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

bookmark

“有理!有理!蕭文奎教子有方啊!不僅教會了你行軍打仗,還能教會你這般與人說話,朕還以爲天底下將軍都是隻知戰陣衝殺張口閉口斬首幾何的武夫,卻不曾想到還有如此將軍。”

朱翊鈞對蕭如薰的欣賞更上一層樓。

蕭如薰則趁熱打鐵:“父親常說,爲將者不懼殺戮,自古征戰不會不死人,但是爲將者不可嗜殺無辜之人,多造殺孽,必將遺禍後人,蕭氏一門一直將之謹記在心,不敢違背,臣可以說,臣所殺者,具爲該殺之人。”

“好!”朱翊鈞收起了玩笑的面容,恢復了嚴肅的面容:“你能有這樣的見識,那就不是一個莽夫,朕來考考你,你若是猜中朕叫你來的目的,不僅有此次大功的賞賜,朕還要再給你另外的賞賜,蕭如薰,你且猜猜,朕叫你來的目的。”

蕭如薰斟酌了一下用語,抿了抿嘴脣,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陛下喚臣來,可是爲了日本與朝鮮之事?”

朱翊鈞眯起了眼睛,開口道:“爲何這樣說?”

“方纔陛下遣內侍前來召見臣,張內侍曾說,陛下知曉臣在西北以火器破敵,遂要召見臣,臣便想着,自己只是總兵,並非要員,就算是召見,也當於葉公梅公一起召見,緣何陛下僅僅召見臣一人,還是在如此深夜,這樣一想,臣就想起了從寧夏入京路途中所聽到的謠言。”

蕭如薰緩緩說道。

“什麼謠言?”

朱翊鈞立刻問道。

“朝鮮聯合日本圖謀大明。”

朱翊鈞眼中精光一閃,身子稍微前傾一下,而後則向後靠,沉聲問道:“那又如何?朝鮮聯合日本圖謀大明,正如你所說,朕要找人商量也不是找你區區一總兵,還是寧夏總兵,你爲何做出如此判斷呢?”

“臣猜測,陛下欲以臣爲徵朝主將!”蕭如薰立刻回覆道:“臣方纔征戰寧夏平定叛亂,挾大勝之威,本就有優勢,陛下若要對日本開戰,主將人選至關重要,而臣剛剛平定寧夏,正好抵達京師,正是陛下心中最好的人選。”

朱翊鈞的嘴角勾勒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意識到自己應該是選對了人,不過考察顯然不會那麼容易就結束。

“不算全對,但也並非無理,算你說的有理吧!但是,朕很疑惑的就是,朝鮮當真和日本聯合,要圖謀我大明?”

朱翊鈞的眼神再度犀利起來。

“臣以爲絕無可能!”

蕭如薰給出了絕對的答案。

“爲何?”

“臣在西北爲將時,曾聽往來寧夏與各地的商戶說起過朝鮮之事,他們說,朝鮮甚爲傾慕我大明,事事與我大明同制,滿朝上下文武以談論詩詞歌賦爲風雅,以說漢話寫漢字爲榮耀,自稱小中華,自詡爲中華藩屬第一,乃是大明最親近之藩屬國。

而相對於日本,化外蠻夷,我大明根本不屑與之來往,以小中華自居、以大明爲天下正統的朝鮮,也根本看不起日本這羣化外蠻夷,如何能與化外蠻夷同謀,圖我大明呢?

此爲其一,其二者,我朝太祖曾將朝鮮定爲永不征伐之國,許其歲歲來朝,年年來貢,朝鮮一直以來對我大明相當恭順,國勢較爲安穩,所以除東北一隅與女真有隙之外,三面環海,三面不臨敵,承平數百年。

那麼除東北之軍尚有戰力以外,臣以爲,朝鮮大部兵馬兵無戰意,將無戰略,不堪一擊,守成尚且堪憂,更何況對外征伐開疆拓土?是以朝鮮根本不足爲慮,大明所慮者,倭寇也。”

一席話說完,朱翊鈞爲之動容:“蕭總兵,蕭將軍,蕭平虜!說得好,說得好,不愧是西北名將,朕可以實話告訴你,據朕所知,朝鮮已經基本爲倭寇所敗,一潰千里,國都已失,朝鮮王倉皇北逃,朕已命遼東兵兩支遊擊鴨綠江北岸,一旦有變,即刻渡江南下朝鮮保護朝鮮王。”

“日本當真打敗朝鮮?”蕭如薰故作驚訝,而後連忙說道:“陛下,臣以爲,遼東軍不足以擊潰日軍!”

朱翊鈞皺起了眉頭,不悅道:“何以如此說?大明天兵所至,倭寇還能勝之?況遼東兵多爲精銳鐵騎,久戰蒙古建奴,兵鋒銳利,倭人如何能擋?”

“陛下!這就是關鍵!”蕭如薰不緊不慢的解釋道:“陛下,以臣所知,朝鮮國境之內多爲山川土丘,平原甚少,山地於朝鮮幾有八成,適合騎兵作戰的平原僅有兩成,朝鮮口衆不少,若要養活那些口衆,平原之地定然多爲耕田、水田,就連山川之地怕也是耕種了不少土地,這等地勢,非是騎兵逞威之處。”

朱翊鈞面色一滯,立刻對張誠說道:“張誠,把朝鮮地圖拿來。”

張誠立刻吩咐人去拿,不一時,一副朝鮮全圖就在大明皇帝的面前展開,蕭如薰一邊感嘆着大明情報系統的得力,一邊走向了這幅地圖,看了一下,指着這幅地圖說道:“陛下請看,臣所言不假,朝鮮全境國土,八成以上爲山川土丘之地。

地勢平坦的平原僅有兩成,多爲聚居之所,聚居之所必然開墾爲農田,農田土質鬆軟,溝壑縱橫,怎能讓騎兵稱雄?平倭之戰定然以攻城戰巷戰山地作戰爲主,朝鮮國內適合騎兵稱雄之所寥寥無幾。”

朱翊鈞的眉頭皺緊了。

“更何況臣從西北而來,對戰著力兔一戰,臣把著力兔所部騎兵引入城內,利用城內優勢,以火器將之大破,斬首三千,所以,臣相當清楚,一旦陷入困戰,騎兵無法機動,將是銃卒的活靶子,一槍一個甚至兩個三個,劣勢極大!

而且據臣所知,銃卒所用鉛彈有鉛毒,火藥有火毒,打在人身,立刻侵入肺腑,就算打在四肢,只要出血有傷口,不以截肢之法,人必死無疑,一名騎卒一旦被截肢,與死又有何不同?訓練一名銃卒只需一月,訓練一名騎卒無三年之功不得大成,陛下,孰輕孰重?”

朱翊鈞想到這裡,倒吸一口冷氣,忽而想起遼東騎兵是大明最精銳的騎兵部隊,也是最珍貴的戰略資源,一旦在朝鮮損失太多,將無法對蒙古對建奴形成壓制,朝鮮不適宜騎兵作戰,但是大明北邊可到處都是適合騎兵征戰之所,如今聽蕭如薰這麼一說,倒是等於把騎兵送入朝鮮送死?

ps:每日三更的勤勉作者求推薦和收藏~

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五百八十七 想要騰飛的心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二百零一 袁黃是個合格的贊畫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六十六 意見統一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一百九十 德川家康討厭驚喜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八百八十二 給他們一個驚喜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四十二 兔死狐悲一百三十二 血戰碧蹄館(一)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六百四十六 做戲就要做全套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一百零四 吃掉加藤清正(上)八十一 蕭如薰的要求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七百三十三 進化的嘴炮們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五十八 惶惶不可終日的朝鮮君臣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二百二十一 爭分奪秒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一千零七十一 毛文龍用計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八百六十 麻威下定決心要在漢中和李汶決一死戰一千一百七十三 前田利家覺得頭疼不已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一千零七十八 楊應龍的挑釁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五百九十五 免貴姓蕭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六百一十八 試探(下)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六百三十五 考場如戰場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五百八十 仇敵(下)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