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一 事發

bookmark

萬曆二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北虜主力三萬五千人偷襲太原城,太原城陷落。

內閣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包括趙志皋在內的每一個人都陷入了深深的震驚和不解之中。

不是說蕭如薰到了之後,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嗎?蕭如薰不是已經殺出紫荊關了嗎?不是說太原有王世揚的十幾萬兵馬嗎?怎麼北虜卻還拿下了太原了呢?

王世揚的請罪奏摺裡面將一切的疑惑都解開了。

這一次北虜南下可能有高人相助。

從紫荊關離開的三萬五千北虜並沒有北返,而是悄悄潛藏到了山西,並且在大家都沒有意料到的情況下突襲了太原城,而太原城之所以那麼輕鬆地陷落,是因爲當時太原城只有兩萬守軍。

剩下的守軍都去反擊了。

北虜卑鄙的利用一萬人左右的軍隊當做誘餌,一路敗退,一路吸引明軍主力北上,王世揚雖然覺得奇怪,不允許軍隊北上,但是軍隊強烈要求,王世揚壓制不住,只能應允,後來看着沒什麼問題,王世揚自己也北上了。

於是太原就空虛了。

至於大家都在驚疑不定的蕭如薰爲何沒有發揮作用的問題也得到了解釋。

蕭如薰是在正月十一日剛剛趕到王世揚所在的忻州面見王世揚陳述自己的擔憂,而幾乎就在同一時刻,哨騎來報,太原城內起火,太原城恐遭不測,蕭如薰根本就沒有時間反攻,太原城就被攻破了。

這件事情和蕭如薰並沒有關係,而主要責任在王世揚和那些執意北上不遵守王世揚命令的榆林騎兵身上。

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王世揚氣急攻心,吐血暈倒,無奈之下只能將總督職權暫時託付給蕭如薰,請蕭如薰幫助他收拾殘局,自己無奈的躺在忻州等待朝廷處分。

同時,王世揚正式請求朝廷將總督之職授予蕭如薰,讓蕭如薰得以名正言順的節制大軍收拾殘局,事急從權,不要另派總督,因爲時間實在是來不及了。

內閣就像是經歷了八級地震一樣混亂起來,趙志皋不去考慮皇帝和羣臣的仇怨了,沈一貫不去考慮自己的辭職了,沈鯉也不去考慮自己的失落了,一切的一切都爲眼下莫名其妙的擴大的戰事讓路。

太原被攻破,戰事徹底升級了!

很巧,幾乎也就在同一時刻,蕭如薰通過錦衣衛密線單獨上奏給皇帝的密奏也送到了皇帝的手上,密奏比王世揚晚送出一天,正式奏本也會晚抵達一天,但是密奏卻讓朱翊鈞比內閣羣臣早一刻鐘得知了更加完整的重要消息。

北虜用計調虎離山,將太原城十三萬主力調離,得以輕鬆破城,城內主要精華地區被毀於一旦,包括晉王府在內的一應官方設施被付之一炬,官員幾乎被殺光,城內富戶無一倖存,全部死難。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百姓並無多少遭受到牽連,死傷百姓數量較少,北虜攻破太原城四個時辰之後就主動撤離了,截止蕭如薰發出密奏的時候,太原城已經收復。

而北虜之所以可以出其不意襲擊太原城的原因就是北虜找尋到了山西晉商大戶的藏糧洞,利用洞中的空間藏起了兵馬,騙過了王世揚的大規模索敵,成功使得明軍主力北上,太原空虛。

至於太原堅城爲何被攻破,蕭如薰表示自己也不甚清楚,因爲他剛趕到忻州就得到報告說有人看到了太原城內起了黑煙,但是進入太原城內詢問城內民衆的時候,卻有民衆表示太原城門還沒有被攻破的時候太原城內就出現了北虜,並且起火。

這是太原城直接崩潰沒有防禦作戰的根本原因。

他之後調查了一下,發現最先起火的地點是晉王府,整個太原的中心位置,這一點讓他百思不得其解,因爲那就意味着太原攻防戰還在激烈進行的時候,晉王府就被焚燒了,除非之前就有北虜細作混入太原城,否則絕不可能。

而蕭如薰直接點明瞭自己已經被解決的疑惑,確認了自己的分析——本次北虜南下是有人故意安排的,並且一路提供北虜糧食,北虜得到的那些四年份五年份的陳糧都是有人提供的,而可以做到這些的就是山西的晉商大戶。

山西百姓素來有存糧的習慣,而大戶們存糧更多,這不是秘密,百姓糧食少,存不住,能存住的就是大戶,而且一存就存許多。

本來也無所謂,但是數目實在是太過於巨大,而且大戶們掌握的田地也實在是太多了,就蕭如薰目前得知的七個藏糧洞裡面就有十二萬石糧食,而更多的藏糧洞還沒有來得及探索。

蕭如薰強烈懷疑山西大同各地軍屯田地全部落入山西大同的晉商富戶手中,並且他們憑此得到了海量的糧食,巧取豪奪躲避稅收,將這部分存糧全部存在了藏糧洞之中囤積起來。

他們一般不賣,就等着災年,或者賣給北虜,或者高價賣給遭災的百姓,按照蕭如薰的估算,整個山西大同大戶們的非法存糧不下數百萬石,足以幫助整個山西大同的難民度過整個冬天,還有很多結餘。

這一次整個大同就不說了,北虜可以那麼快速的南下山西,原因就在於有人提供了路線和糧食,幫助北虜迅速攻破了平型關,打開了南下的路途,將明軍打得一塌糊塗,還給繞的一塌糊塗,王世揚就中計了。

不過唯一值得稱讚的就是王世揚還算是有先見之明的,很早就把晉王一家子送到了祁縣躲避戰爭,所以晉王尚且安全。

蕭如薰決定去追擊那支北虜,將他們全殲,然後再北上反攻大同,但是不得不說,山西暴露出來的問題非常嚴重。

之後蕭如薰還提到了王世揚將總督大權託付給他的事情,進行了一些解釋,部隊調動進行了一些請示,表示會遵從皇帝的命令。

看完之後,朱翊鈞都沒注意自己的手在顫抖。

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六百零七 分潤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一千零八十四 傳奇的毛文龍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四百七十 部落的聯合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一千二百六十 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九百七十三 興亡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二十五 進擊的麻貴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四百六十四 菲律賓改姓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六百九十六 耳目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九百 三路反擊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六百一十六 以我的名譽擔保一百一十七 強襲開城(下)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六百五十九 無法預料的未來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一百四十九 不平等條約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三百三十八 北虜復來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一千一百八十 武一千零七 兩杯酒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七百八十一 殺賊!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四百一十八 這個武人倒不簡單四十七 戰後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四百八十九 治標治本四百五十二 船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