鍵的是您,您會被架到火上烤啊!”

王世揚又寫了幾個字,把筆擱下,鬆了鬆自己的胳膊,嘆了口氣。

“先生以爲,現在,我就是安全的嗎?”

周相容聞言愕然。

“先生,現在,就在此時,我已經被捆綁起來,那邊已經有人升好了火,只待我這一紙罪狀遞到京城,我這命也就是完了,我若照常來寫,照常自請罪責,我必死無疑啊!

太原完了,城中多少晉商富戶要完蛋?他們一旦完蛋,晉系官紳沒了根基,又會如何?晉系官紳早些年得罪的人是一個兩個嗎?張四維和王崇古得罪的人是一個兩個嗎?他們打壓的人是一個兩個嗎?

整個南邊兒,包括山東,包括遼東,那些海商鹽商鐵商,哪個不是做夢都恨不得把晉商撕了吞了,現在有人幫着他們做了,他們會是怎樣的欣喜若狂啊!

而且先生,你可別對我說,那些四年無念份的陳麥和他們沒有關係,別說真的有關係,就算是退一萬步來說,真的沒有一點點關係,這些糧食就在這兒,鐵證如山啊!

誰能藏得住這個事情?他們當真以爲他們的藏糧洞就沒人知道?不是不知道,是礙於朝中晉系官紳勢力太強不敢說而已!

他們真以爲錦衣衛是吃乾飯的?駱思恭是嘉隆萬以來除陸炳之外最能幹的錦衣衛指揮使,別說整個大明,朝鮮和日本都有他的人,咱們這兒錦衣衛也不少,但是爲什麼就沒人說呢?

因爲晉商太強啊!不管哪個派系都沒有把握一把把晉商給收拾掉,他們自己內部也是問題多多矛盾重重,萬一被晉商反咬一口,他們誰是乾淨的?翻翻他們家的祖墳,那都不是先人的屍骨,那都是一箱一箱的銀子啊!

我都知道的事情駱思恭會不知道?朝廷裡的官僚會不知道?南邊的人會不知道?他們都知道,心知肚明,只是不敢說而已!

現在蒙古人幫着他們把晉商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大同完了,晉商功力五去其一,太原完了,晉商功力五去其二,實力大損!會有人無動於衷嗎?

他們肯定會藉着這個機會大做文章,更別忘了,今年可是京察之年,他們若是不掀起一番腥風血雨,會甘心嗎?他們不說,晉系官紳就真的會坐以待斃?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別人不說,我王世揚肯定是第一個陪葬品!”

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四 進入角色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七百一十三 先斬後奏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七百六十三 獻俘儀式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六百六十四 戰前日常(下)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二百 秀才遇到兵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一千零六十 新的危機接踵而至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七百七十四 兵變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三百零五 與虎謀皮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一千零三十九 褚英覺得有些委屈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一千二百四十一 爲人臣的忌諱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六百三十六 徐光啓頓時覺得臉上臊得慌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九百一十七 有升甫在,我無憂矣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九百八十四 大秦宗室(下)一千一百一十三 先下手爲強六百九十四 不速之客(下)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三十 背鍋頭號種子選手朱翊鈞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一千零三十三 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